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紅紅
摘 要: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傳春幼兒園地處的泉州“聚寶城南”——閩南文化生態(tài)園核心區(qū),是閩南民間文化聚集地,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挖掘利用本土教育資源,傳承閩南文化,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責任。作者從幼兒對閩南文化活動的興趣與學習需求出發(fā),在中班創(chuàng)設聚寶城南“文化體驗區(qū)”,以家長幫教的形式帶領幼兒一起體驗了多種多樣的城南文化,推進閩南文化進校園活動的深入實施。
關鍵詞:“聚寶城南”;閩南文化;家長幫教;體驗活動
一、走進聚寶城南,找尋閩南文化寶藏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城市——泉州,吸引了越來越多人來此尋寶。尋寶何處去?當屬“聚寶城南”。
幼兒在初步了解聚寶城南蘊含的各種歷史文化后,激起了濃厚的學習興趣?!?—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教師應支持幼兒收集喜歡的物品并和他一起欣賞。”為此教師請家長協(xié)同幼兒共同收集聚寶城南的相關資料,為體驗活動的開展做好前期的準備。他們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收獲頗豐。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幼兒對我們的聚寶城南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為中班“聚寶城南”文化體驗活動提供了豐富的物質(zhì)基礎。
二、共創(chuàng)文化體驗區(qū),感受城南文化魅力
我們在班級論壇開展“城南文化魅力”的討論交流,并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讓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告知教師他們對城南特色文化感興趣的內(nèi)容以及想通過何種形式豐富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家長也從傳承的閩南文化、有效資源的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好的建議,最后確定開設了以下幾個文化體驗區(qū)。
(一)閩南小吃體驗制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的原則,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蔽覀兺ㄟ^召開家長會、微信討論群和家長自薦等方式,邀請一些會制作閩南美食的家長作為幫教,協(xié)助我們共同開啟城南美食體驗之旅。根據(jù)家長報名情況,分內(nèi)容、分階段、定時間制訂幫教計劃。每周安排2~3名的家長參與活動,指導幼兒制作閩南美食。
閩南小吃(一):《甜甜的四果湯》。秉正堂四果湯是閩南的一道風味獨特的消暑飲品,味甜爽口,清涼解毒,在天氣炎熱的時候飲用尤為適宜,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深受大人小孩的喜愛,是聞名海內(nèi)外的泉州名小吃。活動前教師先安排任務,讓幼兒周末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品嘗四果湯,然后組織幼兒展開討論:“你吃了四果湯什么感覺,都加了什么?”幼兒們紛紛爭著發(fā)言:“有各種水果、石花膏、軟軟的QQ果,我還加了白木耳和芋頭,冰冰甜甜的,真好吃呀!”接著我們邀請林X的媽媽來現(xiàn)場制作“石花膏”。她準備了電磁爐、鍋,將自來水加入石花膏粉,邊攪拌邊加熱,慢慢地石花膏粉不見了,和水融合在一起;再將煮好的石花湯倒入盤中,幼兒耐心地等待它放涼,驚喜地發(fā)現(xiàn)石花膏變了,凝結成一整塊了。林X媽媽用一根特制的工具刨刀,將整塊的石花膏刷成像面線一樣的長條,幼兒們拍手歡呼:“林X媽媽太棒了,我吃的石花膏就是這樣?!苯酉聛碓撦喌接變簜兩蠄隽耍麄兿茸约簞邮窒磧羲?,用塑料小刀把西瓜、火龍果、蘋果切成小塊放入碗中,家長再幫孩子倒入蜂蜜,加涼水一攪拌,一碗好吃的四果湯就做好了。每一次制作中我們都加入不同的食材,讓幼兒品嘗,甜甜的四果湯給炎炎夏日帶來了一絲清涼。
閩南小吃(二):《圓圓的湯圓》。元宵節(jié)吃元宵是泉州的古老的習俗,春節(jié)前我們開展美味元宵共品嘗活動。幼兒們在了解元宵的食材后,林XX奶奶和蔡XX媽媽帶幼兒先剪蔥、剪冬瓜糖,將炒香的花生用石頭做的石臼搗碎,然后拌上芝麻和糖,最后用專用的模子敲出一個個圓圓的元宵餡,在敲元宵餡的過程中幼兒不能很好地控制力度,敲得不夠緊實,經(jīng)常破掉,林XX奶奶和蔡XX媽媽手把手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指導,一個小小的元宵用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才制作成功,多不容易呀!
