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
(遼陽市中心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遼寧 遼陽 111000)
糖尿病屬全身代謝性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并發(fā)癥多等特點,若患者病情控制不當易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其中糖尿病腎病為常見微血管并發(fā)癥,是導致患者殘疾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威脅老年患者的健康和安全[1]。同時老年糖尿病腎病起病較為隱匿,很多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伴有明顯的白蛋白尿,若不采取科學合理的治療方式,病情急劇惡化,甚至會發(fā)展為腎衰竭,因此開展科學合理的臨床治療意義重大[2]。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討了中西醫(yī)結合(前列地爾序貫療法聯(lián)合復方丹參滴丸)治療老年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于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期間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其入院序號奇偶數(shù)按比例(1∶1)劃分為對照組39例和觀察組39例。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58~70歲,平均年齡(64.13±2.88)歲,糖尿病病程6~15年,平均(10.71±1.22)年;觀察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59~71歲,平均年齡(65.04±2.79)歲,糖尿病病程7~14年,平均(10.51±1.41)年。本次研究經(jīng)由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全部患者知情并自愿參與,上述資料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衡性良好可進行比較。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初次診斷為老年糖尿病腎?。?4 h尿微量蛋白超過300 mg;糖化血紅蛋白低于7.5%,患者血糖平穩(wěn)[3];排除標準:原發(fā)性腎臟疾??;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者;酮癥酸中毒或自身免疫力低下患者;肝功能嚴重障礙患者[3]。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礎治療,給予患者低脂、低鹽食物,同時控制優(yōu)質(zhì)蛋白攝入量,以每天0.8 g/kg為宜,同時配合運動指導,根據(jù)患者機體耐受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運動方案,切實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并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糖情況,根據(jù)其血糖水平給予胰島素和降糖藥物治療,保證患者空腹血糖低于7.0 mmol/L;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復方丹參滴丸(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Z10950111)治療,每次25 mg,每天3次,觀察組則給予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前列地爾貫序療法治療,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同對照組,前列地爾(杭州澳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33022151)用量每次10 μg,加入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同時給予患者貝前列素鈉(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83588),每次40 μg、每天2~3次,兩組患者均持續(xù)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總蛋白比較;腎臟血流情況比較,全部患者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行多普勒超聲診斷,探頭頻率設置為3.5~5.0 MHz,具體對比主腎動脈、段動脈和葉間動脈血流指數(shù)。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予以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尿總蛋白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總蛋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尿總蛋白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urinary albumin and total urinary prote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尿微量白蛋白、尿總蛋白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urinary albumin and total urinary protei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s)
治療后1.27±0.65 1.68±0.55 3.007 0.004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39 39尿微量白蛋白(mg/24 h)治療前453.41±7.37 454.27±7.84 0.499 0.619治療后381.39±8.12 419.41±8.45 20.261 0.000尿總蛋白(g/24 h)治療前2.26±1.41 2.24±1.57 0.059 0.953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臟血流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主腎動脈、段動脈和葉間動脈阻力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這些指標均呈現(xiàn)下降趨勢,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臟血流情況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renal blood flow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臟血流情況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renal blood flow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39 39主腎動脈治療前0.78±0.37 0.77±0.84 0.068 0.946治療后0.65±0.06 0.71±0.07 4.064 0.000段動脈治療前0.73±0.25 0.72±0.32 1.538 0.128治療后0.62±0.11 0.69±0.09 3.007 0.004葉間動脈治療前0.68±0.47 0.69±0.38 1.589 0.103治療后0.57±0.08 0.64±0.05 4.634 0.000
老年糖尿病腎病臨床發(fā)病率較高,且起病隱匿病情發(fā)展快,日漸成為腎臟科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但其發(fā)病機制尚未清楚,臨床研究指出具體發(fā)病與長期高血糖狀態(tài)有關,長期高血糖狀態(tài)會誘發(fā)代謝紊亂,導致血流動力學異常,同時此病與遺傳因素和高血壓等有關[5-6]?;颊甙l(fā)病后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患者多出現(xiàn)腎功能不全或顯性白蛋白尿,但此時患者就診后多顯示已進入臨床病期,若控制不當極易發(fā)展為腎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7]。
針對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臨床治療以糾正患者腎臟血流動力學異常狀況,降低血小板活性,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為主,以此切實改善老年患者臨床癥狀,提高生存率[8]。本次研究選擇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糖尿病基礎治療前提下,給予其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和聯(lián)合前列地爾序貫療法治療,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尿微量白蛋白、尿總蛋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主腎動脈、段動脈和葉間動脈阻力指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3個月后均呈現(xiàn)下降趨勢,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具體原因分析如下:復方丹參滴丸多應用于糖尿病腎病臨床治療中,方劑以冰片、丹參、三七等為主,能夠達到理氣止痛、活血化瘀功效,同時此方劑生物利用度較高,并能夠?qū)p傷的內(nèi)皮進行修復,進入達到保護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的效果[9];前列地爾主要由羊精囊、月見草油提取而成,能夠?qū)ρ“寤钚赃M行抑制,同時具有抗血栓形成、促進血管擴張和保護內(nèi)皮細胞等作用,能夠有效促進糖尿病腎病患者臨床癥狀改善[10]。并且在序貫治療過程中,醫(yī)生給予患者貝前列素鈉,其為一種PGI,與前列地爾藥效相同,且其可直接口服,操作簡便方便,在增強治療效果的同時,便于患者服用,切實提高了其治療依從性。上述治療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發(fā)揮藥物協(xié)同作用,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的基礎上,糾正其腎臟血流異常情況,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切實維護患者身體健康,抑制病情進一步惡化。
綜上,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給予前列地爾序貫療法聯(lián)合復方丹參滴丸治療效果顯著,可降低尿蛋白水平,促進腎臟動脈阻力指數(shù)恢復,值得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