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云
摘要:幼兒是影響人一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不少能力的培養(yǎng)、素質的教育、思想的啟蒙,都是在孩子們的幼兒時期開始進行的。 隨著時代的前進,幼兒識字教育愈來愈引起更多人的重視和探索。下面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談談粗淺的認識和做法。
關鍵詞:幼兒識字;幼兒園;語文教學;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245-02
漢字是我們中華名族的瑰寶,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雖然各教育大綱都沒有要求幼兒識字。但我國自古就有“三歲開蒙”的說法,著名詩人白居易五六歲就會作詩,當代四川的三歲孩子每天都會獨自津津有味的閱讀報紙,還有許多數(shù)不勝舉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國幼兒教育家也主張幼兒園應有識字課程,幼兒應該早點學識字!因為幼兒早期識字其利有三:
一、利于幼兒潛能開發(fā)
從心理角度來說2-7歲是幼兒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敏感時期,也是右腦發(fā)育最快的階段。右腦的容量是左腦的一萬倍,右腦的運行速度是左腦的千分之四秒,它會以驚人的速度接受新事物,如同相機拍照一樣瞬間把事物轉變成圖片儲存在大腦中。并自動形成記憶保存模式。而過了這段時間幼兒的右腦發(fā)育已完成,識字率會大大降低。
二、利于孩子順利入學
我們的孩子在一年級時就要求識字1500-1800個。如果我們在幼兒園時期就認字200-300個那么入學時不就減輕了孩子的識字難度嗎?況且幼兒園與小學銜接是密不可分的,孩子在幼兒園時期識字不但可以減輕負擔還培養(yǎng)了幼兒識字閱讀興趣,既豐富幼兒知識又擴大視野,為發(fā)展幼兒智力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三、利于培養(yǎng)孩子自信
孩子越早識字就越認為那是一種游戲,他們認的越多就越愛認,孩子在不知自己是在學習地狀態(tài)下已經學會并記住了大量生字。絲毫不會覺得識字枯燥,伴隨著識字的增多閱讀的大門也會提前打開。研究表明三歲就能輕松閱讀會增強孩子的讀書欲,而進入小學后也會以讀書為樂,讀書的內容也會越來越多,儲存的知識也會越來越豐富,隨之也會越來越自信。
以上幾條都告訴我們幼兒早些識字是非常明智的選擇,那我們又該怎樣引導幼兒進行識字,又該遵循怎樣的法則呢?經過多年的教育我總結出以下幾條:
1.輕松自由原則。
在這個原則上學習,教師與幼兒都會有很大收獲。如我們把識字放在孩子喜歡的游戲中,在認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時我們可以布置個“過生日”的舞臺,通過客人敲門,送客人回家等形式讓孩子邊玩邊學,既能加深印象又能讓幼兒產生興趣,讓他們越學越想學。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這樣可以輕松達到識字目的。
2.貼近生活為原則。
我們在教孩子時,要貼合幼兒生活,選擇幼兒生活空間中所涉及的字,這樣不僅能調動幼兒識字積極性,還能引發(fā)幼兒識字興趣。如我們讓幼兒認識“碗”,給孩子一個碗讓孩子用碗來組織各種游戲,如洗碗分碗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參與到游戲中,還能讓孩子瞬間記住“碗”字。讓我們的教學貼近孩子生活,孩子就會對識字產生極大興趣因此也會很愿意去學。
3.靈活教學的原則。
孩子們都是活潑好動的,我們應該讓孩子邊學邊玩邊操作摸索,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識字的規(guī)律和特點。我們不能枯燥的把孩子固定在一個地方,一本書一支筆進行枯燥的教學!
4.適量教學原則。
某些幼兒園或教育機構為了取得家長的認同,打亂了幼兒識字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什么“一天一字”什么“我的字寶寶”眉毛胡子一把抓,順手拈來一個字來教給孩子。殊不知這樣的教學不僅打亂了孩子的思維,并且讓孩子對識字望而生畏。我們要謹記幼兒識字適度適量原則。
5.“隨機”教學原則。
所謂的“教者有心、學者無意”就是讓教育者有心的把一種教學安排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讓學者在無意中學習。孩子們都有較強的好奇心,如在戶外活動時,他們會對操場上的一只螞蟻亦或一只蟲子感興趣,教師要隨機抓住這一情形,讓孩子去認真觀察他們并把它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在引導孩子去認字這樣的教學效果會比死記硬背的教學要好得多。
遵循以上原則我們還要采用快樂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們快樂識字:
1.游戲識字。
選擇讓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方式進行教學。比如在識水果時,組織幼兒進行《賣水果》的游戲讓孩子邊賣水果邊際記住與水果相關的漢字,讓幼兒邊玩邊學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圖片識字。
根據(jù)幼兒識字的規(guī)律性把一些字與圖片相結合制成卡片讓孩子邊看邊記憶生字這樣不僅在形的方面促進幼兒記憶也能在像的方面促進幼兒記憶。
3.實物標簽法。
根據(jù)幼兒識字范圍在幼兒所要認讀的實物上貼標簽如花草樹木、幼兒使用桌椅、鐘表,以及吃飯使用的餐具等等,我們還可以利用標簽進行游戲這樣也有利于識字。
4.環(huán)境識字法。
在認識某一種范圍的生字時我們可以根據(jù)這些生字所處的環(huán)境特點,進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這樣讓孩子在某一氛圍認識生字效果會更好!
5.重復識字法。
幼兒在識字時會學的比較快,但也忘得比較快為了讓幼兒真正認讀漢字必須讓漢字與幼兒反復見面,但切忌反復枯燥的重復認讀,也要采用游戲或卡片形式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讓幼兒記住漢字。如我們在認識花字時可以請不同幼兒說出不同的花并且用身體的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花的形象讓孩子邊自由創(chuàng)新邊學習,雖然重復了同一個字但孩子們不會感到厭倦!
6.家園共育法。
只是幼兒園單方面的教學孩子的認讀機會和空間都十分有限我們必須爭取家長的配合。首先要讓家長理解和了解快樂識字,然后在我們的引導下,做一些有目的輔導。可以給幼兒買一些淺而易懂的配圖課外書,通過各種形式引導幼兒認字,并且請家長做到兩種不要一種堅持不要給孩子規(guī)定識字量,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并且一定要鼓勵再鼓勵堅持采用鼓勵法!
綜上所述通過各種方法各種渠道引導幼兒識字在玩樂中學、在實踐操作中學,絕不給幼兒施加認任何壓力并且善于為幼兒創(chuàng)造各種學習機會和學習氛圍是我們堅持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在學習中快樂也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瑾.探析家庭教育對幼兒良好社會公德的培養(yǎng)[J].內蒙古教育,2010.10.16-18.
[2] 陳海英.幼兒識字教學之我見.《速讀(下旬)》,2015.9.
[3] 涂新.幼兒識字教學之我見.《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