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鳳
民勤縣雙茨科鎮(zhèn)人民政府 甘肅民勤 733300
日光溫室栽培技術(shù)隨著社會的進步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較為成熟的階段,茄子栽培中常見黃萎病、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等問題,所以我們在對茄子進行溫室栽培中常常會利用嫁接技術(shù)。嫁接茄子的具有更多的優(yōu)點,比如果大、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好,這主要離不開其嫁接后具有更加發(fā)達的根系,讓其更加旺盛的生長,而且采收期更長。
現(xiàn)階段中,作為砧木的托魯巴姆是最常用也最理想的,對枯萎病、黃萎病、青萎病以及根結(jié)線蟲病都有著很好的抗性,不過在選擇接穗和砧木的時候,也要結(jié)合當?shù)貙嶋H情況,比如消費習慣、農(nóng)藝性狀、產(chǎn)量效益以及栽培形式來進行選擇。
砧木育苗有些品種發(fā)芽困難,比如托魯巴姆,那么在實際的培育中就需要進行催芽,催芽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浸泡種子催芽、變溫催芽和激素催芽,一般來說浸泡種子催芽更加常用,方法也更為簡單,只需要將種子浸泡48h,苗床消毒后澆足底水,播種要均勻,再覆土覆膜,晝夜溫差10℃以上時,僅需10到15天即可出芽。變溫催芽第一步也是將種子先浸泡48h,然后將種子裝入布袋,通過恒溫箱的溫度可操控性來進行催芽,具體方法是先調(diào)節(jié)為30℃保持8h,然后調(diào)節(jié)為20℃持續(xù)16h,變溫要反復(fù)操作,另外要每天將種子進行一次淘洗,大約在8d可以出芽。最后是激素催芽,先用赤霉素將種子浸泡后再用清水浸泡,均為24h,然后將種子放到溫箱或其他溫暖的地方來幫助催芽,這個方法是出芽最快的,大約5d左右即可。
首先將接穗的苗床及種子進行消毒,種子消毒通常采用多菌靈500倍液浸泡2h即可,土壤消毒則大多采用惡霉靈粉來進行兌水噴灑在苗床內(nèi)。在砧木和接穗長到2到3片真葉時,要做好分苗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接穗育苗的時間更晚,比砧木育苗晚20d左右。
嫁接栽培環(huán)節(jié)一定要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來安排,要注意的是嫁接時期要根據(jù)真葉數(shù)量來開展,砧木苗真葉6片7片時最為合適,而接穗苗則是真葉4到6片時最合適。茄苗在嫁接前做好預(yù)防病害工作,比如運用藥物噴灑,嫁接前一天下午用青霉素和鏈霉素各1支混合進15kg的水混合,作為噴灑藥物。然后嫁接方法常用的有劈接法和斜接法兩種,在筆者的工作中,常用的是劈接法。
劈接法,砧木苗:選取砧木的3到4cm處來做平切處理,只保留2到3片真葉然后在橫切面中間縱切1cm;接穗苗:在半木質(zhì)化處將下端切掉削成斜面,同樣保留2到3片真葉,砧木切口要與其切口大小相吻合,用接穗苗的斜面來與砧木斜面對齊,最后用嫁接夾固定。
嫁接后的茄苗要做好溫度、光照以及濕度的管理工作。嫁接后的茄苗要用塑料拱棚覆蓋,前三天白天26℃到28℃為宜,夜間則要保持在18℃到20℃之間,土壤溫度控制在22℃到25℃間,而且要采用全遮陽管理,這段時間,要將空寂的濕度保持在95%以上,三天后則可以適當降低溫度,不能讓溫度過高,遮陽工作僅在中午進行,早晨和晚上可以見光,空氣濕度保持在80%到85%即可,3天后遮光工作取消,逐步轉(zhuǎn)入正常光照模式,而6天后則要將通風量增大,空氣濕度也要保持在65%以上,8天后就可以將拱棚去掉,進入正常管理模式下了。
定植前土壤的準備工作是重點,先深耕土壤深度達到30cm以上,然后是有機肥料、過磷酸鈣、尿素以及硫酸鉀等施肥工作要做好,其次是定植的深度控制在其子葉露出即可。在定植管理中要注意的是:其一,嫁接口不可以與土壤接觸,避免生根感染土傳病害,其二是緩苗澆水要與天氣結(jié)合,地面潮濕為宜,最后是對嫁接苗的成活情況進行緊密檢查,做好缺苗補載工作。另外因為我國北方溫度較低,在寒流侵襲期間,工作人員一定要做好加溫措施來防凍。
茄苗的生育期,砧木萌芽是經(jīng)常去除的,溫室茄子嫁接主要是為了增加其抗病性和增收,去除多余的萌芽是保持其果實品質(zhì)的主要技術(shù)之一,另外是做好防倒伏工作,茄秧1m時進行吊蔓,最后是在采收后,對老葉進行摘除,讓通風透光效果更好。
茄子屬于紫色蔬菜,擁有著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在我國,深受人民的喜愛。茄子富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磷、鈣、鐵以及各種維生素。其中,茄子中的維生素P對人體細胞間的粘著力有著有效增強,讓人體的毛細血管彈性變大,有效的降低了其脆性,對微血管破裂出血有著防止作用。茄子的適應(yīng)性較強,壽命長且具有耐熱性,在有了溫室茄子嫁接栽培技術(shù)后,茄子種植本身的土傳病害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而且作物也實現(xiàn)了高產(chǎn)和增收。溫室茄子嫁接技術(shù),可以幫助茄子增強耐寒力和抗病性,在我國北方,這點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