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紅連
摘 要: 舞蹈藝術家常說:一身之戲在于臉,一臉之戲在于眼。中國古典舞是極具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它注重眼神與身韻中提沉的起伏、強弱相配合。在訓練中眼神的運用使舞蹈動作更加具有表現(xiàn)力,表達內心情感。眼神的運用可以說是中國古典舞的傳神之筆,眼神的運用在中國古典舞身韻中是極其重要的。眼神的訓練從課堂的訓練入手,運用定眼、轉眼、掃眼、凝神的訓練方法,提高眼神在身韻中的訓練比例。
關鍵詞: 古典舞身韻 眼神 訓練方法
古典舞身韻作為專業(yè)課上的一門基礎課程。在動作上要求細膩圓潤、剛柔相濟,精、氣、神與手、眼、身、法、步的完美結合與高度統(tǒng)一;在韻律上強調呼吸與動作的完美配合。其中,眼神作為身體的一部分,不僅可以為動作增添色彩,還可以通過它表達各種內心情緒,在舞蹈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因而在訓練中不僅要求舞者在肢體上形成韻律和風格,更重要的是以眼神為主,達到古典舞應具備的精神狀態(tài),在課堂學習中如何運用眼神提高表演的質量,表現(xiàn)舞者的內心世界,對舞者來說顯得格外重要。通過出神的眼睛向觀眾展示作品人物的內心世界,不僅能夠體現(xiàn)古典舞意境美,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而且能夠為古典舞的“形”提供生命力[1]。
一、眼神的含義
“眼神”,從字面意義上看,指的是眼睛的神態(tài)。通過眼睛可以傳達各種情感和精神信息。眼神是無聲的語言,它屬于人體語言的范圍,人的喜怒哀樂、思慮憂郁等各種情感都可以從眼神和相應的精神狀態(tài)中展現(xiàn)出來。在舞蹈表演中,眼神和面部表情的合理運用能夠使人物情感和心理變化刻畫得更加淋漓盡致,單獨的舞蹈動作和語言文字則略顯蒼白甚至不能夠完美表述,因此可以說眼神是貫穿在舞蹈表演中的靈魂。
二、古典舞身韻訓練中眼神的作用
身韻是古典舞的藝術靈魂之所在,其中“形、神、勁、律”作為身韻的基本動作要素,高度概括身韻的所有內涵,是一個成熟的舞者在舞臺上展現(xiàn)出的動作必須具備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而從舞者自身來說,在完整表達舞蹈的意境中,眼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平時的身韻練習中要做到“形神兼?zhèn)洹?,除了賦有韻律的肢體動作外,還應該有眼神的配合進行表演,合理而巧妙地運用眼神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表演效果。
(一)強化動作形態(tài)
形、神、勁、律是身韻的基本動作要素,其中“形”是指一切直觀的體態(tài),動作,路線,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連接,造型與造型之間的連接,所有肢體展現(xiàn)出的動作與過程都稱之為“形”。“形”是形象藝術中最基礎的特征,“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形”的表現(xiàn)與傳達,任何藝術的審美都是不存在的[2]。古典舞身韻中的眼神就是通過外在肢體動作的表現(xiàn),達到“情動于中而形于外,以眼傳神”。在專業(yè)課練習中,徒手訓練是身韻中最基礎的練習。其中,在做“沉”的動作時吐氣,氣沉丹田,眼皮隨吐氣慢慢放松,目光要慢慢收回,此時眼神的收縮和呼吸的頻率是一致的;“提”是建立在“沉”的基礎之上,氣息從丹田提到胸腔,眼皮隨呼吸逐漸睜開,瞳孔逐漸放大,目光慢慢看向遠處,延伸至最遠的地方;在呼吸間訓練眼神的虛實對古典舞中強化動作總體的形態(tài)非常重要,因為舞蹈既是綜合性藝術,又是由身體的多個感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在地面中間的一些身韻組合中,動作上會增加身體下肢的變化,而眼神的配合則會為動作增添色彩。眼神在許多身韻動作中都起到亮“神”的作用,如果沒有眼神的配合,舞蹈的肢體動作就像一具沒有靈魂的尸體一樣,麻木、呆滯,不能很好地突出古典舞身韻中的“形”。
(二)突出情感表達
運用眼神傳達情意是舞蹈表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情感是舞蹈產生豐富想象力的動機、眼神的運用則是表現(xiàn)表情神態(tài)的重要方面。在身韻中就有一些專門的眼神組合,強調手到、眼到、神到,要求眼睛隨著手的方向運動,用氣息引領整個身體,以實現(xiàn)“內外統(tǒng)一”[3]。例如,在中國古典舞《春閨夢》中,舞者通過夸張的眼神刻畫表現(xiàn)出對外界事物充滿著好奇,內心竊喜的情感。眼神是舞者的一大命脈,凡是優(yōu)秀的舞者,在表演每一個舞蹈動作時,都特別講究它們的內在和外在情感的統(tǒng)一體現(xiàn)。由此可見,眼神在舞蹈表演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舞者可以通過眼神的藝術處理方法表達出悲傷、欣慰、喜悅、寂寞、苦悶、憤怒、狂熱、憎惡、向往等各種情緒,表現(xiàn)舞蹈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的變化。比如黃豆豆表演的中國古典舞《醉鼓》,他在表演這個舞蹈的過程中運用朦朧、迷離的眼神表現(xiàn)人物似醉非醉的狀態(tài),那種形醉神不醉的意境從眼神微妙的變化中很好地流露出來。這個舞蹈將眼神和身韻中的“提沉”動作緊密地配合起來,不僅描繪出一位鼓童喝酒后的醉態(tài),而且有那種似醉非醉的感覺徘徊在現(xiàn)實與醉夢中,刻畫出一種悠然自得、怡然自樂的性格秉性[4]。
