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嘉璐
最近,美國加州的森林大火頻頻上鏡,巨大的財產(chǎn)損失和人員傷亡令人震驚。根據(jù)美聯(lián)社的報道,截至當?shù)貢r間11月16日,這場熊熊燃燒的大火,已經(jīng)造成了“74人死亡,1011人失蹤,一萬多棟房屋被毀,近30萬人大撤離”,而大火還要繼續(xù)燒十幾天,情況相當不樂觀。
很多人好奇,一場山火怎么會難倒整個美國?那里可是科技實力與綜合國力最強的美國啊。
救災(zāi)機制和防災(zāi)效率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有媒體報道,這次加州大火發(fā)生后,消防力量并沒有第一時間作出反應(yīng),針對周邊居民的撤離命令也姍姍來遲,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和加州的地方官員之間還出現(xiàn)了互相指責和推諉的情況??傊葹?zāi)機制不完善,這當然值得美國政府反思。
加州山火年年有,有人怪責氣候變暖,有人認為火災(zāi)擴大是環(huán)保組織常年阻撓正常的森林伐木所致。我想說的是,這次加州大火有“人禍”的成分,但本質(zhì)上仍屬于“天災(zāi)”。其實森林大火和地震、臺風一樣,是一種自然災(zāi)害。在這些災(zāi)難面前,人們往往無計可施,只能努力把損失降到最小。
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氣候變化與山林火災(zāi)的專家帕克·威廉姆斯教授說,野火就如同海洋一樣強大。很多人以為人類能夠掌控野火,事實上,我們不能。即使我們能把人類送上月球,即使我們能創(chuàng)造出全球計算機網(wǎng)絡(luò),我們也做不到完全控制野火。
此次加州的“坎普野火”燒毀了12.5萬英畝土地,其中僅25%得到了控制。第一天大火蔓延最為肆虐,24小時內(nèi)吞噬了超過7萬英畝的土地。以這樣的速度,每一秒鐘就有一個足球場那么大的林地被大火吞噬。
科技再發(fā)達,人類的能力都是有限度的。隨著人們的掌控力越來越強,征服自然、人定勝天這一類的想法正越來越多,似乎只要有技術(shù)、只要有資本,自然界的一切挑戰(zhàn)都不在話下。
不妨舉個我身邊的例子。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活躍著一群徒步登山愛好者。每隔幾個月,就有人發(fā)一張自拍,并配文說,今天又征服了某一座山,或是今天又征服了某一處戈壁。每當看到這些說法,我總有些哭笑不得:哪里是他們征服了這座山,只是他們從這山里活著走下來了罷了。
山是不可能被征服的。人攀登與否,山都屹立在那里,巋然不動。百年之后,那登山的人不在了,山還是屹立在那里,巋然不動。人如何征服得了呢?
我們登山時,是在與山親近,與山交流,而不是與山抗爭。我們呼吸著山間空氣,沉浸于山里的景色,撫摸花草土石,留下對這山的美好念想,回去后還期望著能再來一次。
即便是攀登艱險的雪山,或是辛苦的遠距離徒步,也不需要以“征服”大自然為目標,帶著親近自然、豐富人生的想法不是更好么?如果一定要征服點什么,那不妨說一句心靈雞湯:你征服的,只是過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