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摘要: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老人機功能單一、造型笨重。智能機對于老人來說又太過復雜,需求不同于年輕人,這使得他們在使用手機時非常局限。文章根據老年群體的特性,通過對現有老年人手機的分析,給出創(chuàng)新建議。并且提出“引導型設計”,意在無意識下引導老人獲益。同時提出手機設計中應包含健康模塊,是針對老人身體狀況的保護性質設計。適合老人學習玩耍的趣味性模塊設計,意在豐富老年人的生活。在服務老年人的生活同時,讓他們也享受到互聯網帶來的樂趣。
關鍵詞:老年人 手機 設計 智能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8)07-0128-02
一、研究背景
互聯網的飛速發(fā)展,給我們帶來了高效,便捷,樂趣的生活。手機已成為每個人生活必需品。小孩拿來學習玩耍,年輕人拿來娛樂、購物、理財,老年人拿著手機卻是在盯著看,因為對于他們手機的唯一作用就是打電話,市面上給予老年人的只有老人機,我總結為三超手機,即“超大按鍵,超厚防摔,超大聲音”,除此并沒有適宜老年人的其他功能。顯然從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上來講這種手機完全符合,但是它們能滿足老年人的生活嗎?我覺得作為辛苦一生的老人,他們值得享受更加樂趣豐富的智能生活,值得擁有一部專門為他們設計的宜人學,易操作的手機。
在中國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的大背景下,關愛老年人已成為現代社會不可忽視的責任。然而,市場上沒有成熟的專門為老年人手機設計的研發(fā)部門,較為普遍的老人機大多功能單一、價格低廉、質量也不能得到保證。因此我們需要研究手機新的開發(fā)方向,服務于老年人的生活。
二、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分析
(一)老年人生理特征對手機設計的要求
老年人隨著身體器官的衰老,伴隨著視力下降、聽力衰退、記憶力衰減等問題。智能手機對于他們來說比較困難,市面上的三防手機也無可厚非。但是我認為這些設計太過粗制濫造不夠細膩,沒有真正地去解決太多問題,精致的生活不分年齡。比如說老年人記憶力下降,我們除了超大簡單按鍵之外,可以設計成語音定時提醒;老人經常忘帶手機我們可以設計成腕帶式,這樣就可以增加體溫、心率的測量,并且可以自動報警;老人的生活水品不一,價格低廉的三防手機并不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青睞,并且質量得不到保證;老年人聽力不好除了超大聲音,也可以是獨特的觸覺感受,或是專為老年人設計一款藍牙耳機,這倒顯得更為真誠;對于超大按鍵,若是為了解決撥號問題,沒有按鍵會更好操作,全程語音更為方便;那么這也是一項自動識別全國方言的新功能。防摔不一定要超厚,日本最新研制的自愈材料是手機防摔得一大突破,但目前只限于屏幕材料,不過相信以后機身設計也會出現。老年人的手機設計可以實現的方式很多,粗淺的方式去解決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我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不尊重。
(二)老年人心理特征對手機設計的要求
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變化對其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感覺和知覺的退化,使老年人與周圍的信息溝通逐漸變得困難,無形中造成老年人心理孤獨感;記憶能力的衰退,周圍人對其記憶的評價態(tài)度及老年人對自身的記憶力期望度等都對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社會地位、家庭地位、生活方式的變化。退休,離休后。從重要的社會主角進入到以家庭為中心的角色,生活方式從緊張有序的工作到閑暇的休息,這種變化使老人年難以一時適應,加上到老年,疾病、喪偶、喪友等不幸或意外事件的發(fā)生,都會導致老年人易抱有孤獨、自卑、壓抑、失落的消極悲觀思想。