三、眼神訓練的具體方法
在專業(yè)學習中,經常強調做動作時要把眼睛看出去,目光盡可能地穿過墻,看向面的景色,眼神一定要有穿透力。我國老一輩的舞蹈家從實際的古典舞身韻訓練中細致地總結了一些要點,比如精、氣、神、手、眼、身、法、步等。在通過自身實踐和理論系統(tǒng)等多方面的學習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訓練方法訓練眼神:
(一)“定眼”訓練
“定眼”是對身韻中“亮相”等動作中眼神的訓練,如身韻組合中一個順風旗亮相,要求眼神必須很快的停頓在一個點上,不能恍惚,動作上的利落、干凈要與眼睛的亮相完美結合。平時練習可以在前方兩三米遠的地方選取一個物體作為目標,目標的高度與眼睛或眉保持平行,最好找一個不太明顯的標記進行定眼訓練。眼睛平視前方目標上的記號時,眼睛要自然睜大,但眼輪匝肌不要收得太緊。目光要集中,否則就會散神。注視一段時間后閉上雙眼稍作休息作為緩解,再突然睜開眼,立即尋找并快速盯住目標,進行反復練習。“定神”時眼神一定要快、準,無論是哪個方向,都要準確地快速停留在那個點上,并貫穿身韻的“提沉”動律之中,最后形成一個漂亮的亮相,使得在身形風格的基礎上更具形象美感。
(二)“轉眼”訓練
“轉眼”是對身韻中“雙晃手”等動作中眼神的練習,如身韻中提沉的雙晃手動作,要求在整個動作過程中配合呼吸眼隨手走?!稗D眼”是指眼珠在眼眶里上、下、左、右來回轉動,頭保持不動。首先眼球從正前方開始,分別轉向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并回正,其中當眼球轉向每個方向時要定??;然后眼球由正前方開始轉向左邊,并緩慢的經正前方轉向右邊,再由右轉向左,反復練習;其次眼球再由正前方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反復練習;最后眼球從左、上、右、下進行順時針方向連續(xù)轉動,一拍一個方向循序漸進的正反方向練習。在做轉眼練習時可能會出現(xiàn)頭暈的狀況,中間可以每個步驟練習之后稍作休息,眼球轉動的速度根據(jù)自己的狀態(tài)做相應的調整。
(三)“掃眼”訓練
“掃眼”是指把眼睛想象成掃把一樣,視線經過的地方,所有東西都要全都看清。在離眼睛兩三米處的地方,放一張圖片或擺一些其他物品。保持頭不動眼皮抬起,眼睛從左向右,做放射狀緩慢掃過,再從右向左,四拍一次,進行練習。視線掃過的所有東西要盡可能一次性全部看清。當眼球轉到兩端的位置時,眼睛一定要定在那個點上。剛開始練習時,眼睛會稍微有酸痛感。這些都屬于正?,F(xiàn)象,期間可以閉目休息一定的時間。隨著眼睛周圍的肌肉逐漸適應,這些酸痛感會隨之消失。
(四)“凝神”訓練
“凝神”是對身韻提沉動作中眼神的練習,要求眼睛看出去時目光集中,具有穿透力,給人以延伸的感覺。一般選擇在室外練習,黎明的時候,身體放松,眼睛平視前方,慢慢地隨吸氣眼睛睜大,目光看向遠處,稍停留片刻,然后將氣緩緩吐出,目光隨之慢慢收回至閉眼,連續(xù)做多次練習。
在身韻中,要求眼睛同身體的運動規(guī)律必須相配合,眼跟手走,心跟體走。在動勢的過程中加上眼神的變化,強調呼吸與眼神的完美配合,具體地說,提沉的起伏和強弱要與眼神相配合,把眼神的運用更好地融入每一個動作中。情感作為舞蹈產生豐富想象力的動機,在中國古典舞劇目的表演中,演員既要用眼神傳達情意,塑造出生動的人物形象,又要在表演中與身韻元素相配合,使表演更具有“精、氣、神”,這樣就能反應出動作的協(xié)調統(tǒng)一,不會讓人覺得動作是僵硬死板的,眼神和動作之間的配合才會更加緊密[5]。
參考文獻:
[1]陳多.戲曲美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陳立言.面部表情及眼神的研究及其意義[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0(02).
[3]程鵬民,胡一真.淺談眼神在中國古典舞中的作用[J].青年文學家雜志,2011(02).
[4]方玲娟.舞蹈演員眼神運用庶談[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1991(02).
[5]蔣蘇黎.舞蹈藝術中的靈魂——眼神[J].大眾文藝,2009(15).
基金項目:江西省藝術規(guī)劃課題(批準號YG201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