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珍 陳妍
【摘要】為探究電子檔案袋結合慕課應用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效果,研究采用實驗法,探究“電子檔案袋+慕課”學習模式在英語自主學習中的效果是否具有顯著性,以及探討實驗期間受試者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測驗得分的集中和離散變化情況,并在此基礎上為改良本學習模式提供建議。
【關鍵詞】電子檔案袋;慕課;自主學習能力;英語
一、前言
“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教育日趨信息化。當今,傳統(tǒng)授課模式已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多樣化需求,線上學習是學生獲取新知的重要渠道。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新時代學生的重要素質,在泛在學習、移動學習中越來越具有顯著性。
作為在線課程開發(fā)模式,慕課實現了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向學生中心、教師引導、互聯網輔助轉變[1]。電子學習檔案袋能根據學生差異,從知識、能力、態(tài)度等維度對學生學習過程和成效進行記錄、反思、動態(tài)評價及反饋,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學習情況, 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二、研究綜述
1.電子檔案袋研究現狀
(1)國內研究現狀
理論上,2003年,桑新民、祝智庭、王佑美教授首先引進并研究電子檔案袋,內容包括其理論依據、評價方式、存儲方式的創(chuàng)新與學生對知識的管理。在師范教育領域,研究集中于評價方法(過程性評價等)、知識整合存儲功能、不同科目中的不同運用、自學能力培養(yǎng)。在英語教學領域,伍忠杰、劉琳、袁妮等探討了電子檔案袋在英語教學評價中的必要性,并設想其在聽、說、寫、交互教學中的應用。
實踐上,天津、溫州的初中教師首先將電子檔案袋運用于學生過程性評價;高校教師將其與朋輩評價相結合;也有教育機構(如英特爾未來教育)將其作為教學工具[2]。
(2)國外研究現狀
理論上,2003年,電子檔案協(xié)會發(fā)布白皮書,定義電子檔案為:與傳統(tǒng)檔案做比較,電子檔案袋是集自主學習、學習者主體、交流互動等于一體的新型記錄方式,類型多種,功能豐富[3]。加州大學在其LDP E-portfolio Report中分析了電子檔案袋的可行性,得出其有利于學術評價、求職評估的結論。此后眾多學者對電子檔案袋的定義、運用目的等進行了更深更廣的研究,構建了電子檔案袋評價模型,在詞匯學習、藝術教學和特殊教育等領域的應用,并就其可行性進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
實踐上,國外對于電子檔案袋這一工具的運用較為普遍:創(chuàng)建電子檔案袋網站、成立電子檔案袋協(xié)會,以及進行電子檔案袋的開源行動等[4]。
2.慕課研究現狀
(1)國內研究現狀
理論上,慕課于2012年被首次提出,焦建利在國內引入了“開放教育資源運動”(ORE)[5]并介紹了慕課特點,引進概念,提出啟示,并指出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此后,國內研究集中于慕課的成就、所遇困難與爭議,以及對高校教育的貢獻及其在具體科目的應用設想,隨后引發(fā)了由慕課到微課,到翻轉課堂,到混合教學模式的有關研究。國內對慕課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一定的研究,內容涉及慕課對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機遇和挑戰(zhàn)、專門用途英語(ESP)教學模式的路徑選擇及慕課在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訓練上的應用設想。
實踐上,2013年,清華、復旦、交大正式與Coursera合作并推出漢語學習等課程,隨后網易公開課等在線學習平臺也在國內掀起了慕課學習浪潮。
(2)國外研究現狀理論上,對慕課本身的研究涉及學習者方面的研究、授課者、媒體慕課主體研究等,也有國內學者關注慕課發(fā)展的可行性、挑戰(zhàn)、未來發(fā)展趨勢等問題,另有涉及在社交媒體中的慕課學習者研究,以及從心理學、人類角度看慕課、慕課與學習者隱私等新方向的研究。實踐上, 2008年,加拿大西蒙斯提出C慕課(慕課1.0),即把所學知識構成連接體系,強調創(chuàng)造、自治以及網絡學習。2011年。美國眾知名大學發(fā)起了X慕課(慕課2.0),其流程為:看視頻,做練習,階段測試。2012年,出現了T慕課,指通過對學習者發(fā)布任務,訓練其技能[6]。
綜上,筆者發(fā)現,國內對電子檔案袋僅停留在理論或運用設想階段,極少有教學實踐的運用與實證研究。關于慕課,國內對慕課研究眾多,但有關其運用的實證研究較少,特別是關于自主學習能力影響的研究,本次實證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三、研究方法
為了解“電子檔案袋+慕課”在英語自主學習的應用效果,研究綜合采用文獻法、實驗法等實證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實驗法,旨在探究“電子檔案袋+慕課”學習模式在英語自主學習中的效果是否具有顯著性及其效果的集中和離散變化情況,并在此基礎上為改良本學習模式提供建議。
1.研究問題
本次研究旨在通過測驗方式量化電子檔案袋+慕課在英語自主學習中的應用效果,試圖探究以下問題:
(1)“電子檔案袋+慕課”模式對促進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效果是否顯著?