因此,我總結出對于老年機的設計應該包括交友交際功能,擴大老人的娛樂圈,減少老人的孤獨感。扮演生活中重要角色的手機在應對老年人記憶力下降時,它被期待的作用是提醒,可以像是老人的私人助理,甚至是開發(fā)一些應用來讓老人的記憶力達到提升的作用。老年人社會地位的下降產生的消極悲觀情緒都需要新的熱情的生活注入。除此我認為老人的身體健康是重點,在手機設計時也必須考慮。除了可以檢測老人的身體狀況,報警之外,還可以用老人喜愛的方式引導他們進行身體的鍛煉,心理的疏導。
(三)老年人喜愛的健康生活方式
在中國,大多數的老年人還是相對保守,經常宅在家里,這對老人的身心健康相當不利。知其所愛者得其心,充分了解老年人喜愛的生活方式,為他們創(chuàng)造“走出來”的環(huán)境,給他們的生活增添樂趣。就目前而言,廣場舞最為流行,除此之外還有帶孫子、曬娃、打牌、象棋、旅游、傳承老手藝、聽音樂、散步、聽戲、太極、釣魚、讀書、看報、養(yǎng)花鳥等。這些用手機設計語言可以概括為:通訊、出行、游戲、購物、學習、娛樂、養(yǎng)生等。人、機、環(huán)境缺一不可,老年人也需要他們的朋友圈,也許要展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在此,我著重強調一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大多都是老人,優(yōu)秀的中國技藝強烈需要一個展現和交流的平臺,而我認為手機網絡便是最好的載體。
三、創(chuàng)新應用設計
根據老年人最直觀的生理特征設計出超厚防摔、超大按鍵、超大聲音、超大字體的不需要動腦思考的手機,這樣的設計當然是不錯的。但是我認為“優(yōu)秀設計”不應只是簡單地滿足人的需求,而是盡可能全方位地服務于人,并且能夠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進行行為引導、道德約束、促進人的身體身心健康、提升人的自我價值、引導人們從中受益。老年群體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導致他們有太多不可控制因素,這是他們無法改變的,我們不能任由其發(fā)展下去,而是通過我們的設計讓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保持下去,甚至達到提升。當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達到提升,幸福指數上升,必然也會促進與子女之間的交流,促進家庭和諧。因此,關于老年機的設計,我提出以下觀點:
(一)外觀優(yōu)化設計
目前市場上的按鍵式老人機雖然是老人選擇最多的手機,但是卻并不是他們最滿意的設計,比如說:造型簡單笨重、像素低、按鍵多等。智能機的使用又大多存在需要良好的視覺、聽覺、以及記憶力等因素,因此在各有弊端又各有優(yōu)點的基礎上,將兩者擇優(yōu)而取,合理地結合設計出一款不落伍的現代化智能老人機。
老人機的設計上應該采用智能化大屏加適當按鍵結合設計。智能化大屏可以針對老人的視覺問題放大字體,放大圖像,放大模塊,更加方便老人識別。在老人的知覺系統上,我們可以適當采用一些按鍵,按鍵要大而深,有按下去的感覺,老人才會覺得操作成功。盡量少在手機兩側設計按鍵,很容易誤操作。在智能屏幕上,我們可以設計為當老人按下這個符號的同時給出語音,這樣也是顯示操作成功的方法。聽覺方面當然是要精練簡潔的語音進行交互。機身造型不宜太薄太小,不方便老人拿取,攥握。側面按鍵不宜太多,防止老人誤操作;老年人的視覺在衰退的時候會使得其對顏色的感知力和敏感度下降,這時就要使用一些對比度高的、容易辨認的顏色,我們可以采用撞色或者識別度高的黑白色。
(二)界面優(yōu)化設計
