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亮
摘要:閱讀是學習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發(fā)展思維能力的重要過程。小學英語課堂要重視閱讀教學,包括課堂上的閱讀教學和課外的自主閱讀,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中運用英語思維,訓練學生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有意識將閱讀教學延伸到學生生活中,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空間,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技巧
閱讀是語言綜合技能的重要方面,它可以幫助學生獲取大量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和閱讀技巧,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他的英語綜合水平。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英語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導致小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存在學習困難主要原因是:
(一)詞匯量不足
據(jù)調查,學生掌握英語的詞匯量不足,導致在閱讀中不會的單詞較多,當學生在閱讀文章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單詞時,學生往往會心理緊張,產生懼怕心理,導致不愿意繼續(xù)閱讀。詞匯量的大小預示著閱讀能力的高低,詞匯的擴充是閱讀理解的主要組成部分,反之,閱讀也是學習詞匯的有效途徑。
(二)理解能力差
學生詞匯量不足,導致理解力也差,不善于猜測詞義,學生遇到生詞時,常借助詞典。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經驗,利用上下文給出的線索、圖片等,幫助自己理解文章意思。
(三)欠缺閱讀策略
教師應讓學生閱讀含有3%~5%左右生詞量的材料,讓學生們品嘗到甜美的葡萄,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并指導學生用正確的閱讀方法技能,抓住文章中心大意。
(四)閱讀目的不明確
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目的,根據(jù)閱讀目的不同,合理運用不同的閱讀技巧。如果只想了解文章大意,只需用略讀;如果要獲得個別信息如人名、地名、數(shù)字、年代等,就用查讀的方式;如果要分析研究閱讀材料,應選擇細讀或精讀。
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興趣,開闊視野,吸取豐富的語言知識,還能擴大詞匯量,促進聽、說、寫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對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進行研究,為學生今后更好的閱讀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英語老師的任務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課堂上,老師要介紹閱讀方法和一些閱讀技巧,并在課堂上實踐。
(一)培養(yǎng)閱讀興趣
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及年齡特點,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教學中嘗試將一些學生喜歡的故事、兒歌、謎語,以及兒童讀物、作文等適時適度地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例如:筆者在閱讀教學中引入了英文趣味三字經,并要求在括號里填上所學英語的中文意思。我家dad(爸爸),脾氣bad(壞),讓我sad(傷心難過)。有只cat(貓咪),非常fat(肥胖),專吃rat(鼠)。學生讀得朗朗上口,也能很好地猜出中文來。在教學實踐中,選取真實生動貼近學生生活的閱讀材料,它能提供誘因,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機。
(二)培養(yǎng)自學詞匯的能力
詞匯是組成語言的最基本材料,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如何又好又快地記住單詞顯得特別重要。下面向大家介紹幾種適合小學生的詞匯記憶方法。
1.自然拼讀法
學習自然拼讀法就像學習漢語拼音——培養(yǎng)拼讀技能,從單個字母的拼讀,到字母組合的拼讀,循序漸進地訓練“見字讀音”的能力。例如,輔音字母b代表/b/,而不是/bi:/,e發(fā)/e/;i發(fā)/i/;。讓學生看到一個英語單詞,就能拼讀出來;或者,聽到一個單詞,就能按照規(guī)律拼寫出來。這樣單詞的記憶保證了書寫的正確,也保證了讀音的標準。因此,在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入門階段,掌握自然拼讀法,可以使學生認讀單詞、記憶單詞和拼寫單詞的能力得到提高。
2.強化記憶
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單詞進行有計劃的重復識記,使學生在反復學習中鞏固所學的詞匯。讓學生的眼、耳、口、手、腦并用,促使多種感覺器官在同一時間內共同參加識記活動,從而起到強化信息的作用。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記憶單詞的方法后,不但改變了學生記憶單詞難的現(xiàn)象,而且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習熱情。
(三)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閱讀策略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
1.pre-reading:為閱讀做準備工作,可以分為三類mentally ready、physically ready、environmentally ready,而這些準備工作只是一些warm up activity。它是進入topic的一個springboard(跳板)。如:介紹背景知識,設置情景,提出問題,設定閱讀任務,使學生產生閱讀的需要,帶著目的去讀。
2.while-reading: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讀”的能力。閱讀教學重在“讀”,而不是重在“講”??梢允紫冉虝W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歸納文章的時間(when)、人物有誰(who),地點(where)、故事講了什么(what),事件(how、why)。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總體認知,更容易理解文章。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理解和獲得關鍵信息,給學生留有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在讀故事的過程中動手操作一些事情,比方說一邊讀一邊填寫表格、摘錄信息、找出詞或相關的句子等。
3.post-reading:讀后理解性的檢測環(huán)節(jié),重在發(fā)展學生的英語學習技能。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力,拓展學生的思維。(1)在圖片和詞語提示下復述故事。(2)聯(lián)系所讀的故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做一些討論和思考。(3)畫卡通,設計書簽,介紹該故事給其他人。(4)組合式講故事——分小組的故事接龍。(5)進行角色表演。(6)講述類似的個人經歷。
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他的英語綜合水平。要學好英語重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英語閱讀教學時必須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充分利用課文提供的語言材料,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同時,聽、說、讀、寫要全面兼顧,既達到閱讀的教學目的,又使學生保持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安鳳歧,梁承鋒.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