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成長的啟蒙階段,該階段在知識教育和性格養(yǎng)成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這個階段中,校園生活是十分重要的,而其中班主任的功能可想而知是不可忽視的。班主任對班級的各類大小事情進行管理,孩子在耳濡目染當中會受到一定影響,因此班主任如何進行合理的班級管理為孩子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是擺在眼前的棘手難題。本文將詳細分析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遇到的困境以及如何克服困境取得突破,以期能夠為備受困擾的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班主任 班級管理 困境 突破
孩子的小學時期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都很小,他們對于一些人際交往和處事方式都很陌生,這就需要小學班主任的幫助。他們是孩子教育活動的直接管理者,對孩子的班級事務進行管理,在孩子人生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管理的時候還存在管理觀念比較陳腐、管理模式不夠多樣化以及管理水平不足等缺點,這阻擋了他們有效管理班級工作的進程。因此需要對詳細問題展開具體分析,通過問題去尋找突破,并因此獲得提升工作效率的辦法。
一、困境
(一)管理觀念落后
由于當今社會發(fā)展較快,社會意識的更新速度也逐步加快,教育管理觀念理應跟上時代的步伐。由于小學生的心智不夠成熟,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還處于懵懂階段。教師認為管理工作的主體是學生,對其進行行為上的約束,將自己成人化的觀念灌輸給學生,沒有考慮到需要培養(yǎng)孩子自主思考以及創(chuàng)新想法的方面,這就限制了他們本身個性的發(fā)展,對培養(yǎng)符合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是極其不利的。管理觀念的落后在于教育學生的過程是灌輸思想而不是對學生進行引導,形成自己的思想。長此以往,學生的獨立性降低,凡事都會依賴父母與老師,喪失主動探索事物的好奇心以及自主學習的興趣,甚至在性格培養(yǎng)上會造成孩子懦弱、依賴心強等特征,最終會出現(xiàn)孩子社會性不足的缺點[1]。
(二)管理模式單一
管理模式是在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以監(jiān)督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為主的管理工作。在日常學習中,班主任總是不茍言笑,做事情嚴肅刻板不夠開放,這就在其任教的班級上形成一種比較封閉、壓抑的學習氛圍。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在日復一日當中逐漸疏遠,長時間的監(jiān)督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抵觸感,甚至出現(xiàn)叛逆行為,這對學生的性格形成是有害的。沒有根據(jù)孩子們鮮明的個性特征執(zhí)行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統(tǒng)一的管理模式會造成學生的思維固化,個性化發(fā)展受到限制。部分教師已經(jīng)開啟與學生互動的教育模式,偶爾開展不一般的主題班會與開設家長會,但是主題班會的主題常常是班級的班長等干部,家長會也是圍繞學習成績好、進步快的學生展開,忽略了大部分成績穩(wěn)定、性格內(nèi)向、行為不突出的孩子的想法,為孩子的內(nèi)心帶來創(chuàng)傷。
(三)管理水平不足
與一般的認可教師不同,班主任除了需要指導孩子完成基本的課業(yè),對他們進行學業(yè)知識教育以外,還需對對班級進行管理。但是,班級管理工作目前在中國沒有系統(tǒng)性的課程進行培訓,只能夠依靠教師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不斷累積經(jīng)驗,根據(jù)經(jīng)驗得到實際方法。但是由于指導的學生太多,性格各異,很難得出系統(tǒng)的理論進行總結,因此管理工作沒有理論支持很難得到進步。其次,在管理工作中為了應對不同的家長,教育不同的學生,應該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才能夠做好教師與家長、學生,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2]。但是現(xiàn)階段的教師在此方面的知識比較欠缺,碰上情緒比較暴躁的家長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心平氣和的與人交流。在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沒有過硬的管理水平和較強的情緒控制能力是很難順利開展工作的,這對個人、對班級、對學校的影響都是極其不利的。
二、突破
(一)改變觀念
改變相對傳統(tǒng)的管理觀念,強調以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思維為主,不在灌輸成年人的思想給學生。在班級工作中,比起對學生進行強制的思想品德教育,應該是將思想教育的內(nèi)容隱藏在教學過程中,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念。為了培養(yǎng)他們?yōu)槿颂幨琅c交際的能力,比起管理更應該起協(xié)調作用。例如孩子之間產(chǎn)生矛盾時應該引導孩子自己意識到錯誤,并主動別人道歉,而不是指明錯誤強制性要求孩子道歉,這樣強硬的行為會帶給孩子留下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導致孩子在人際交往時帶有恐懼感。其次教師要轉變自身的立場,不能僅站在一名教師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需要理解孩子的心理,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在日常學習當中,不要擺出一副冷臉面對孩子,要經(jīng)常微笑,經(jīng)常向他們表達欣賞和鼓勵,以此喚起孩子的自信心。在教學活動當中,面對成績較低、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要表現(xiàn)出自己對他們的關注,不能一味指責他們,要求他們考高成績,而是應該和他們一起找出問題所在,積極尋求策略,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問題[3]。
