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銀華 姜楊 錢援芳
[摘要] 目的 探討團隊技能訓練結合穴位拍打模式在基層精神病??漆t(yī)院癲狂癥患者中推廣應用效果。 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二甲精神病??漆t(yī)院采用團隊技能訓練結合穴位拍打模式,對35例癲狂癥患者進行為期5周的生活技能訓練,應用生活技能訓練(SST)評價量表、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ADLPI)及社會功能缺陷篩選表(SDSS)進行評定。 結果 訓練前、后患者ADLPI、SDSS及SST評分進行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開展團隊技能訓練結合穴位拍打的訓練模式能有效地改善癲狂癥患者的生活技能,延緩衰退,促進患者的康復。團隊技能訓練結合穴位拍打的康復模式具有技術路線簡潔、患者容易接受、費用低等特點,適合在基層精神病??漆t(yī)院推廣應用。
[關鍵詞] 穴位拍打;團隊技能訓練;癲狂癥;康復
[中圖分類號] R248.9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8)23-0145-04
Study on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team skill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oint tapping in the patients with epilepsy
YU Yinhua JIANG Yang QIAN Yuanfang WANG Yanfei
Department of Nursing,Zhejiang Provincial Tongde Hospital,Hangzhou 3100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team skill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oint tapping model in the patients with epilepsy in primary psychiatric hospitals. Methods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team skill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oint tapping model was used in psychiatric hospitals with tier two and level B. 35 patients with epilepsy were given five-week life skill training. The life skill training(SST) evaluation scale, the inpatient mentally disabled person's daily life ability rating scale(ADLPI) and social function defect screening table(SDSS)were used for evaluation. Results The ADLPI, SDSS and SST scores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ere compare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team skill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oint tapping model on the basis of drug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fe skills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 delay the atrophy,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The team skill training combined with acupoint tapping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technical route, easy acceptance by patients,low cost,etc., which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primary psychiatric hospitals.
[Key words] Acupoint tapping; Team skill training; Epilepsy; Rehabilitation
精神分裂癥屬于癲狂癥范疇,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最常見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一。精神分裂癥的認知缺陷嚴重損害患者的心理社會功能,包括日常生活技能、家庭交往、人際和職業(yè)能力、工作學習和健康狀況、自我照料等方面?!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氛f:“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并乃狂?!蓖飧辛皻?,內傷七情,皆可引起人體陰陽失調,產(chǎn)生癲狂[1]。癲狂癥是一種以心理障礙、精神障礙為主要表現(xiàn),以恐懼、疑慮、愁悴、緊張,惶惶不可終日為主的臨床常見病癥[2]。癲狂癥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具有治療時間長、易復發(fā)的特點[3]。