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德明
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保證課堂具有連貫性和靈活性,建立一個輕松、和諧和積極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提升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通過做好教學準備,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運用分層教學并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讓數學教學課堂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內容.
一、做好教學準備,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要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認真?zhèn)湔n,通過對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和全面的設計,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教學內容等設計出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的教學手段.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中,應該保證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情況相適應,讓教學內容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對“二元一次方程”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時,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學生的興趣點,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合理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比如,通過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讓學生更好地分析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通過一些與學生密切相關的例題來鞏固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
二、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課程的開始往往是在教師布置學習任務之后進行的,這樣的教學會使學生在課程預習以及學習的過程中無精打采,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善于渲染氣氛,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再通過合理情境的創(chuàng)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講授“正數與負數”這一教學內容時,首先可以做的就是對某城市初冬的天氣預報進行播放,內容里應該包括零上與零下溫度,并讓學生思考怎樣去表現零上與零下.通過這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再導入課程,講解有關于正數與負數的知識,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運用分層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分層教學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段,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能力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分層教學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保證全體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均有積極的意義.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分為優(yōu)、中、差三類,然后進行差異性的教學,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避免后進生的自我放棄.
例如,教師在講解“不等式及其解集”這一教學內容時,就應該根據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不同給予差異性教學.教師應該提出問題:“一輛勻速行駛的汽車在11點20分時距離A地50km.若該汽車要在12∶00之前駛過A地,車速應滿足什么條件?”然后讓優(yōu)等生從時間、行程、速度三個方面進行思考,列出不等式并求出解集;讓中等生從其中兩個方面思考,列出不等式并求出解集;而差生,只需要列出一個不等式即可.
四、合理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的生動性
在我國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教學中,它們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質量均有積極的作用.多媒體技術設備是常見的一種輔助教學設備,這些設備創(chuàng)新和改革了初中數學傳統的教學模式,將數學教學中比較抽象、枯燥的知識以一個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在了學生面前,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豐富性和生動性,為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平面組合圖形面積”這一教學內容時,如果只是單純地告訴學生計算面積的方法就是“把組合圖形拆分成幾個簡單圖形,相加組合;或者是把組合圖形拆分成幾個簡單圖形,相減組合”的話,學生會感覺到非常抽象,無法快速地理解.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運用多媒體,通過多媒體的演示具體講解每一個過程,就可以讓教學變得生動和直觀,有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總而言之,在實施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性格特點,豐富教學手段和方法,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對多媒體等輔助教學設備進行合理的運用,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