張百奎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qū)人民醫(yī)院 江蘇 徐州 221011)
目前,糖尿病呈全球蔓延趨勢,如洪水猛獸,患病率逐年升高;30多年來,我國的糖尿病患病率也是顯著升高,且以2型糖尿病為主,隨著病程發(fā)展,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慢性并發(fā)癥,嚴重危害患者健康,而脂肪肝也是糖尿病常見的合并癥,也需要干預和管理。脂肪肝的本質(zhì)為受多種原因影響導致的肝細胞病變;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該癥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是隱蔽性肝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通常情況下,其臨床表現(xiàn)表現(xiàn)程度不一,相對較輕者并無特異性癥狀,但病情相對重者病則較為嚴重,有極高的幾率導致肝臟代謝失常,與多種疾病容易發(fā)生合并,如糖尿病、肝營養(yǎng)不良等[1-2]。針對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治療藥物主要以二甲雙胍,本次研究選擇80106例新診斷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探析沙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的臨床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間內(nèi)接收的106例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開展臨床研究調(diào)查,106例患者經(jīng)確診后,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3例,分別予以不同類型的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二甲雙胍治療措施,共計53例,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齡40~50歲,平均年齡(15.5±2.5)歲;觀察組患者接受沙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措施,共計53例,男性33例,女性20例,年齡41~51歲,平均年齡(46.5±2.5)歲。兩組患者均已通過WHO診斷標準確診,一般資料比較,P>0.05,可對比。
對照組給予二甲雙胍治療方式,選擇口服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200023370),口服,0.5g/次,3次/d,持續(xù)給藥6個月。在其基礎上,給予觀察組患者沙格列?。▏帨首郑篔20150066),5mg/次,1次/d,早晨與晚間給藥,根據(jù)患者具體恢復進程調(diào)整給藥量,持續(xù)給藥6個月[3]。
通過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指標及肝功能指標恢復情況,以判定其血糖指標改善情況,血糖指標包括其中包括FPG、2hPPG;肝功能指標包括AST、ALT。通過通過觀察兩組患者低血糖、腹瀉、上腹不適及惡心等癥狀的發(fā)生率,觀察其臨床不良反應癥狀發(fā)生率。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由SPSS20.0數(shù)據(jù)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FPG、2hPPG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改善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改善情況對比(±s)
觀察組 53 6.25±1.02 8.36±0.82對照組 53 6.95±0.86 10.14±0.95 t-3.524 14.152 P-0.035 0.001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AST、ALT指標水平均無明顯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況對比(±s)
組別 n AST(U/L) ALT(U/L)觀察組 53 17.68±4.95 20.14±10.65對照組 53 17.58±5.16 19.96±11.54 t-0.176 0.054 P-1.201 1.542
觀察組患者低血糖1例、腹瀉2例、惡心1例、上腹不適2例;總不良反應率為11.32%;對照組患者低血糖3例、腹瀉4例、惡心3例、上腹部適4例,總不良反應率為26.42%;組間對比(χ2=18.251,P=0.001),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沙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針對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調(diào)節(jié)肝功能,降低臨床不良反應,促進胰島素釋放,安全性高,值得進一步推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