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補林,郭亞平,劉旭琴,鄭 通,馬 駿
陜西省榆林市中醫(yī)醫(yī)院(榆林719000)
主題詞 腎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益腎祛斑消白湯 療效比較研究
紫癜性腎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一種過敏性血管炎,主要影響皮膚、關節(jié)、胃腸道和腎臟。它常發(fā)生在兒童和青少年身上。由于HSPN病程長,可反復發(fā)作,導致腎功能不全和終末期腎病等嚴重后果。既往報道證實HSPN與免疫、炎癥及凝血等因素有關,但其具體機制尚未完全闡明[1],目前臨床西醫(yī)主要使用激素療法并積極尋找過敏原加以避免。然而,相當數(shù)量的患者未檢測到過敏原,而激素療法的臨床效果和副作用并不令人滿意[2],因而HSPN治療仍是臨床難點之一。中醫(yī)藥具有療效肯定、副作用少的特點,近年來中醫(yī)藥在HSPN中的應用逐漸引起臨床重視。HSPN屬血證、斑疹、肌衄范疇,發(fā)病時多為本虛標實,其中以脾腎兩虛、水濕夾瘀證型最為常見[3-4]。本研究總結長期臨床實踐經(jīng)驗,針對上述病機,自擬益腎祛斑消白湯治療本病,療效可靠,并觀察治療前后患者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可溶性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Vascular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探討TNF-α和VCAM-1水平在HSPN發(fā)病機制中作用。
1 一般資料 納入榆林市中醫(yī)醫(yī)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120例門診及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60例。觀察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14.47±5.62)歲;病程(0.84±0.36)年;臨床表現(xiàn)中關節(jié)痛42例,神疲乏力31例;腹痛22例,便血黑便13例,合并兩項以上者37例。對照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13.79±6.16)歲;病程(0.91±0.44)年;臨床表現(xiàn)中關節(jié)痛38例,神疲乏力30例,腹痛18例,便血黑便15例,合并兩項及以上者4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及臨床表現(xiàn)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所選患者均符合紫癜性腎炎的診斷標準[5]:有確切的皮膚紫癜病史,伴或不伴有消化道或關節(jié)癥狀;蛋白尿和(或)血尿,伴或不伴水腫、血壓異常和腎功能不全;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IgA腎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全身性疾?。缓喜⑵渌I臟疾病或其他系統(tǒng)疾?。辉袐D或者哺乳期婦女和藥物過敏;無法按療程配合治療者。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如避免勞累過度、感染、妊娠及使用腎毒性藥物,注意預防感冒,合并高血壓、水腫,限鹽,口服雙嘧達莫、維生素C、替米沙坦和糖皮質激素。研究組:紫癜性腎炎在治療中,因多種因素導致出現(xiàn)紫斑或隱或現(xiàn),患者精神不振,面色暗黃或青紫,易感冒,勞累后易腫,臨床多見脾腎兩虛,水濕夾瘀之證型。該證表現(xiàn)為神倦乏力,浮腫、腰酸、皮膚紫紺,舌體胖,脈沉細弱或澀。輔助檢查:尿蛋白(+++),鏡下可見血尿。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益腎祛斑消白湯,主方:黃芪、黨參、山萸肉各20 g,生地20~50 g,太子參、五味子、丹皮、蟬衣(后下)、烏梅各10 g,水牛角絲(先煎)、炒麥芽各15 g,三七(沖服)3~6 g,虎耳草15~30 g。全方共奏益腎健脾,益氣滋陰,扶正脫敏,活血清熱,收固蛋白之效。組方合理,方證合拍,療效顯著。臨床中根據(jù)患者不同兼證,予以增損加減,對于有口渴、頭暈等風熱證候的患者,加麥冬、玉竹各10 g,仙鶴草20 g,便秘嚴重者加大黃、枳實各8 g,關節(jié)疼痛者加羌活、獨活、伸筋草各10 g。1劑/d,連續(xù)治療8周,每2周調整1次處方。常規(guī)水煎兩次口服,早晚分服。