(二)個性化對策
個性化對策的提出是為了解決管理模式單一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面對性格不同的孩子應該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由于年齡偏小,心理不承受,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自律能力比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這就需要教師了解每一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根據(jù)性格的差異提出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管理內(nèi)容需要符合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況,以此幫助孩子克服學習的阻礙。個性化管理還需要教師對影響學生學習的不可控因素以及當前班級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在保證班集體不受到影響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因素提出不同的解決措施。在班級管理時,需要制定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一些不夠禮貌的行為,制定過程不能因為急于求成就設立嚴重的懲罰,過度的懲罰會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因此進行個性化管理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只有制定個性化的對策,有針對性地去管理學生,才能夠將有效地完成管理工作。
(三)發(fā)揮團體作用
團體觀念是現(xiàn)階段教師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意識而提出來的[4]。在每個校園中,以班級為一個集體,教師又將集體氛圍幾個團體,利用團體的作用帶動學習風氣。在一個團體中,需要設立一個富有責任心的小組長,在小組長的帶動下全員學習。但其中一個孩子出現(xiàn)知識理論跟不上時,需要其他成員的幫助,解決學習問題。這樣不僅發(fā)揮團體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之間良好的合作意識和互幫互助的集體觀念,還能夠在班級內(nèi)形成良性競爭的環(huán)境,在競爭中不斷激發(fā)孩子自主學習的動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班主任起的作用是對各個團體之間進行協(xié)調,避免矛盾的發(fā)生,還有面對部分學生過分注重成績的孩子的心理進行輔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觀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孩子們在團體中擔任著怎樣的角色,不斷進行調整,不斷挖掘學生的可能性。
(四)培訓管理能力
培訓管理能力需要教師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學校方面提供部分的幫助。就教師本人而言,首先積極學習心理學的知識,強化自己把控情緒的能力,在與人交流的途中不要出現(xiàn)言語偏激的情況;其次是需要不斷加強自己專業(yè)知識水平,在管理工作的同時將德育教育蘊含在日常教學活動當中;再者是需要不斷訓練自己換位思考的能力,讓自己時常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及家長的角度來看問題,并提出措施解決問題。就學校方面而言,首先需要對教師的管理水平進行核查,確認其是否適合擔任班主任的職位;其次是開展管理能力培訓的課堂,請學校中較早從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師進行工作經(jīng)驗的分享或者是從其他學校、教育機構等聘請經(jīng)驗豐富的專業(yè)人員來對教師進行培訓,強調管理的重點和目的,不讓本校教師在摸索過程中做無用功;再者是需要信任班主任,對其管理工作不僅需要監(jiān)督也需要支持,面對他們的提出的創(chuàng)新的管理方法不要急于拒絕,需要考慮其可行性之后給予答案;最后是更新學校的設備,利用新的科技手段進行管理,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三、結語
小學班主任雖然在管理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解決,但是在自己不斷的努力之中需求突破口,已經(jīng)獲得部分成效。然而,無論做出怎樣的改變都需要基于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基礎上進行,切不可為了轉變工作方式而對孩子造成心靈上的傷害。在突破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蹲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教學知識和管理水平,在將觀念轉變到適合現(xiàn)代教育的方向上去。小學教師需要不斷完善班級管理工作方法,才能夠更好地完成孩子們的啟蒙教育。
參考文獻:
[1]何玉花.試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學周刊,2016,(32):15-16.
[2]吳玉付.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困境及其突破路徑探索[J].教師,2017,(16):111-111.
[3]劉振娟.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工作面臨的困境與應對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15).
[4]底秀香.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常見問題和突破[J].好家長,2017,(54):68-68.
(作者簡介:張曉輝,大專,單位:吉林省德惠市菜園子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