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劉光虹,露 紅
1.鄭州人民醫(yī)院(鄭州450003),2.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鄭州 450004)
主題詞 剖宮產術/中醫(yī)藥療法 尿潴留 @桂枝茯苓膠囊
產后尿潴留主要癥狀為產婦排尿困難或排尿不暢而至尿液于膀胱內潴留的一系列癥狀,臨床發(fā)生率在0.05%~37.00%之間,是產后尿路感染、產褥期感染、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對產婦生理與心理均造成不良影響[1-2]。而剖宮產產婦由于腰硬聯(lián)合麻醉或全身麻醉,尿管置管時間長,腹部切口疼痛等因素發(fā)生產后尿潴留的概率更高,現(xiàn)有方法中包括對局部進行低頻電刺激排尿、以水流聲引發(fā)排尿、局部按摩幫助排尿等,雖方法較多但治療效果不夠滿意。桂枝茯苓膠囊為臨床治療血瘀閉經、痛經、產后惡露不絕等婦科疾病常用藥物,有研究提出桂枝茯苓膠囊可用于預防婦科術后尿潴留發(fā)生[3-4]。為進一步探索剖宮產術后尿潴留的治療方案,本研究將桂枝茯苓膠囊與低頻電刺激均應用于我院剖宮產術后尿潴留患者中,治療效果較好。
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剖宮產術后尿潴留產婦180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按照數字表隨機分為A組、B組、C組各60例,A組采用桂枝茯苓膠囊內服療法,B組采取低頻電刺激療法,C組采取桂枝茯苓膠囊聯(lián)合低頻電刺激療法。A組:年齡范圍21~34歲,平均年齡(27.47±3.96)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77±1.43)周;孕次1~6次,平均孕次(2.40±1.30)次;BMI指數19~25,平均BMI指數(21.17±1.66);新生兒體質量2.6~3.8 kg,平均體質量(3.41±1.82)kg;胎兒數量單胎29例,多胎1例。B組:年齡范圍20~34歲,平均年齡(27.43±4.02)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67±1.45)周;孕次1~6次,平均孕次(2.40±1.25)次;BMI指數19~25,平均BMI指數(21.13±1.63);新生兒體質量2.6~3.9 kg,平均體質量(3.42±1.79)kg,胎兒數量:單胎28例,多胎2例。C組年齡范圍21~35歲,平均年齡(28.03±4.04)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67±1.47)周,孕次1~6次,平均孕次(2.43±1.33)次,BMI指數19~25,平均BMI指數(21.17±1.72),新生兒體質量2.5~3.8 kg,平均體質量(3.39±1.68)kg,胎兒數量:單胎29例,多胎1例。三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診斷標準:參考《實用婦產科學》[5]中有關產后尿潴留的診斷標準,自主排尿后超聲檢查或導尿測量膀胱殘尿量≥100 ml;產婦自主排尿后超聲檢查或導尿測量膀胱殘尿量≥150 ml診斷為產后隱性尿潴留;產后第3日仍未自主排尿需導尿者為產后頑固性尿潴留。納入標準:符合剖宮產指征與產后尿潴留診斷標準,簽署剖宮產知情同意書;無嚴重產科并發(fā)癥或全身性疾??;常規(guī)治療與護理干預無效;開放式導尿管留置時間>24 h;產婦對治療方法知情同意且配合。剔除標準:產婦下肢癱瘓,截肢等情況影響干預效果;產婦術前存在膀胱逼尿肌無力等情況;拒不配合或中途退出;藥物或器械過敏,耐受性差。
2 治療方法 三組均采取留置開放性導尿管干預法[6],在此基礎上采取以下療法。A組采取桂枝茯苓膠囊療法,桂枝茯苓膠囊(國藥準字Z10950005,規(guī)格:0.31g),使用方法,飯后口服,3粒/次,3次/d。B組采取低頻電刺激療法,使用肌肉診斷治療儀器,型號USB8進行低頻電刺激。治療方法:將儀器兩電極片放于次髎、中髎、下髎三穴,電極片距離1 cm,骨電極片貼于恥骨上,電刺激頻率為1Hz,脈寬270毫秒,每次20~30 min,1~2 次/d。治療時先測試電流強度基線值,調整強度至患者感覺閾值,最大電流強度不超過60 mA。C組采取桂枝茯苓膠囊聯(lián)合低頻電刺激療法。三組患者均以3 d為1療程,1個療程后行治療結果評價。
3 療效評價標準 臨床療效[7],治愈:尿潴留癥狀消失,排尿癥狀,殘尿量<50 ml;顯效:排尿稍不暢,殘尿量在50~100 ml之間;無效:首次拔除尿管后不可自主排尿,存在尿不凈與排尿困難感,殘尿量≥100 ml,需再次置管。觀察三組患者的拔管至正常排尿時間、尿路感染發(fā)生率、住院時間。心理狀態(tài):治療前與治療3 d后對三組患者進行SAS與SDS量表測試,其中SAS共20條目,以4級評分法進行評分,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SDS量表共20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評分,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為重度抑郁。
1 三組患者尿潴留風險因素與發(fā)病情況對比 從本次研究收集的數據來看,三組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三組患者在尿潴留發(fā)生風險因素、診斷時間及殘尿量方面未見明顯的組間差異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F=3.000,1.000,4.667,1.000,2.667;P>0.05),詳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尿潴留風險因素與發(fā)病情況對比