3 療效評價標準 分別在治療前1 d(治療前)和治療結束后1 d(治療后)取肘靜脈血5 ml,記錄兩組患者尿紅細胞計數(shù)、24小時尿蛋白、血漿白蛋白、胱抑素C、TNF-α、VCAM-1等指標的變化。TNF-α試劑盒貨號QY-H10038,由齊一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供,VCAM-1試劑盒由上海研域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提供,貨號YYB0984。胱抑素C試劑盒由新昌美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號:浙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12第2400076號。在治療后進行療效評定[6],臨床治愈: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持續(xù)陰性,尿紅細胞持續(xù)陰性,尿蛋白定量<0.2 g/24h,Scr較基線值降低;顯效:臨床癥狀與體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持續(xù)下降>50%,尿紅細胞持續(xù)下降>50%,Scr 較基線值未變化或增高<50%;有效:體征和癥狀顯著改善,尿蛋白減少>25%,尿紅細胞減少>25%,Scr比基線增加<100%;無效: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沒有改善。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75,P<0.05),見表1。
2 兩組實驗室指標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尿紅細胞計數(shù)、24h尿蛋白定量及胱抑素C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漿白蛋白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表2 兩組尿紅細胞計數(shù)、24h尿蛋白定量、血漿白蛋白、胱抑素C指標比較
3 兩組TNF-α和VCAM-1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TNF-α和VCAM-1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TNF-α、VCAM-1檢測指標比較
HSPN是因過敏性紫癜毛細血管反應引起的腎臟損害性疾病,好發(fā)于兒童和青年,成年人相對少見[7]。近年來的研究表明,TNF-α、VCAM-1水平與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HSPN及其他免疫性血管炎有關[8]。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也認為 HSP 患者中腎臟受累組較非腎臟受累組其血清 TNF-α水平明顯升高[9]。邢靜等[10]發(fā)現(xiàn)HSPN患兒血清TNF-α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兒童和無腎損傷患兒,HSP過程中TNF-α的水平與其腎損害程度及預后密切相關,在嚴重的HSPN中,可以作為疾病進展和預后的指征。胡國華等[11]發(fā)現(xiàn)HSPN組較健康組血清TNF-α水平明顯升高,并通過藥物抑制TNF-α水平,從而使腎組織病理損害減輕,降低了HSPN患兒尿蛋白和紅細胞含量,證實TNF-α參與了HSPN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趙娜[12]發(fā)現(xiàn)HSPN患兒血清VCAM-1水平顯著高于HSP患兒和正常兒童,而急性期 HSPN患兒VCAM-1水平顯著高于HSP患兒恢復期。另有報道證實VCAM-1參與了HSPN的發(fā)病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腎受損程度[13]。中醫(yī)學認為該病屬于“紫斑”、“肌衄”、“葡萄疫”等。該病以本虛標實為病理特點,其中以脾腎兩虛為主,腎為先天之本,腎虛無以司開閡,腎臟虛損,使精微不固,脾虛則不能運化水濕。另外,部分患者可伴有肺衛(wèi)不固、風熱襲表及肺脾兩虛、氣陰不足、脾虛濕勝兼瘀血、脾腎兩虛寒濕壅滯等證候,皆可在本方辨證基礎上,靈活加減治療[14]。本研究方藥以黃芪、黨參為君,補氣健脾、溫腎補陽,另方中以生地、山萸肉、太子參補益腎精,益氣養(yǎng)陰;丹皮、水牛角絲、三七清腎中伏熱,涼血活血,清熱散瘀;炒麥芽健脾護胃,化濕除膩;烏梅、五味子抗敏祛斑,滋腎澀精;蟬衣、虎耳草清熱涼血、疏風脫敏,助消蛋白;在此特別提倡重用生地和虎耳草,生地滋陰清熱不戀邪,虎耳草疏風清熱,涼血解毒,清伏熱不傷正,臨床中二者治療各種腎疾,消除蛋白尿,療效較好。諸藥合用,共奏疏風清熱、涼血祛斑、補益腎精、脫敏消白之效,為治療紫癜性腎炎的有效方法。藥理研究也證實黃芪不僅有助于增強免疫功能,發(fā)揮抗炎和抗病毒作用,還可改善腎臟血液循環(huán),黨參也有助于保護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纖維蛋白酶原,進而促進腎功能恢復。本研究也顯示觀察組治療后TNF-α和VCAM-1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益腎祛斑消白湯可能通過調節(jié)TNF-α和VCAM-1水平,發(fā)揮治療HSPN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