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春霞
【摘要】“指導學生讀整本的書”是著名教育家葉圣陶一貫的主張。讓學生愛上讀書,讀得輕松,讀得入味,“方法”之中有學問。畢竟讀一本書不同于讀一篇文章,“讀整本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讀整本書”使學生的閱讀心理更加專一,“讀整本書”可以培養(yǎng)各種讀書方法如精讀、略讀……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2011年版語文《新課程標準》教學具體建議中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鄙厦嫣岬降拈喿x量和讀整本書其實是不謀而合的,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小學階段應在145萬字以上,而這種任務的完成很多要依賴閱讀整本書。然而在讀整本書中,很多學生出現(xiàn)半途而廢、難以把握、無從下手等情況。其實不管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教師的指導方法起著很大的作用。而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卻大有學問,筆者在指導學生讀《長襪子皮皮》時,教學生處理好了下面的幾個關系,學生隨心所欲地穿行在“特殊的孩子,特別的你——皮皮的世界”里。
一、厚與薄任意挑選
會看書的人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常常能把一本薄薄的書看厚。翻開《長襪子皮皮》這本書第一個故事第一句:“瑞典有一個小鎮(zhèn),小鎮(zhèn)頭上有一個長得亂七八糟的老果園,果園里有一座小房子,小房子里就住著咱們要講的這位長襪子皮皮?!本蜁鹜瑢W們的遐想,他們的眼前會出現(xiàn)一個老果園,怎么亂七八糟?果園的房子是什么樣的?皮皮長得像長襪子嗎?他們就這么一路琢磨一路閱讀,即使故事結束了,他們還在想象為什么皮皮的生日愿望是長大當海盜。這不是把書讀厚了嗎?
把書讀厚是一種本領,同樣把書讀薄也不容易。合上《長襪子皮皮》這本書,你能說出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嗎?你能用一句話做一個簡要的介紹嗎?你能理清他們之間的關系嗎?你能記起最能體現(xiàn)長襪子皮皮性格的一個小細節(jié)嗎?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抓住了內容的主干,理清了脈絡,書就變成了提綱,讀薄了。把書讀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先讀厚,有了真切豐富的感受才能抓住要點。
二、快與慢任意切換
吃飯不能狼吞虎咽,同樣讀書也是如此,不能囫圇吞棗,要心平氣和,必要時可以放一些舒緩的音樂,營造點氣氛,再開始閱讀的旅程。我在指導學生閱讀《長襪子皮皮》時,為了讓學生能走進文本,我啟用了與皮皮性格相近的背景音樂,有歡快有詼諧,有淡淡的憂傷,告訴學生要慢慢地看,靜靜地想,那書里的味道會變成自身的感受彌漫開來。
當然書中也有很多的情節(jié)很簡單,學生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發(fā)展,這是可以允許學生快速瀏覽、先睹為快的。不過看完后,如果覺得有些句段描寫精彩,回頭再看一遍,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再有一種情況:有些故事情節(jié)學生暫時弄不清為什么這樣寫,好像不合情理,此時就應建議學生不要在這個問題上鉆牛角尖,可以先跳過,說不定這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看到最后就柳暗花明了。
三、入與出任意開啟
不少同學都有這樣的體驗,別人說這本書怎么好,一聽就心動,自己翻來翻去怎么就找不到感覺。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點就是看書不夠投入,想想啊,故事都已經開始了,可有些同學看得心不在焉,沒在意主人公的出場,讀起來當然沒勁了。例如《長襪子皮皮》有一個故事:皮皮慶祝自己的生日,為什么受邀的朋友很少?有的說她把時間弄錯了……其實他們忽略了一個細節(jié),皮皮認識的字很少,一個晚上才寫了半張請?zhí)?。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教者要向學生強調:進入書里是獲得閱讀樂趣的前提??吹狡てず途熳矫圆?,你會覺得她很淘氣;看到皮皮成了英雄,你會被她的行為深深感動。在這種情緒的起伏中,你就能聞到文學的氣息。自然總有走出故事的時候。這時候,學生可以是個“推介者”,可以是個“評論家”,可以是個“摘抄師”,也可以是個“繪本創(chuàng)作者”。
四、寫與說任意搭配
讀書不思考,等于吃飯不消化;讀書不感悟不品味,就流于形式,達不到“最是書香能致遠”的精神成長?!堕L襪子皮皮》之所以讓很多兒童喜歡,因為它塑造的皮皮正如它的作者林格倫自己說的那樣:“長襪子皮皮這個人物形象在某種程度上把兒童和兒童文學從傳統(tǒng)、迷信權威和道德主義中解放出來……皮皮變成了自由人類的象征。”這本書中,有很多的精彩片段。在閱讀的過程中,筆者總是提醒學生讀到令自己心動的地方,不妨像誦讀經典那樣大聲地讀出來,抒發(fā)一下自己的情感。閱讀整本書之后,要慢慢地回味,掩卷深思。想一想,閱讀這本書給自己帶來了什么,是寫法上的啟示,還是思想上的浸潤、生活中的思考!一本書,總有它的精彩之處、引人之處,我們要試著做一下書評,寫一下心得,或與共讀者做一下交流,這樣在我們的進一步思考感悟中會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思想,讓我們的閱讀更加深刻、豐富。反思之后,不妨再次閱讀此書,相信反復閱讀會讓自己有反復的收獲。
對于小學生而言,文學知識不可過深,應該蜻蜓點水,點到為止,就像針尖刺破白紙那樣一點力度剛好,以推動學生整體達到提高閱讀量和閱讀水平的目的,以達到提升學生的閱讀品位的目的,為后續(xù)隨著年齡增長、閱歷提升,更成熟的閱讀搭建平臺。
參考文獻
[1]莫提勒·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如何閱讀一本書[M].郝明義,朱衣,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