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昌華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新課程改革以后對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因此,在教學策略上,教師也應該進行及時的創(chuàng)新,確保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本文針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性;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是小學學習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是學生語文學習的萌芽階段。在這個時期,采用正確的教學策略對學生進行指導,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和創(chuàng)新,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擁有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讀與寫的結合是語文教學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是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一種方法。教師可以通過讀寫結合的語文課堂教學,讓學生對于語文的閱讀以及寫作有更深刻的認知以及了解。閱讀是寫作技能提升的前提,同樣,寫作是閱讀效率提高的基礎。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選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閱讀教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一、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采用“灌輸式教育”這種方法。 這種教學策略在今天的時代下,已經(jīng)很難適應學生的成長,但是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以及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校的小學教師還是會采用這種方式,學生在“一言堂”的學習過程中,受到的限制多,壓力大,因此很難有輕松的學習氛圍,這對教學質量有嚴重的影響。
在新時期的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課堂主體地位, 讓學生做課堂的主角,建立師生之間平等的教學關系,師生之間能夠因為語文知識進行面對面的討論、溝通。這樣不僅能夠減輕學生的負擔,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課堂氣氛變得活躍了,學生自然會提高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帶動學習質量的上升。
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受到每一堂課都是新鮮的、有趣的。在新時期的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合作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合作教學是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或者是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生可以進行合作討論,在合作過程中集思廣益找出答案。這種教學方法,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同學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學會取長補短,學會建立團隊精神,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因為新課改下,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有明確的要求。通過這種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多媒體教學是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為了能夠使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更直觀的體驗,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教材中的課文進行直觀呈現(xiàn),不但吸引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這種形象化的教學還能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印象。多媒體教學因為依賴互聯(lián)網(wǎng),所以,通過多媒體教學還可以向學生展示很多與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課外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知識量,對學生的發(fā)展有很重要的意義。
三、讀寫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和寫作是教學工作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非常重要,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因此,學好寫作之前,要進行有效的閱讀學習。學生的閱讀不能拘束在課本教材上,教師應該以學生情況出發(fā), 為學生選擇適合的課外讀物,提升小學生的閱讀量。
另外,針對高年級學生,還要讓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對閱讀內(nèi)容進行總結,對其中的好詞好句好段進行積累,這是為了寫作打基礎。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后多閱讀,讀通文章,理解文章,然后練習寫作。寫作練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這與前期的閱讀積累是分不開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先進行仿寫,然后針對已知故事進行續(xù)寫、更改等等,最后再鍛煉獨立創(chuàng)作。
獨立寫作需要學生有足夠的詞匯量以及對修辭手法等有初步掌握。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寫,然后和學生一起尋找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從而不斷提高讀寫能力。
四、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對學生的評價不應該只采用成績評定的方式,教師應該注意到學生各個方面的發(fā)展,建立更科學的評價機制,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更客觀,鼓勵學生進行縱向比較,促使自己不斷進步。教師在評價時,要盡量先揚后抑,先對學生的學習和努力給予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然后再委婉地指出不足之處,告訴學生“只要再努力一些,你就會更優(yōu)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
五、總結
總之,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對自身的教學策略進行反思,創(chuàng)新和改革在語文上的教學方法,注重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的興趣,克服語文學習中的困難,建立語文學習的自信心,構建語文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麗媚.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試與評價,2018(3).
[2]肖樂英.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