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紅
定西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 甘肅定西 743000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基礎,肥料是助力其成長的重要因素。開展土壤肥料的檢測,可以對土壤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為作物的耕種和施肥等提供更加合理、科學的方案。從而提高農作物種植者的經濟收入,為農業(yè)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提供幫助[1]。
土壤中的有機質對于作物的生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含量高低直接的影響著土壤肥料。目前主要是采用油浴加熱重鉻酸鉀氧化容量法來對有機質進行檢測,其主要是利用加熱條件下過量的重鉻酸鉀和硫酸混合溶液對土壤中的有機碳進行氧化,然后再用硫酸亞鐵對多余的重鉻酸鉀進行滴定,從而通過滴定來計算出過量的重鉻酸鉀的含量,然后再利用已知過量重鉻酸鉀的含量與滴定消耗計算出來的重鉻酸鉀含量進行差值計算,最后按照一定的校正系數進行計算就可以得到土壤中有機質含量。
土壤中氮元素的檢測包括全氮和有效氮兩種檢測,其中全氮檢測采用凱氏蒸餾法,有效氮檢測采用堿解擴散發(fā)。凱式蒸餾法是在土壤樣品中加入加速劑和濃硫酸,然后再消煮加熱的過程中使得含有氮元素的化合物發(fā)生一系列的反應轉變?yōu)榘睉B(tài)氮,最后用硫酸對蒸餾出來采用硼酸吸收的氨進行滴定就可以計算出全氮的含量。
(1)滴定檢測:針對不同性質的土壤,需要選擇不同的指示劑和強化方法,當土壤為酸性的時候,指示劑選擇酚酞,滴定試劑選擇氫氧化鈉,采用甘露醇進行強化提高;當土壤為堿性的時候,滴定試劑選擇鹽酸,采用山梨醇進行強化。
(2)分光光度檢測:該方法主要是利用土壤肥料中的硼酸與甲亞胺進行反應生成黃色混合物,然后利用其在368nm處的分光光度測量來確定其硼元素的含量。在對樣品與甲亞胺進行混合前,需要對其進行熱處理狀態(tài)下的干擾離子去除。
(3)等離子發(fā)射光譜檢測:該方法與分光光度檢測法流程大致相似,但是其是利用樣品在312.985nm處進行含量測定。另外,樣品的處理方法也不同,樣品主要經過20分鐘加熱處理后冷卻,并調整PH值在4.9后定容。
土壤中的鉀元素檢測包括水溶性鉀和速效鉀,其都可以通過火焰光度計方法來測定含量。主要流程是:用中性的乙酸銨溶液對土壤樣品進行浸提,實現(xiàn)銨根離子與速效鉀離子進行交換,從而與水溶性鉀均存在與溶液中,最后通過火焰光度計測出總的鉀含量,速效鉀的含量則為總鉀含量與水溶性鉀含量的差值。
土壤中磷元素的檢測主要是采用鉬銻抗比色法,對于性質不同的土壤采用的樣品處理方法不一樣。對于石灰性的土壤可以采用碳酸氫鈉進行提取,這種處理方法雖然不是特別適用用于堿性或中性土壤中磷元素檢測,但是也可以參照執(zhí)行;對于酸性土壤可
以采用鹽酸和氟化銨混合液進行提取,并且控制固體與液體的比例為1:10,溫度范圍為20℃-25℃。
檢測土壤PH值一般采用電位法,電位法有一個較為苛刻的要求,水和土的固定比例一定要為2.5:1。將PH玻璃電極與甘汞電極,同時插入到土壤懸浮液中,形成一個簡易的原電池,及時有效的檢測出電動勢值,再把測定的電動勢值轉換成PH值,接著用酸度計測定PH值[2]。
建立土壤肥料檢測體系,對測土配方、農耕肥料使用技術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茖W檢測,能夠為農民耕地施肥,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和建議,能夠提高耕種質量,使農民增產增收,促進我國農業(yè)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政府相關部門有責任與義務,成立專門的土壤肥料檢測機構,對各種土壤樣品進行檢測,研究土壤肥料的結構和特性,將檢測和分析結果分布,并針對具體的土壤結構,編制合理、科學的土壤維護和施肥方案,提高農作物種植人員的經濟收入,為我國農業(yè)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提供助力。
當前各級土壤肥料體系建設發(fā)展較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還存在開展土壤肥料檢測的經費不夠、科班出身的專業(yè)檢測人員缺乏、用于開展實驗檢測的儀器大量老化等問題。檢測資金的缺乏,會導致很多的檢測項目根本無法開展,比如基層的實驗室僅僅根據現(xiàn)有的設備開展少量必須的檢測,一些操作復雜、設備要求高的檢測項目根本不能開展。目前很多基層檢驗人員都面臨著難出成果,難晉升,工資收入低的現(xiàn)實問題,這就導致不少基層專業(yè)人員不斷的流失,基層檢測體系隊伍不穩(wěn)定。大部分基層檢測機構化驗室儀器設備都已使用多年,老舊、損毀導致設備精密度和穩(wěn)定性下降,補充不足,檢測結果失真,工作效率低下,這就給肥料檢測工作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因此,我們需要通過獲得各種政策支持來爭取經費,改善基層實驗室檢測條件;完善基層崗位管理機制,培養(yǎng)人才,引進專家,充實基層檢測系統(tǒng)隊伍;完善規(guī)章制度,鼓勵技術人員開展檢測技術創(chuàng)新[3]。
本文介紹了土壤中有機質、氮元素、磷元素、鉀元素、硼元素和PH值的檢測方法。肥料檢測體系建設存在著開展土壤肥料檢測的經費不夠、科班出身的專業(yè)檢測人員缺乏、用于開展實驗檢測的儀器大量老化等問題,其可以從爭取政策支持,改善檢測條件,加強人才培養(yǎng)和完善規(guī)章制度方面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