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峰
在小學的教育中,美術(shù)教學是開拓小孩子思維的一項重要教育。做好小孩子的美術(shù)教育對于小孩子今后的發(fā)展非常的重要?!肮适戮幣洚嫛苯虒W , 是小學美術(shù)教育中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這樣的教育方法能使孩子通過聽、講、看故事刺激大腦產(chǎn)生思考,再用畫畫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再經(jīng)過指導使孩子的畫更有情節(jié)、有趣味、有感染力,這樣的畫作能夠更加的完整和連貫。“故事編配畫”的教學方法能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并且能讓孩子的個性化更好的展現(xiàn)出來。孩子才能在各方面健康的發(fā)展,孩子的智力也會不斷的得到提升。
一、兒童故事編配畫教學內(nèi)容的搜集和整理
兒童故事編配畫教學在大部分的學校并沒有列入正式的教學,所以在很多的學校并沒有具體的教材,要做到這個教育方法只能是靠老師自己去尋找教學的教材以及方法。所以在教師開始課程之前要認真仔細的做好教育計劃。這個教育計劃要明確教學的內(nèi)容并且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在準備教學內(nèi)容時,必須要符合孩子的興趣,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接受,教師在收集信息的時候要將故事進行分類整理,挑選出對孩子有益處符合孩子興趣的教育素材。還有挑選出來適合孩子的教材后還要對適合兒童故事編配畫教學的素材進行仔細的研究,看故事情節(jié)是否能引起孩子的樂趣,是否能夠激起孩子的想象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故事的背景,自己編一些故事,激起孩子的想象力,不斷的探索新事物的思想。
二、對兒童故事編配畫教學方法的探究和嘗試
我們知道藝術(shù)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課程,藝術(shù)教育課程更多的是要不斷的開拓孩子的思維,鼓勵孩子大膽的進行創(chuàng)新,所以在故事編配畫教學的課程上不能使用單一的方法,如果教學方法過于傳統(tǒng)化,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等可能會被慢慢磨滅,孩子將會漸漸對畫畫失去興趣。所以我們需要不斷的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不斷的體驗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不覺得厭煩。
1.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啟發(fā)孩子的想象
我們現(xiàn)代的教育設備在不斷的更新,這些教育設備就是為了能更方便教師的教學,同時也為更形象、更生動的課程提供便捷。在故事編配畫的教學課堂中,我們就可以多發(fā)揮多媒體設備的作用。多媒體的作用在編配畫的教學課堂中的作用很明顯,它能夠為課堂的內(nèi)容提供很好的故事情景和故事形象。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精心設計提問,啟發(fā)孩子觀察、分析、 想象、嘗試、發(fā)現(xiàn)。例如:在一個舞會上,讓學生知道是誰在舉辦舞會,然后提出故事的主題—跳舞的鞋子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讓學生在思考之后對自己想象中的跳舞的鞋子進行作畫,并對孩子做的畫進行展覽分析,不斷的激勵孩子。
2.利用情境教學法營造童話故事的氛圍
我們知道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有情景教學的方法,其實在編配畫教學方法中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方法。在情景創(chuàng)造的時候其實就是孩子學習的一種方式,而不僅僅是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的一種方式。學生在情景創(chuàng)造的過程能通過游戲、表演等內(nèi)容體驗中情景中的各個事物,學生在不斷的進行探索,然后形成自己的一個需要的內(nèi)容,這種情景體驗越深,學生在進行內(nèi)容描述的時候表現(xiàn)出來的內(nèi)容就越豐富。比如說在表演小貓的故事的情景時,在教師講解了小貓的特征之后,進行了角色扮演。很多的孩子能很形象的將小貓的動作和神態(tài)表演出來,并且兒子在創(chuàng)作畫時也能得心應手。孩子對于這種教學方法更加感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使孩子能很好的拓展自己的想象力。
3.自編(或續(xù)編)故事,畫成組畫的嘗試
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很多東西都是有可能的,在父母給孩子講完故事之后,孩子一般都會在故事的后面進行無盡的遐想,或許是希望故事的后面還有無窮無盡的故事或者是想象著在某一個地方有著一樣的童話故事。一般這些孩子的想象力都是非常的豐富的,這時候想象出來的故事也非常的精彩,只是可能平時的我們沒有注意到。我們應該學會著將小孩子的想象出來的東西記錄下來,讓孩子更好的想象能被激勵。在兒童編配畫教學中,我們也可以使用這樣的方法。比如,我們在講小老虎的故事的時候,可以這么說,小老虎今天很高興的去玩耍,但是在它走到半路的時候它突然停下來了,這時候小老虎為什么停下來?它發(fā)生了什么?這時候就可以讓孩子進行想象,并讓孩子做成畫作。因為每個孩子的思維不一樣,所以肯定會做出不一樣的畫作,可能是小老虎在被美麗的蝴蝶吸引了停了下來,也有可能是因為小老虎幫助了受傷的小兔子。這些都是小孩子可能想象到的,并且對于這些他們之間編出來的故事,他們很想讓別人知道,在講給別人聽的時候也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
三、對兒童故事畫的輔導和評價
我們知道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最好的年齡應該是6-7歲,這時候的孩子不會有太多的雜念,他們就像是一張白紙,你在紙上畫什么,他們可能就變成什么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過早的給孩子一個固定的形式要求孩子這樣子去做,或者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這樣的思想灌輸給孩子。不能用大人的思維去要求和評價孩子,這樣很容易打擊到孩子,孩子一旦被打擊到,不但對孩子的心理不好,孩子也很容易對畫畫產(chǎn)生厭煩心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多給予鼓勵,多說一些,“你的想法很棒”“你畫得很好”“你很棒”這樣的說法,鼓勵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四、結(jié)語
畫畫是一個展示孩子心理的一個方式,在畫紙上他們可以表達他們所想表達的一切,在畫紙上他們可以體驗不一樣的角色,不斷的開拓自己的想象等,所以畫畫是對孩子教育的一個好方法,我們應該鼓勵他們大膽的創(chuàng)新。這樣孩子才能不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