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思聰
摘 要:化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謹性的學科,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讓學生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獲得化學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觀念等方面的提升,通過團結協(xié)作、實驗探究獲得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實施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取得良好成效。
關鍵詞:高中課程;化學教學;德育教育
現(xiàn)代社會要求學校培育出德才俱佳的人才,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在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能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學習的目的、方向和責任,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瘜W課程不是思想道德課程,教師也不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德育教育,只能適當地滲透德育教育。
一、應用情境教學,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學習化學知識的目的及意義,喚醒學生的學習動力,點燃學生的學習理想,促進學生積極地學習化學知識。反之,學生漫無目的地學習化學知識,很容易產生倦怠的情緒,這是因為缺乏學習動力。高中化學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為學生提供充裕的學習材料,讓學生通過化學科學家的實際產生反思,感受到德育的熏陶。
例如,教師在教學鹽、堿等化學知識時,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化學家的事跡,為學生講解我國發(fā)明人工合成純堿的歷史和方法。教師借助講故事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借助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掌握堿的化學屬性和制作方式。教師可以為學生講化學家侯德榜的故事,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侯德榜先生放棄了美國提供的物質基礎,放棄了優(yōu)渥的環(huán)境條件,克服種種阻礙才回到祖國,經歷種種困難制作出了人工合成純堿,為祖國化學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后還將制堿技術毫不保留地獻給其他各國。在故事講完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思考,學習化學是為了什么?有何意義?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國家?教師也可以結合自然資源現(xiàn)狀、化學技術現(xiàn)狀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以此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幫助學生獲得學習動力。
二、應用實驗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
部分高中生在初中階段接觸過化學知識,進入高中化學學習活動中會形成“想當然”的學習思想,認為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是按照自己想象中進行的,并非是其他形式的,他們沒有興趣,也沒有探知事物發(fā)生變化的欲望。這部分學生的認知態(tài)度,就是缺乏科學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瘜W是一門嚴謹的科學,教師可以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
部分學生認為蔗糖水的化學性質與鹽水的化學性質一樣,只是前者是甜的,后者是咸的?;瘜W教師可就此展開導電實驗教學,經過實驗發(fā)現(xiàn)鹽水可以導電,而蔗糖水不能導電,這就說明蔗糖水與鹽水的化學性質不同。就二者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實驗分析,水(H2O)是不導電的,而鹽水之所以能導電是因為,鹽(NaCl)溶與水(H2O)產生了電離,形成了自由移動離子,于是就能導電。糖水是共價化合物,在水(H2O)的作用下,形成的是分子并非電離子,自然不會導電。再者,化學實驗并非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遇到阻礙時的不放棄,鼓勵他人等情感,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可以培養(yǎng)高中生的協(xié)調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高中化學教師借助化學實驗教學引導學生理解,必須以科學的精神來理解事物,學生只有具備科學的精神,才會忠于事實、大膽探索,學好化學知識。
三、結合化學常識,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
日常生活中也蘊含著化學知識,如果人們缺乏一定的科學知識,就會產生各種錯誤的認知。高中生受過專業(yè)的化學教育,掌握的化學知識比一般人要多,具有科學性和教育性。高中生應該將自己習得的化學知識傳播出去,幫助他人解疑答惑,規(guī)避錯誤,與社會大眾共創(chuàng)美好生活。這就需要授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生活,讓學生擔負起責任。
例如,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而與高中生密切相關的就是食,在家庭廚房中如果出現(xiàn)了微量的火焰燃燒現(xiàn)象,一般人想到的是用水滅火,但是水與油相遇,油的密度小會濺出來上到人,可否用其他物品滅火?教師可就此問題引導學生深思,讓學生結合鹽的相關知識思考一個問題,食鹽能不能滅火?滅火的原理是什么?經過思考、分析后發(fā)現(xiàn),食鹽的主要材料是NaCl,在高溫環(huán)境下能夠迅速分解出NaOH,NaOH能夠吸收燃燒產生的自由基,從而達到抑制燃燒的目的。因此,學生應該說與人知,當廚房發(fā)生微量的火焰燃燒情況,應該迅速撒入食鹽。經過教師的引導和點撥,學生發(fā)現(xiàn)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沒有化學常識,如果能將自己了解的化學常識普及開來,可以優(yōu)化人們的生活。
四、結語
綜上,高中化學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實施德育可以從以下三個方向著手: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指導學生思考學習方向;引領學生做化學實驗,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向學生介紹生活化案例,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教師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開展教學活動,可以將德育的教育意義實現(xiàn)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張陽陽.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對德育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8(12):87-88.
[2]易四平.淺談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3(41):263-264.
[3]郭柏林.淺談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赤子,2014(1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