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賓山小學 曹小卉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應當如何滲透德育教育內容,這對于所有的數學教師而言都是一個考驗,也是數學教師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在目前的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怎樣操作才能滲透德育內容,促使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德育過程不僅僅是對學生講道理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陶冶,在潛移默化當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過程。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要關注自身的形象,教師的形象能夠對學生造成十分直接的深遠的影響。教師應當為人師表,這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教學當中的任何行為或是語言,都會對學生起到示范作用,所以,教師應當意識到自身對學生們的示范作用。在校園當中,教師應當關注自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通過自身的語言和行為來感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具備獨特的教學風格并且保持認真謹慎的態(tài)度,這對于學生有著重大的影響。另外,教師需要注重自身的板書設計以及語言表達,并且要時刻關注自身的儀容儀表,良好的儀容儀表等能夠給人帶來美的享受,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們的情操進行陶冶。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德育,應尊重客觀規(guī)律,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應當結合數學教學的特點以及學習規(guī)律,促使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意識都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培養(yǎng)。除此之外,教師應當根據數學教學的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以及審美教育等,通過多種德育方式幫助學生健全人格形成,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在數學教學當中,需要注重教學方式的靈活多變,可以應用的方法比較多,比如研究性學習以及合作性學習等。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討論,由于在數學知識當中存在大量的定理以及數學規(guī)律,假如教師一股腦地將這些公式、定律以及數學規(guī)律等講解給學生,學生難以深入理解,而且這些知識比較枯燥,學生容易產生厭惡心理。而如果要求學生共同探討和研究,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以及積極性,不但可以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而且可以促使學生懂得團結合作的重要意義。
目前,小學教學教材當中存在大量的有關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同時,這些思想品德的內容內涵十分豐富,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高度重視教材的作用,對于教材進行認真的研讀,對于教材當中存在的一些德育元素進行充分的挖掘。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不但應當關注數學的功用層面,也需要關注思想教育功能,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思想教育,促使德育教育可以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例如,在講解“時、分、秒”相關內容的過程當中,教材當中有和北京奧運相關的內容,這個時候就可以從教材當中挖掘出德育的元素,數學教師需要通過這樣的教材元素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們?yōu)樽约簢腋械阶院篮万湴?,培養(yǎng)學生們的愛國主義精神。
又如,在講解“讀數、寫數”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數學教師應當選擇一些具有價值和意義的重要數據,比如:中國地域十分廣闊,東西之間的距離是五千千米,南北之間的距離是五千五百千米,中國的面積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長江的長度是六千三百米等。此外,在講解應用題的過程當中,數學教師應當結合現實生活進行講解和教授,應用題大都是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包括了多個層面以及多個領域的內容,比如工業(yè)、生活、衛(wèi)生、農業(yè)、科學技術以及交通運輸行業(yè)等。教師應當滲透德育,經過比較以及分析,培養(yǎng)學生愛家鄉(xiāng)以及愛祖國的情感,同時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提升學生們的科學素養(yǎng)。如在對學生講解“百分數”的過程當中,可以對學生們講解一些有價值的內容,比如:中國人民用世界百分之七左右的耕地卻養(yǎng)活了世界上百分之二十以上的人口,中國人民生活幸福,社會安定團結,這樣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此外,在數學教學的過程當中,還可以運用一些生動的故事以及人物經歷對學生進行德育,從而促使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的德育工作更加具有趣味性以及針對性,講究實效,避免形式主義,喧賓奪主。
綜上所述,在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為了滲透德育教育,應當在教學過程當中展現出人格魅力,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內容時應當遵循客觀規(guī)律,在數學教材當中不斷挖掘德育內容,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