我們共開展了六個閩南小吃體驗活動,還有“好吃的潤餅菜”“香香海蠣煎”“牛肉羹”“文啊水丸湯”,當幼兒和家長共同品嘗自己做的美食時,那臉上洋溢的笑容是開心和喜悅的,這一切離不開家長幫教的大力支持。
(二)閩南工藝體驗制作
作為曾經(jīng)泉州城市歷史文化的縮影,城南的眾多民間技藝反映了泉州百姓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值得我們更好地傳承和保護。
1.妝糕人制作館
家長主動聯(lián)系了妝糕藝人來園給小朋友展示技藝,幼兒們或蹲或站緊緊地把師傅圍成一圈,只見各種顏色的泥塊經(jīng)老藝人靈巧的雙手一捏,就變出一只只騰云駕霧的孫悟空、可愛的兔子,幼兒們被老藝人精湛的手藝折服。于是我結合泥工活動開展了妝糕人制作,提供各種妝糕人圖片,使用超輕彩泥,指導幼兒用搓、捏、剪、切等技能做漂亮的妝糕人,經(jīng)歷一次次的練習,幻化魔術般的妝糕人在幼兒們的手中顯現(xiàn),有白雪公主、小紅帽、熊大、變形金剛等栩栩如生的動畫人物形象,有的甚至比老藝人做的更形象、更逼真。
2.閩南花燈制作館
泉州花燈造型美觀、工藝精湛、種類甚多,完全是純手工制作,每年的元宵節(jié)都有掛花燈、逛燈會的習俗。我班開設了一個閩南花燈親子制作體驗館,選擇最簡單的宮燈制作,由熟悉花燈制作工藝的家長當助教,每周來園指導幼兒用竹筷、紙盤來扎宮燈。在他們的幫助下幼兒學會用四根竹筷扎正方形后,再兩兩合作共同綁成一個燈架。用線描畫、蠟筆畫、剪貼畫等不同的技法在紙盤上裝飾,一幅幅美麗圖案在幼兒的巧手中顯現(xiàn),最后用竹筷燈架加六個紙盤組合成一盞盞漂亮的花燈,掛在走廊四周為節(jié)日增添了喜慶的氛圍。我們通過學習制作花燈感受著泉州民間技藝獨特的魅力,用行動傳承和保護泉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三) 閩南歌舞體驗表演
《指南》提出要利用民間藝術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動,幫助幼兒感知文化的多樣性。多年來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qū)傳春幼兒園(以下簡稱“我園”)立足于挖掘本土文化,開展了以閩南民間舞蹈為基點的園本課程開發(fā)。在中班下學期班級開展主題活動“拍胸舞 樂陶陶”,為了讓幼兒更加深入地了解拍胸舞的歷史淵源、藝術特點和傳承意義,家長通過和幼兒一起查找收集資料、觀看有關拍胸舞的節(jié)目、共同表演等方式,促進幼兒對拍胸舞的了解,進一步激發(fā)對拍胸舞的熱愛。吳X小朋友的爸爸是王宮拍胸舞表演隊的成員,曾參加央視春晚泉州會場的拍胸舞演出活動。為此我們邀請他來園給幼兒傳授拍胸舞知識,指導小朋友表演拍胸舞。幼兒在掌握拍胸“打七響”的基礎上,學習兩人合作對拍,再到集體按樂句變換不同隊形。當整個拍胸舞編排成熟后我們班家長自發(fā)組織“歡樂福娃拍胸舞,傳春起航海絲路”的活動。家長們給幼兒穿上漂亮的服裝,帶上頭箍,游走在泉州聚寶城南的古街小巷。以天后宮為起點,幼兒們跳著拍胸舞走過德濟門、李贄故居、聚寶街、關帝廟、清真寺,最后一站到達春晚分會場的府文廟。伴隨著熱鬧歡快的拍胸舞音樂,幼兒們在不同的地點表演了一次又一次,他們有模有樣地合著拍子做動作、擺造型,雖然動作還很稚嫩,但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和開心、歡快的表情吸引路人紛紛拿起手機拍照、錄像。活動既推廣了我們?nèi)莺蘸沼忻拈}南民間舞蹈——拍胸舞,同時也讓幼兒們游覽了城南具有豐富歷史底蘊的古跡。我班的拍胸舞還參加了“泉州市文化遺產(chǎn)日主題活動”和“活力隘南 百人快閃” 臨江社區(qū)營造活動,獲得了在場群眾的陣陣掌聲。
(四) 海絲自主游戲體驗活動
