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周宇(2001.3-),男,漢,江蘇南京人,南京市第九中學高三2班學生。
智慧同財富,名望一樣,人們在人生旅途上,極想將之擁入背囊。
有人說智慧是天生的,天生聰穎,才及東坡,太白,即是智慧。也有人說智慧是后天的形成的,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即是智慧。在我看來,智慧二字可一剖為二來看。
智慧是一種天生的能力,是自然給予你人生道路上的基石。是基石,自然有高低之分,那么難道生來立于高大基石之上,就一定能夠睥睨眾人,擁有智慧嗎?實則不然。
北宋名相王安石曾有一篇名為《傷仲永》的小文。講述一位五歲能詩的天才,身陷名利之中而延誤了后天的學習,為聲色犬馬所累,最終“泯然眾人矣”的故事。
“仲永之傷”告訴我們,擁有了先天的“智”并不意味著擁有了智慧,那么后天的“慧”呢?
字謎“心上茂林”謎底便是一個“慧”字。
從新生兒落地的第一聲啼哭起,心靈的那片山坡上便播下了一粒粒樹種,隨著人的成長,象征著智慧的樹種便生根發(fā)芽,后天的學習如雨露和陽光滋潤著樹苗茁壯成長。若如仲永那樣不受之于人 ,再肥沃的土地我想也會變?yōu)榛哪?/p>
從古至今,后天苦讀得“智慧”的人不少。董仲舒三年目不窺園,為漢武帝重用。車胤囊螢夜讀,最終學有所成。范仲淹斷齏畫粥,以?岳陽樓記?文采表于后世。這些人,后天勤奮苦讀 ,心中林木根深葉茂,最后都成為智慧之人,為歷史所銘記,而天資絕高的方仲永,只是作為一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故事流傳于世。
可見,想要將智慧擁入背囊,“智”不可少,“慧”也不能缺。
愛迪生的那句,天才是1%的聰明加99%的汗水,就是這個道理。“智”為我們提供起點,而“慧”為我們指引追尋的遠方。唯有以智為基石,以慧為階梯,方可到達那前人從未踏足過的秘境國度,方可摘下那黑夜中最閃亮的那顆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