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歡歡
【摘要】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師情境教學的實踐證明,運用情境教學進行閱讀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學為促使兒童生動活潑地學習語文開辟了一條有效途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有效的情境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能突破教學重難點,創(chuàng)設圖畫情境能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能深化學生的閱讀實踐,創(chuàng)設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世界的情境能激起學生的思維的火花。
【關鍵詞】閱讀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要求學生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有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fā)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憑借閱讀材料,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師情境教學的實踐證明,運用情境教學進行閱讀教學是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學為促使兒童生動活潑地學習語文開辟了一條有效途徑。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要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及類型,根據教學過程的步驟,還需根據某一環(huán)節(jié)具體的教學要求,創(chuàng)設最適合的情境。例如,寫景的文章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把學生帶入美感中,使兒童因愛美而樂于讀文。對于寫人的文章,通過人物背景的描述激起兒童對文中人物的親近,因關注而讀文。李吉林老師情境教學的成功,促使我在閱讀教學中不斷實踐與探索。在我的閱讀教學中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情境:
一、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突破教學重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十分關注學生的自身體驗。在閱讀教學中根據教學實際需要,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讓學生自身體驗的情境,讓學生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說,用小手操作,用大腦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例如《梅蘭芳學藝》的教學片段:
師:大家讀讀第二段,要想一想“緊盯”“注視”是什么意思,能用動作和眼神把它們的意思表示出來嗎?(學生讀文,有的邊讀邊加動作)
師:這兩個詞的意思讀懂了嗎?(請一位學生到講臺前,老師把一只紙做的小白鴿綁在一根木棍上,從左上空迅速劃到右上空,又從右上空迅速劃上左上空,然后在空中迅速地畫一個圈兒,最后靜止在上方。該生的眼珠迅速地跟著轉動,最后盯在上方,一眨不眨。)
師:“緊盯”的意思懂了嗎?生:懂了?。R聲回答)(老師又用同樣的演示方法讓該生注視水底的魚兒。)
師:“注視”的意思懂了嗎?生:懂了!(齊聲回答)
師:“眼睛會說話了”這句話你們懂了嗎?請你用眼睛告訴我,你很喜歡老師。(一生站在老師對面,抿著小嘴,眼睛頻頻向老師送“秋波”。)
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親身感受“緊盯”“注視”“眼睛會說話”這些語言文字,讓學生親身體驗角色情感,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沉浸在自己的體驗中,教學重難點迎刃而解。
二、創(chuàng)設圖畫情境,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圖畫是展開形象的主要手段,文本中的語言文字通過圖畫再現出來,就會變得具體形象,使無形變?yōu)橛行巍S脠D畫再現課文情境,符合兒童對形象樂于接受的特點,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圖畫情境可以是簡筆畫、剪貼畫,可以是掛圖、課文插圖,還可以是多媒體畫面。例如在教學《池上》這首詩時,讓學生理解“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時,由于浮萍很多學生沒有見過,更想不到“浮萍一道開”的場景,于是,我邊講邊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引起了學生的極大關注,把學生帶入了情境。簡要幾筆,學生便明白了“不解藏蹤跡”的原因。再如《鳥島》教學時,教師將課前畫好的彩色海島圖貼在黑板上,再讓學生將自己準備的小鳥圖、鳥蛋圖、鳥窩圖貼在海島圖上,一幅美麗的鳥島圖就展現在學生眼前,學生的思想立即飛上了鳥島,仿佛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的剪貼畫創(chuàng)設情境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閱讀教材也具有了鮮明的形象,自然也會影響兒童的閱讀水平的提高。
三、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深化學生的閱讀實踐
表演很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深受他們的喜愛。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扮演文中的角色,不僅創(chuàng)設了情境,更能讓角色活起來?!赌倪隔[海》一文寫了哪吒三次大鬧東海的故事,突出表現了哪吒機靈、勇敢、為民除害的正義形象。在教學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表演哪吒三次大鬧東海的過程,表演完后再讓學生朗讀課文,學生讀得聲情并茂,最后復述課文,學生也復述得很具體、深刻。用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將課文語言轉化為戲劇語言,產生了入情入境的效果。
四、創(chuàng)設情境,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世界
新課程課堂教學強調要聯(lián)系生活,積極倡導通過設計以生活場景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情境,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植根于生活世界并為生活世界服務的課堂教學,才具有深厚的生命力。因為生活中有著無窮無盡的教育資源,當這些教育資源融入課堂教學中時,學習就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任務,而是一樁樂事了。三年級《小露珠》的教學有一個練習,用“越來越……”造句。我發(fā)現例句中連用的兩個“越來越……”是有聯(lián)系的:“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眱蓚€“越來越……”分別寫了小露珠的形狀和光澤兩個不同的方面?!疤柟l(fā)的熱量越來越大,小露珠的身子越來越輕?!边@句中的兩個“越來越……”則表明太陽和小露珠的變化有因果關系。于是,我引導學生從自己感知的生活世界來寫,觀察生活中某個事物的哪幾個方面發(fā)生了變化或哪些變化之間是有因果關系的。結果學生用“越來越……”描述出了生活中的事實真相。
只要語文教師能夠精心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相信語文課堂就會成為學生真正的知識樂園。
參考文獻
[1]王燕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8).
[2]肖英.情境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教育觀察,2018(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