姜楊等[4-7]研究表明,團隊技能訓練可以有效改善精神障礙患者的癥狀和社會功能,促進患者康復,并且可以在慢性疾病中應用。本研究是在團隊技能訓練的基礎上聯(lián)合運用中醫(yī)循經(jīng)穴位拍打技術,探討對癲狂癥患者康復的有效性?,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二甲精神病??漆t(yī)院的住院癲狂癥患者共納入38 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25~65歲;學歷:初中7例,高中9例,大專8例,本科及以上14例;病程均>4年,其中10年以上21例,平均病程(18.7±8.3)年;年齡25~63歲,平均(47.1±6.3)歲。入組患者:①診斷符合ICD-10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符合精神分裂癥的中西醫(yī)結合辨證分型中痰濕內阻型、陰虛火旺型、陽虛虧損型;②無聽力、視力及語言溝通障礙;③無嚴重軀體疾?。虎苄W三年級以上文化程度;⑤年齡在18~65周歲,性別不限;⑥自愿參與研究,并填寫知情同意書。同時排除:①有嚴重的人格障礙;②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等影響團體干預、自我管理及心理量表評估者。所有患者在接受團隊技能訓練的同時繼續(xù)原有的治療和護理。入組患者中2例出院回家,1例病情加重停止訓練,最終完成訓練的患者為35例,占92.1%。
1.2 研究方法
1.2.1 技術路線 通過浙江省醫(yī)藥衛(wèi)生科學研究基金計劃項目《精神障礙患者住院生活技能訓練研究》課題成果作為技術路線的支撐,結合以穴拍打為主的放松療法進行康復訓練。
1.2.2 成立技術推廣小組 推廣團隊共由精神科醫(yī)師、中醫(yī)師、心理治療師及精神科護士共10人組成。副主任護師擔任訓練組組長,負責訓練的全面工作;醫(yī)生負責入組患者的篩選、臨床療效觀察并完成相應量表評定;中醫(yī)師進行中醫(yī)辨證;主管護師負責生活技能訓練、完成相應量表的評定及臨床護理觀察;心理治療師負責相關量表評定的培訓、指導。
1.2.3 評定內容 對入組病例進行精神檢查、神經(jīng)心理學評估。由精神科醫(yī)師完成精神癥狀及藥物副作用評定,采用精神病評定量表進行評價。對入組病例進行精神檢查和神經(jīng)心理學評估。
1.2.4 評定量表 (1)日本SST協(xié)會編制的(social skiHs training,SST)評價量表[8] 本研究選用SST評價量表中日常生活基本技能的評價條目,包含12個條目:開朗的表情,能大聲清楚的講話,說話語調適切,談話時能對視,動作手勢表達適切,能主動問候,交流時注意力集中,有隨聲附和的能力,有表揚他人的能力,能理解他人說話,有檢討的能力,能表達困惑。采用0~2級評分法,0分表示一般,1分表示較好,2分表示很好,分值范圍0~24分,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技能越好。(2)由盛嘉玲等[9]編制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for psychiatric inpatients,ADLPI):主要包括23項內容:吃飯、穿戴、洗漱、梳頭、洗澡、洗腳、剪指甲、二便入廁、衣著保潔、皮膚保潔、室內行走、疊被、鋪床、清潔地面、清潔桌椅、清潔門窗、打電話、洗衣、購物、反映自身不適、提出生活要求、禮貌、遵守作息時間、參加活動、相互幫助 。每項采用1~4分評分,1分為自己完全可以做到,2分是需要督促才做,3分需要他人幫助,4分是完全不會做。并且對每項均配有評分標準,如第1項吃飯的評分標準:會用調匙上桌吃飯,不掉飯粒,無吃飯狼藉。1分為自己完全可以做到;2分為自己能夠完成吃飯動作,但動作較慢或吃得不太干凈;3分為需要協(xié)助下才能完成吃飯動作,或弄得很臟;4分為自己不能完成吃飯動作,或吃飯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差。(3)社會功能缺陷篩選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 評定精神病患者社會功能缺陷程度,主要體現(xiàn)在6個方面:社會性退縮、對自己的照顧、對環(huán)境的興趣、責任心與計劃性、思維紊亂、興奮沖動。采用0~2級評分法,0分表示無異常,1分表示不主動或間斷出現(xiàn),2分表示有嚴重功能缺陷,評分越高缺陷越嚴重。
1.2.5 訓練方法 由訓練組組長和技術指導對推廣醫(yī)院項目組的成員進行團隊技能及穴位拍打技術的培訓,推廣醫(yī)院項目組的成員通過相關技術的考核。評估推廣醫(yī)院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能力,根據(jù)入組患者基本情況,確定采用以有效人際交往為訓練主題的方式開展團隊活動,訓練時長為5周。SST訓練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開展,內容根據(jù)主題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從主動問候、成員自我介紹、主動幫助他人,達到訓練初期目標后再進入主動請求他人幫助技能訓練。由2名精神科??谱o士與患者圍圈而坐,一名精神科專科護士主持訓練,每位參加者進行自我介紹,使整個團隊相互熟悉。護士介紹本次訓練的目的、方法及訓練注意事項,然后進行具體的場景及角色設定,進行應對問題方式角色的訓練并拍攝整個訓練過程,回放拍攝內容,糾正不正確的行為角色,通過反復糾正不正確的行為角色,患者逐漸達到正確行為角色的表現(xiàn),2位精神專科護士對整個訓練過程進行監(jiān)控,對患者的訓練給予積極的肯定并對本次訓練做出總結。布置患者回病房后的訓練作業(yè),告知下次訓練時間。每周集中訓練1次,每次1 h。訓練開始前進行量表測評,以后每周評估1次觀察患者訓練效果。