2 三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結果顯示,A組與B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0.196;P>0.05),但C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A組與B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667;P<0.01),詳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例(%)]
3 三組患者觀察指標結果對比 結果顯示,A組與B組的拔管至正常排尿時間、尿路感染發(fā)生率、住院時間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18,0.380;χ2=0.063;P>0.05),但C組的拔管至正常排尿時間、尿路感染發(fā)生率、住院時間結果均優(yōu)于A組與B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12.138,117.565;χ2=14.250;P<0.05),詳見表3。
表3 三組患者觀察指標結果對比
4 三組患者在焦慮抑郁水平中治療前后的對比情況 結果顯示,三組治療前SAS與SDS結果無明顯差異,組間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F=4.000,8.588;P>0.05),治療后三組的SAS與SDS得分均得到優(yōu)化,但A組與B組結果相比,組間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0.308,0.865;P>0.05),C組與A組、B組結果相比,組間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10.140,78.826;P<0.05),詳見表4。
表4 三組患者焦慮抑郁水平對比(分)
產后尿潴留為剖宮產術后常見并發(fā)癥之一,由于術中須留置導尿管、術中麻醉對局部神經與肌肉組織的影響、術后疼痛等因素對膀胱功能造成影響從而發(fā)生尿潴留[8]。尿潴留之排尿難、尿不凈、腹部隆起等癥狀與中醫(yī)之“癃閉”癥相似,故有學者提出通過中醫(yī)方法治療產后尿潴留。李霞等[9]在其研究中提出低頻電刺激療法對難治性產后尿潴留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而唐妮[10]在其研究中提出桂枝茯苓膠丸與西醫(yī)療法聯(lián)合應用具有更好的宮頸癌根治術術后尿潴留預防效果。本研究將桂枝茯苓膠囊聯(lián)合低頻電刺激應用在常規(guī)剖宮產后尿潴留干預方法基礎上發(fā)現(xiàn),聯(lián)用療法較單用療法治療尿潴留的效果更好,可收獲更好的心理狀態(tài)改善效果。
中醫(yī)認為尿潴留屬“癃閉”之范疇,癃閉有虛實兩型,實者多因氣結、瘀血、濕熱阻礙膀胱氣化功能,虛者多因氣血虧虛、中氣不足、陰陽虛損組織氣血而損傷臟腑,從而致使膀胱氣化功能損傷[11]。但剖宮產產婦由于產后瘀血積滯、氣血損傷、中氣不足、陽氣匱乏而常存瘀與虛兩種情況[12-13],剖宮產術作為創(chuàng)傷性分娩法,應歸于金瘡外傷范疇,應從血瘀與血虛兩方面論治。桂枝茯苓膠囊中藥物包括桂枝、茯苓、白芍、牡丹皮、桃仁5種藥物,其中桂枝性溫味辛甘,歸于心肺與膀胱經,可解肌、溫經、通陽,起溫通經脈之功[14-16];茯苓性平味甘淡,歸于心肺脾腎經,可利水滲濕,補氣健脾,寧心安神;桂枝與茯苓同用既可補益膀胱陽氣,改善其氣化功能,又可以利水化濕助小便生成排解。芍藥性微寒味苦酸,歸于肝脾經,可滋陰養(yǎng)血,柔肝止痛,平肝抑陽,與茯苓同用可利小便,與桂枝通用則可使陰陽調和。桃仁性平味苦,歸于心肺與大腸經,可祛瘀活血潤腸;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歸于心肝胃經,可活血散瘀。桃仁、丹皮與桂枝通用活血通經,區(qū)域止痛效果更佳。從藥理學方向分析,桂枝茯苓膠囊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神經組織的營養(yǎng)情況,加快肌肉筋膜等組織的恢復進程,預防術后繼發(fā)性感染,從而使產婦切口恢復時間縮短,強化逼尿肌肌張力恢復膀胱排尿功能。此研究[16-18]證實茯苓桂枝膠囊中的有效成分能夠抑制LPS誘導的炎癥因子釋放,具有對抗炎癥反應、鎮(zhèn)痛、調節(jié)機體平滑肌、增強免疫力、調節(jié)內分泌的作用。剖宮產術后產婦處于易感染期、切口疼痛期、肌張力減弱期、內分泌情況急劇變化期,而使用桂枝茯苓膠囊可降低產婦術后感染風險,調節(jié)內分泌狀態(tài),增強機體免疫力,緩解切口疼痛,改變膀胱逼尿肌及尿道口括約肌狀態(tài),從而減少排尿阻力促進排尿。低頻電刺激療法的應用能夠刺激產婦盆底肌肉與神經,促使肌肉、組織、筋膜產生規(guī)律收縮,增強盆底肌收縮力度,修復改善局部神經反射,緩解膀胱肌肉麻痹癥狀,加快神經軸突觸再生從而促進神經的興奮與傳導功能[19-20]。低頻電刺激能夠改善盆腔血液循環(huán),引起逼尿肌收縮,尿道括約肌松弛,從而對抗尿潴留癥狀,汪毓敏[21]在其研究中也提出對次髎、中髎、下髎三穴進行電刺激有助于術后尿潴留的臨床治療。兩種療法聯(lián)用后尿潴留癥狀改善更明顯,研究結果顯示C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拔管至正常排尿時間、尿路感染發(fā)生率、住院時間數據優(yōu)于A組與B組,隨著治療效果的優(yōu)化,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也隨之改善,三組患者干預后SAS與SDS得分均優(yōu)于干預前,但聯(lián)合療法優(yōu)于癥狀控制時間更短而心理狀態(tài)改善效果更佳,SAS與SDS評分優(yōu)于A組與B組。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干預基礎上使用桂枝茯苓膠囊聯(lián)合低頻電刺激對剖宮產產后尿潴留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心理狀態(tài)優(yōu)化效果較桂枝茯苓膠囊與低頻電刺激單用效果更佳,而桂枝茯苓膠囊單用與低頻電刺激單用治療效果與心理狀態(tài)改善效果差異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