現在的智能手機大多為扁平化設計字體纖細,圖標簡約。這對老人使用極為不便。對于字體我們必須通過大面積的市場調研,選擇一款大小、粗細都合適的字體,或者可以成立老人智能體驗店,集中收集老人對于智能設備的需求。手機的背景色以及光幾乎呈白色,老人識別存在很大問題,因此,在圖標的設計上應選用比較厚重象形的符號,便于老人選擇,同時不易混淆。甚至有必要時老人可以自己設置手機背景色調。比如喊出背景色,就會出現不同色塊或者滑桿。操作流程一定要簡約有序有效,提示簡潔。
(三)引導型交互設計
老年人手機的設計在滿足使用的基礎上,用某種他們樂意接受的吸引力來促使老人健康獲益的目的,我稱之為引導型設計。首先需要表明老人的痛點,總結痛點,給出分析。老年人使用智能機的一大障礙是智能交互系統太過繁雜,因此老年機設計交互模塊需要直觀簡潔,需要操作流程的語音引導,甚至我認為老人機可以在老人使用時隨時給出語音暖心問候、提示、選擇、建議等,老人語音回復。增加了人機交互的趣味性,也會給老人帶來歡樂。
健康問題是首要,老人不愛運動,不愛散步。我們就需要某種物體或意識促使老人去運動,就像現在的微信運動。我們就需要為老年人創(chuàng)造一個朋友圈,展示一下他們今天的運動步數、體脂消耗。宣傳語為:為健康加一,為生命點贊。還可以增加老人喜愛的小交互、點贊、鼓掌、獎勵等,在老年人群體中刮出一股運動之風。有意識地增加他們的運動,達到健康的目的。
(四)趣味性設計
娛樂活動可以幫助老人打發(fā)時間,緩解孤獨寂寞的癥狀。手機游戲是很好的選擇,一些簡單的操作,需要費一點腦子的最好。俗話說腦子越用越靈活。老年人的思考能力本身就不好,若是再不讓他們多動腦只怕會越來越下降,適當的動腦游戲還是有益的。同時,游戲也是打發(fā)時間的一個好方式。例如開心消消樂的設計操作流程簡單直接,界面五彩繽紛,各種水果圖案,再搭配清脆悅耳的音效聲,營造出了輕松活潑的游戲氛圍,在老年人中也備受歡。智能機器人在電子產品中越來越具有吸引力,除了在基本功能的使用外,它還像一個玩伴,一個貼心的管家為人考慮周全的同時帶給人快樂,這也正是老人所需要的陪伴,一個貼心的問候都可能會讓老人開心。每次回家,媽媽都興奮地拿著手機翻看相冊給我看她記錄的生活,講她遇到的趣事,雖然媽媽講得有聲有色,但我看到的照片確是色彩暗淡,圖像模糊,錄得視頻更是模糊不堪。也是由于市面上的老人機價格低廉,導致像素也隨之降低。而現代社會的老人多的是時尚,旅游,跳舞,曬娃等,低像素已然滿足不了他們了。高像素也保證了老人與子女兒孫的視頻通話質量,增加對老年人的關心,重要一點也是為中國的老藝人服務。好的像素能夠讓他們把自己的精湛手藝拍攝保存并且發(fā)揚出去。在價格合理的基礎上盡量提高像素也是老人機的一項重要因素。
(五)健康模塊設計
健康是我們所有人關注的重點。老年人的健康更為重中之重。那么手機的設計應不遺余力地為此服務。我認為老年機設計應采用可塑型材料,原始造型為正常造型,除此可以手動調整成手環(huán)型,戴在腕部。這樣便可以對身體進行監(jiān)測。通過光學心率傳感器進行體溫、心率、血壓、呼吸頻率的測量,通過高強度光源照射手臂血管,分析紅細胞的吸光程度,測量血液的流速。并且生成數據,自動發(fā)送到與之關聯的子女手機上,老年人也可以自行查閱,若是出現異??勺詣訄缶?。手機設計要有自動感應功能,當老人摔倒時自動報警,手動報警按鈕應設計單獨按鈕,并且自動通過網絡搜索到附近的醫(yī)院或藥店,通過點擊生成導航,幫助老人以最快的速度獲取安全。自動檢測空氣質量,語音提示。這些健康模塊的設計都除去繁瑣的操作改為語音播報和精簡的頁面展示,一定程度上保護老人的健康。
結語
尊重老人是中華民族偉大傳統,我們設計從業(yè)者在老年人手機設計方面,不應該拋棄智能,而是合理利用。以細膩的設計呵護他們;健康的設計引導他們;趣味的設計點燃他們。老人機的造型在人機工程學的基礎上能夠讓老人易握、操作,界面設計要嚴格尊重老人的視力以及他們對色彩的辨識度,手機的操作流程必須是簡約易學,把關注老人健康作為手機設計的一大重要模塊。
莎士比亞說過,“一個設計之所以被稱為‘設計是因為它解決了問題,設計是為人設計的,服務于人們的生活需要是設計的最終目的?!倍覀冊O計師現在要做的就是針對老年人的不可變差異的問題解決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服務于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