穴位拍打:穴位拍打法是以太極拳為中架,以氣功的行氣為基礎,選取百會、肩井雙、環(huán)跳雙5個穴位進行拍打。取穴:百會穴位于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肩井穴位于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環(huán)跳穴位于股骨大轉子與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三分之一處。拍打手法:手臂放松,自然發(fā)力,用整個掌心拍打需要沖擊的部位,也可握拳捶打,同時輔助揉、按、捏、提等方法,力度由輕到重,以患者承受能力為限。每次訓練的前奏進行穴位拍打,每次10~15 min,營造以拍打為主的放松訓練調節(jié)患者的情緒,活躍訓練的氛圍,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團隊SST模式[7]:5周的訓練內容根據(jù)主題要求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團隊SST訓練要求患者在理解的基礎上參與活動,訓練初期目標是從主動問候開始、達到目標后再進入主動請求他人幫助等技能訓練的近期及中期目標,使患者人際交往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補償患者已經(jīng)引起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功能殘損,恢復患者的學業(yè)、職業(yè)、人際交往、生活自我料理等病前社會角色功能。
1.2.6 活動總結會 每次訓練結束后組長召集訓練護士對訓練效果進行評價,重點分析患者主動參與的狀態(tài)及肢體語言的運用程度,制定次周的活動主題。將訓練患者的情況向病區(qū)護士長、主治醫(yī)師、責任護士反饋,由他們負責臨床效果的觀察及相關量表的評定,在每次活動后的48 h內完成相關量表評定,每周評定1次。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及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38例入組患者其中2例提前出院回家,1例病情加重停止訓練,最終完成訓練的患者為35例,占92.1%。
2.2訓練前后比較
采用團隊技能訓練結合穴位拍打模式干預前、后患者的ADLPI、SST、SDSS評分結果見表1。
35例癲狂癥患者干預前后ADLPI評定量表23項內容平均總分從干預前(15.66±3.22)分逐步下降到干預5周后的(7.03±2.81)分,并且干預1周后平均總分就開始下降,隨著訓練的推進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提高,ADLPI評定量表總分隨著訓練次數(shù)的增加而減少,干預前后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79.006,P<0.01)。5周訓練總分值的減分率達到了25%以上。SST評定量表中日常生活基本技能的12項內容的分值從干預前(33.03±12.56)分隨著5周訓練的推進總分達到(53.34±29.16),并且從干預開始12項內容每周的總分值也呈梯次增加,干預前后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7.891,P<0.01)。增分率達到了25%以上。SDSS評定量表的6項內容干預前的總分(17.06± 1.95)分,經(jīng)過5周的訓練總分為(9.03±2.41)分,SDSS評定量表總分隨著訓練次數(shù)的增加而減少,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95.072,P<0.01)。5周訓練總分值的減分率達到了25%以上。采用團隊技能訓練結合穴位拍打模式對癲狂癥患者干預后ADLPI、SST、SDSS評分均明顯改善,且在干預第1周時已顯示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因復雜,臨床表現(xiàn)異質性的慢性致殘性疾病,影響到全球約l%的人群[10]。面對全球如此大的影響力,如何為精神分裂癥患者提供一個連續(xù)的、全面的精神康復護理模式,是精神衛(wèi)生工作者努力的方向[11]。精神衛(wèi)生三級預防的重點是做好精神障礙患者的康復訓練,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2]。從表1的結果說明,癲狂癥患者經(jīng)過5周的團隊技能訓練干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達到了改善人際關系障礙、學會解決問題的技能、幫助患者順利回歸社會的目的。精神分裂癥是一種致殘性的重性精神疾病,其臨床癥狀雖然能通過藥物治療得到較好的控制,但仍然有大部分的患者存在功能結局不良,其患病率高、病程多遷延,對生存影響重大,患者在長期帶病過程中,需要靠自己及其照顧者在院外對疾病進行管理[13-14]。課題組的研究[15-19]表明團隊 SST 模式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技能訓練切實有效,適用于所有的慢性軀體疾病[20]。此推廣項目具有操作方便、訓練主題明確、患者容易接受的特點,在康復訓練基礎條件相對較差的基層醫(yī)院推廣達到了預期目標。
本研究在團隊技能訓練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了中醫(yī)穴位拍打技術,運用患者自己的手,拍打百會穴、肩井穴、環(huán)跳穴。百會穴是百脈之會,位處頭部之巔項,此穴為人體督脈經(jīng)絡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21];肩井穴屬于足少陽膽經(jīng)穴位,在該穴處按摩,有鼓舞氣血運行周身的作用;刺激環(huán)跳穴主要是促進血液循環(huán),調理氣血。這些穴位取穴方法簡單易學,患者運用自己的手進行拍打對癲狂癥患者來說安全不易發(fā)生傷害。這種運動方式將阻塞及淤滯的經(jīng)絡疏通,使氣血循環(huán)進入舒暢的正常狀態(tài)。通過拍打人體的穴位達到完全洞開的狀態(tài),加快體內病氣、濁氣、陰氣、邪氣的清除,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達到疏通經(jīng)絡、扶正祛邪、行氣活血的作用,提高了患者對團隊活動的興趣及積極性,在進行技能訓練前有一個預熱活動,使患者集中注意力,盡快進入訓練角色。再從患者的自我介紹、主動問候等開始進行人際交往的訓練,在訓練的過程中對存在的問題通過模擬訓練進行不斷改進,在活動中體會主動幫助他人的樂趣,提高患者滿足感和自信心。團隊技能訓練結合穴位拍打的精神康復訓練模式具有穴位拍打方便、安全、癲狂癥患者容易掌握等特點。在基層醫(yī)院推廣后對患者的干預達到了同樣效果,與課題組的相關研究效果一致[15-19]。只是本研究樣本量相對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增加推廣病例,以此進一步完善訓練方法與流程。
