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璇
摘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的英語學習處于起步階段,是否能對英語語言文化產生興趣將直接影響以后的學習,英語教師應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進學生情感體驗上作出更積極的探索。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感教育;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105-01
教師的積極主動的情感教育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僅能成為學生對英語語言的學習動力的直接源泉,還能因勢利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因此有效的情感教育既是英語教學的手段,也是英語教學的目的。而在目前的中學英語教學中,許多教師對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普遍重知識的傳授,輕情感教育的滲透,造成了不少消極的情感因素,嚴重地影響著學生英語學習的成效。如果能在現(xiàn)實的課堂教學中以情感教育優(yōu)化教學質量,那么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將得到更明顯的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學三維目標也將更好地完成。
那么,怎樣進行情感教育并將其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呢?
1.注重師德,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把教師熱愛學生作為"教育的奧秘",他的座右銘是"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情感是人類智慧的基礎,是學生發(fā)展智慧的起點,也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最佳切入點。許多學生是由于喜歡這個老師而喜歡這門學科。教師要盡力全面地了解和認識學生,包括他們的思想、情感和個性,這樣就能找到情感產生的支點,建立起情感溝通的橋梁。教師要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師給予學生的哪怕是瞬間的關心與注視,都會給學生帶來正面的影響,反之如果教師不尊重,甚至挖苦學生,即使是無心的,也會在學生的心靈上留下陰影。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才能教學相長,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調整和改進教學思路。中學英語基礎的好壞往往決定著學生以后對英語語言進一步學習的興趣。作為中學英語教師應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對學生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從自身做起,理解、尊重并能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2.創(chuàng)設情景,將情感教育滲透于英語課堂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只是傳遞語言信息,而且應在活動中與學生真切地交談,傾聽學生的話語,并在活動中努力以自己的語言和情感與學生共鳴,從而使學生得到表達的快樂,交流的快樂。
教師首先應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一個積極正面的形象。課堂上應以整潔的服飾、大方的儀表、親切自然的教態(tài)、正確的語音語調、準確生動的表達去教育和感染學生,既能激起學生的認同感,又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建立起師生間的感情呼應。例如教師可適時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愛。當天氣驟變、疾病流行時,可用英語提醒他們要主要身體,保持健康,這樣既無形中營造了一個最直接、自然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也給學生傳達了愛的信息,無形中為他們注入了新的學習動力。教師應注意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評價以鼓勵為主,有助于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從內因上為學生英語學習增強動機條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親切的提問和善意的笑容中暗含的期待會給學生無形的鼓勵。教師要主動運用具有激勵性的英語表達。
3.公正待人,建立積極有效的評價體系
公正是最大的動力,心理學研究表明,自我評價是一個從外部評價向內部評價逐步過渡,逐步內化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們往往是通過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和評價來知覺自己,然后做出相應的自我評價。如果外部評價不恰當,就會產生由于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而過于自負或自卑的后果。學生的外部評價主要來自教師,因此教師的評價十分關鍵,尤其是對那些后進生的評價。對他們的評價應遵循"評價積極性原則",即:用發(fā)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這樣,評價結果就不會使學生喪失信心,厭惡學習。前面提到的教師的愛就是一種積極肯定的評價。除此以外,教師應發(fā)掘每個學生的個性長處,并作出積極的分析評價,讓學生能感受到自己的獨特性,這種積極的評價對增長學生的自信心有著巨大的作用。例如,老師應先與學生約好評價方式,積極進行過程性評價,包括課堂參與、課后作業(yè)、課外活動等項內容,除了完成老師與學生約定的任務以外,還可鼓勵學生的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自己組織活動:如英語短劇表演、英語文化知識競賽等,教師以特邀嘉賓的身份給予指導,營造親切又新穎的交流方式,既可以給學生以新鮮感,又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有條件的話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一個小檔案,記錄學生定期進行個別交流,以幫助學生發(fā)揮特長、克服弱點。以這種方式交流也要注意以鼓勵為主,而且應以平等的姿態(tài)對待學生,公平對待每個學生,否則可能會有適得其反的結果。
4.形式多樣,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
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教師首先要自己主動運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梢耘c學生一起尋求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共同探討,這也是一個學生自然而然受到老師行為感染的情感教育手段,自信心總是和自主性聯(lián)系在一起的,學生受到老師感染,會自主地模仿老師的行為。
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有目的,有意義而又有感情的活動。情感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應充分發(fā)揮人的情感潛能,通過情感教育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激活其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教師應不斷反思:"什么樣的環(huán)境、活動有利于學生增加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哪些活動對學生成長有利,哪些不利?"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為表現(xiàn),必要的話記錄下來以研究其變化并有針對性地改變教育方式和策略。從而融知識教授與情感教育于一體,真正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建春.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路徑探尋[J].快樂閱讀,2013
[2] 趙美瑜.關于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