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 毛勇進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前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就是促進學生的智慧學習。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如何把信息技術和課程教學相結合,有效實施智慧教育,將會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在踐行智慧教育的過程中,智慧課堂的構建是一條重要途徑。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相結合存在諸多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以新人教版初中數學為例,立足于微課,探討了智慧課堂構建的主要途徑,以期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供參考。
智慧課堂指的是借助多種教學方法與技術,挖掘學生的智慧潛力,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與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知識運用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相比,智慧課堂具有以下特點:
智慧課堂的本質要求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空間,讓學生獨立地思考學習中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是一種強調自主性的課堂教學方式。
在智慧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應該融入更加先進的現(xiàn)代媒體教學方法,同時還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數形結合法等教學方法,凸顯出這一課堂教學模式的多樣性。
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與靈活性。
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不同,在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絕對的主導者,學生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因而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大大增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留給學生充足的自由時間,同時也會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具備互動性特征。
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是向學生單向灌輸概念,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被動的,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嘗試采用新的教學方式,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的漏洞。
對于相當一部分中學生而言,數學概念具備一定的抽象性,學習起來難度較大。通過建立微課堂的教學方式,概念的導入可以更加多樣,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在這一技術方式的作用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提升學生探索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拓寬知識面,在教學嘗試過程中探索新的解題方式。
本文選取新人教版初中數學中“平行線的判定”一課作為智慧課堂的教學案例。
課堂設計方面,教師以任務驅動的形式開展教學,選取學生熟悉的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例子切入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本教學案例中,教師分別向不同的小組布置了以下三個任務:
(1)在布置黑板兩側的宣傳欄時,怎樣保證宣傳欄不歪不斜?
(2)在家里的浴室釘一個毛巾架,怎樣保持與原有毛巾架平行?
(3)英語寫作紙的橫線是否平行?
在布置完任務后,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提示學生用已經學習過的“三線八角”以及平行線的有關知識去解決。
在教學過程中,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在學習微視頻資源時如果存在困難,可以反復學習;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可以嘗試選擇探究類的微視頻資源。結合教學軟件與平板電腦等硬件設備,學生可以調用直尺、三角板等工具在圖片上繪制圖形,對于線與線之間的夾角度數實時顯示并動態(tài)調整,經過這些操作后,讓學生自行總結直線平行的判定定理。
在鞏固環(huán)節(jié),借助其他教師的軟件教學資源和微視頻資源,通過具備一定難度的在線練習以及相應的指導分析類微視頻資源,指導學生們利用課程所學,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解決相應的問題。
本文以新人教版初中數學為例,講述了智慧課堂的概念及特征,結合微課這一新型課堂教學資源構建了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智慧課堂,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模式,凸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主動學習以及與教師的充分互動來學習課程知識,在此基礎上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