(2)“電子檔案袋+慕課”模式促進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效果的集中和離散情況變化如何?
2.研究假設
研究就電子檔案袋+慕課模式對促進英語自主學習效果是否顯著,提出以下兩種假設:
H0:μ開始時=μ第8周=μ第16周
H0=至少有一次英語測驗成績得分顯著不同于其他兩次。
3.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對象為惠州學院英語專業(yè)二年級本科生。
4.實驗設計
(1)設計思路:為測量受試者在實驗期間運用“電子檔案袋+慕課”進行英語自主學習效果,研究進行16周實驗。期間,受試采用“電子檔案袋+慕課”進行英語自主學習,并分階段進行3次測驗。測驗后,筆者對成績進行收集和分析。
(2)材料準備:根據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表設計測驗卷結構和內容,測驗卷包括聽說讀寫和回顧拓展。聽說讀寫考查“電子檔案袋+慕課”模式對受試者語言技能、語言知識等的影響,回顧拓展側重反映其學習策略方面的影響。
(3)受試者抽樣:筆者對惠州學院英語專業(yè)二年級本科生采取分層抽樣,樣本容量為30,其中男生1人,女生29人。為提高研究真實性和科學性,筆者對受試者進行有效溝通,30名受試者承諾自愿誠信參與實驗。
5.數據錄入
測驗卷分3次發(fā)放,每次發(fā)放30份,總共回收90份,回收率100%;回收測驗卷中有效測驗卷90份,有效率100%。筆者將測驗卷按評分標準批改,并將成績全部錄入SPSS22.0。
6.實驗發(fā)現
(1)“電子檔案袋+慕課”模式對促進英語自主學習效果的顯著性
表1是描述統(tǒng)計表,3次測驗成績情況分別對應開始時、第8周和第16周。實驗班人數(N)為30,3次測驗的平均值(Mean)分別為53.87、55.67和63.50,標準差(Std. Deviation)分別為7.68、7.20和6.27。
表2是組內效應檢驗表,即單因素組內方差分析的推斷統(tǒng)計表。從表可知,F=63.341,df=2,Sig.=0.000,方差檢驗結果的顯著性(Sig.值)小于0.05,說明本實驗至少有兩次測驗的平均數達到顯著水平。表3是組內對比檢驗表。該表顯示,開始時和第8周之間的均值未達到顯著水平(F(1,29)=5.310,p>0.05),第8周和第16周之間的均值差達到了顯著水平[F(1,29)=89.246,p<0.05]。由圖1可知,“電子檔案袋+慕課”促進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效果總體呈上升趨勢,第8周相對開始時上升的幅度不顯著,但結束時較第16周上升的幅度非常顯著。
表4單因素組內方差分析結果顯示,電子檔案袋+慕課對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有顯著影響[F(2,58)=63.34,p<0.05]。重復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結束時學生的英語測驗成績得分顯著高于第8周(MD=7.83),但是第8周和開始時的成績之間(MD=1.8)無顯著差異??傮w說來,隨著“電子檔案袋+慕課”模式的應用,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在不斷提高。
(2)受試者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測驗得分的集中和離散變化情況
表6是實驗班級3次英語測驗成績的比較。表5可知,受試者3次測驗的眾數、中數和平均數都有上升,受試者英語成績總體呈上升趨勢。此外,測驗的全距、四分區(qū)間距、平均差、方差和標準差大致變小,說明受試者在此期間成績的離散程度變小,個體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差距縮小??梢姡茉囌哌\用“電子檔案袋+慕課”進行英語自主學習,其能力不斷提升,且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差距呈縮小趨勢。
四、結語
依托互聯網,慕課涌現了大量的優(yōu)質共享課程資源,提供了強有力的資源支持。電子檔案袋與慕課的結合在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了顯著的作用。研究發(fā)現,隨著“電子檔案袋+慕課”模式的應用,學生總體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個體差距逐漸縮小,受試者運用“電子檔案袋+慕課”模式進行英語學習的接受能力好,能動性高。
當然,本研究受試者僅為惠州學院二年級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實驗受試主觀因素影響較大,有待在后續(xù)研究多次檢驗應用效果以及綜合其他研究方法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 赫爾巴特. 普通教育學[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0.
[2] 么雅慧.基于電子檔案袋評價的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yǎng)實證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2.
[3] 肖珺.大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視野下的e-portfolio設計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5.
[4] 莊秀麗.電子檔案袋評價與網絡互聯學習[J].中國電化教育,2005(07):56-58.
[5] 焦建利.從開放教育資源到“慕課”——我們能從中學到些什么[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10):17-18.
[6] 賀斌.慕課:本質、現狀及其展望[J].江蘇教育研究,2014(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