隨著“聚寶城南”體驗活動的逐步深入,海絲自主游戲應運而生。幼兒根據(jù)前期經(jīng)驗,討論自主生成游戲的內(nèi)容。如“海上自由貿(mào)易區(qū)”,幼兒打扮成各國商人,在聚寶集市內(nèi)購買茶葉、瓷器、絲綢衣服或用金銀飾品與之交換;“閩南古厝建設區(qū)”中,建構工地的“工人們”用積木、塑料和紙盒紅磚、燕尾脊的屋頂在“辛勤”地搭建著閩南古厝;“海港魚趣”捕魚的“漁夫們”戴著草帽手拿魚竿在海邊(班級旁的魚池景觀內(nèi))釣魚,再到集市上販賣,生意十分興?。焕戆l(fā)店的“理發(fā)師們”則專心地把小美女們裝扮成潯埔女,頭上的一朵朵小花成為行走的花園,點亮了整個集市。還有各色閩南小吃:四果湯、元宵、面線糊,外賣小哥則忙碌在送貨的過程中。隨著海上絲路自主游戲的不斷深入,幼兒的游戲更增加了趣味性。他們穿不同的服飾,扮演阿拉伯人和波斯女,挑著扁擔走在順暢的海絲路上,覺得沒有意思,感受不到古代人遠渡重洋、翻山越嶺的艱辛。因此,我們與幼兒又共同設置了浮橋、羊腸小道、蜿蜒曲折的山路,鼓勵他們坐船或徒步穿越,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海絲路的歷程。幼兒的游戲自主自發(fā)、步步生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區(qū)區(qū)相合,再現(xiàn)繁榮的海絲貿(mào)易,體現(xiàn)了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景象。
三、再走城南體驗社區(qū),助力古城文化宣傳
聚寶城南蘊含著多元的閩南文化,我園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開展親子活動一同體驗純粹閩南泉州的“市井風情”,助力古城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1.感恩城南、印跡留影
本著“城南文化我傳承,再走城南共保護”的理念,中段開展了“感恩城南、印跡留影”的親子活動。教師精心制作了泉州城南地圖,確定了天后宮、德濟門、李贄故居、林廉平故居、李妙森故居、隱泉、富美宮、明來運驛舊址、秉正堂石花膏等12個代表性站點,制定站點蓋章券。家長與孩子攜手帶上蓋章券,去尋覓地圖中城南各個景點,開啟了又一次的泉州城南之旅。活動中家長繪聲繪色地給孩子講道才巷中“隱泉”來歷,帶孩子到李妙森故居那棟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樓前介紹瓷磚上浮雕畫的印度教“象頭人身”圖案。我們感嘆城南的古典建筑的博大精深,感恩它留給我們豐富的文化寶藏,再走城南為幼兒們共同的回憶添上精彩的一筆。
2.我為城南來代言
為了提升城南的知名度,助力宣傳古城資源,我園舉辦了“我為城南來代言”親子攝影比賽?;顒又屑议L和幼兒穿著漢服、旗袍、定制T恤等代言的服裝,手中拿著紙扇、手繪代言板、燈籠、氣球等道具,行走在德濟門廣場、天后宮、聚寶街、青龍巷等城南的著名景點,一起拍攝甜蜜、幸福、快樂的代言照片,助力宣傳美麗古城,并在幼兒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熱愛城南的美好種子。
四、結語
泉州是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著豐富多彩、舉世聞名的藝術文化資源,如今愈加璀璨。我們致力于閩南文化的弘揚與傳承,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去體驗、去感受、去了解閩南傳統(tǒng)藝術,培養(yǎng)他們對閩南文化的感情,在幼兒幼小心靈播撒下愛家鄉(xiāng)情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閩南師范大學閩南文化研究中心.閩南文化研究年鑒[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
[3]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