[參考文獻]
[1] 王薪全. 辨證治療癲狂[J]. 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雜志,2003, 10(3):19-20.
[2] 徐文博. 癲狂癥臨床三辯心得[J].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5,13(23):223-224.
[3] 信春鷹. 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wèi)生法解讀[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160-172.
[4] 呂月娣,姜楊,沈???團隊技能訓練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交能力的研究[J]. 醫(yī)院管理論壇,2017,34(6):39-41.
[5] 姜楊,沈國珍,王麗娟,等.單項主題技能訓練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J]. 醫(yī)院管理論壇,2015,32(7):62-64.
[6] 姜楊,張有星,劉雪珍,等 . 團隊技能訓練模式對住院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30):3744-3747.
[7] 姜楊,俞連紅,張榮軍,等. 生活技能訓練對住院精神障礙患者的康復作用[J]. 上海精神醫(yī)學,2010,22(2):85-87.
[8] 宮內騰.生活技能訓練[M]. 東京:金剛出版社,2002:1-112.
[9] 盛嘉玲,丁關元,孫忠,等.住院精神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檢驗[J]. 中國臨床康復,2004, 8(12):2201-2203.
[10] 司天梅. 中國精神分裂癥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中華精神科雜志,2015,48(3):131-133.
[11] 呂月娣,姜楊,沈??担? 精神康復群組管理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技能的影響[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7,23(17):2259-2262.
[12] 信春鷹.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wèi)生法解讀[M]. 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8-11.
[13] 鄭敏婕,石川,康嵐,等. 穩(wěn)定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情緒管理能力的相關研究[J]. 中華精神科雜志,2015,48(4):227-231.
[14] 樊惠穎,鄒海歐,張沖,等. 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管理類型的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2):1467-1470.
[15] 俞銀華,王麗娟,沈國珍,等. 團隊生活技能訓練在社區(qū)精神障礙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醫(yī)院管理論壇,2014, 31(10):60-62.
[16] 張有星,姜楊,俞銀華,等.團隊技能訓練在精神障礙患者康復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4,14(2):190-192.
[17] 俞銀華,姜楊,沈國珍,等. 團隊技能訓練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J].浙江醫(yī)學教育,2015, 14(5):33-35.
[18] 俞銀華,徐東娥,姜楊,等. 團隊技能訓練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的作用[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5,23(3):208-210.
[19] 祝紅燕,毛紅云,姜楊,等. 團隊技能訓練在提高精神障礙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中的應用[J]. 浙江醫(yī)學教育,2013,12(4):31-36.
[20] Siu AM,Chan CC,Poon PK,et al. Evaluation of the 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program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 Patient Educ Couns,2007,65(1):42-50.
[21] 針灸甲乙經(jīng)[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M],晉·皇甫謐編集,黃龍祥整理1996.3]
(收稿日期: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