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增城開發(fā)區(qū)小學 余文庭
采用分層教學法,即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和內容,對學生實施差異化的層次性教學,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當前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施問題較多,缺乏有效的實施路徑。所以,強化對小學數(shù)學分層差異教學實施路徑的探討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shù)姆謱硬呗院拖嗷プ饔弥械玫礁玫陌l(fā)展和提高。分層教學更加強調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因材施教,使得所有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一定的提高,通過分層教學,既可以使尖子生冒出來,同時又能夠保證后進生不落伍,使學生都能夠向前邁進。
采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小學數(shù)學教學時,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指導原則:第一,水平相近原則。要按照科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層,充分考慮學生的各種情況和智力能力,保障各個層次的學生水平相近,促進各種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第二,差別模糊原則。要保障學生的分層是可變的、動態(tài)的,隨著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要對學生的層次做出對應的調整,同時還要保障好分層結構的保密性,避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第三,感受成功原則。在制定針對各個層次學生的教學策略時,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體驗,保障學生跳一跳即可摘到蘋果,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第四,調節(jié)控制原則。由于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目標、要求以及教學策略不同,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做出積極的教學引導,并做好教學過程的調節(jié)控制,強化對學生的分類指導,控制好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
分層教學模式能夠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實施,有賴于對學生的合理分層,所以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制定合理的分層方式,保障教學分層的合理性。雖然大多數(shù)小學校在開展小學數(shù)學教學時都采用了分層教學模式,但是其教學分層不合理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導致分層教學效果不高。有些小學教師在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過于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學生數(shù)學考試成績作為主要的分層依據(jù)。但是學生的考試成績雖然能體現(xiàn)學生在一定時間內的學習情況,卻無法反映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努力,并且所采用的數(shù)學試卷難易程度不同,也會導致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成績出現(xiàn)一定的波動。這種教學分層方式忽視了小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差異性,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因素,導致教學分層較不合理。
目標分層是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工作的核心,需要在實際教學中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的因材施教。但是很多小學在數(shù)學分層教學中都存在著分層教學目標不明確、不合理的現(xiàn)象。有些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時,只注重對尖子生的教學工作,制定的教學目標更符合尖子生的學習情況,在實際教學時也比較關注尖子生,存在著嚴重的教學歧視心理。而對于后進生,數(shù)學教師對其的關注較少,也沒有制定符合后進生學習需求的教學目標,忽視了對數(shù)學基礎較差學生應有的關注和關愛,沒有制定針對數(shù)學基礎較差學生的數(shù)學教學目標,導致分層教學實施效果較差。還有一些數(shù)學教師在制定學習目標時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要求層次較差的同學在短時間內提高自身的數(shù)學學習成績,制定不切合實際的目標。
在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中,還存在著教學評價不合理的問題,教師沒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對應的教學評價策略,多數(shù)教師都采用統(tǒng)一評價的方式,沒有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激勵作用。在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中,教師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對應的評價機制,如:對于層次較低的學生,可以采用表揚的評價機制,充分對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評價,及時肯定這一部分學生的進步和努力。對于層次稍差的學生,可以采用激勵的評價策略,既要給予其一定的肯定和表揚,同時又要注重解釋其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指出其學習努力的方向。對于學習層次較高的學生,可以采用競爭性的評價機制,高標準、嚴要求,使這一部分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更加謙虛、謹慎,努力去超越自己。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沒有體現(xiàn)出教學評價的層次性,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一刀切教學評價方式,導致教學評價不符合學生的學習層次,虛弱了教學評價在促進學生學習進步中的作用。
教學分層是課堂教學中最難操作的一個部分,同時也是教師最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部分。在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中,要體現(xiàn)出教學的層次性,保障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得到提升。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引導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注重采用低起點、緩坡度、多層次以及立體化的彈性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存在著教學歧視心理,整個教學過程中更加關注尖子生的學習情況,忽視了對后進生的課堂教學關注。還有些教師在設置教學問題時,沒有考慮到教學問題的層次性,導致課堂教學問題的思維難度沒有體現(xiàn)出一定的層次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進步。
在運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數(shù)學教學工作時,應先做好學生的分層工作。在進行數(shù)學分層之前,教師應先對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情況以及個人興趣愛好進行了解和調查,在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再進行學生的數(shù)學教學分層工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興趣愛好等。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考察,了解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情況以及數(shù)學學習方式、學習習慣等信息。采用分層教學模式進行數(shù)學教學工作時,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難免存在一些差異,教師應正確認識學生之間的差異,在感情和態(tài)度上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體現(xiàn)出一定的教學層次性,既要關注后進生的學習進步,又要保障尖子生的超越、奮進。例如:在進行學生分層時,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智力發(fā)育情況以及數(shù)學基礎能力等進行多次考察,根據(jù)學生的成績來分析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層次。教師還應與家長積極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愛好等情況,并將其作為學生分層的一個參考因素。
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還要做好課外輔導教學的分層工作。課外輔導要以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為主,既不能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又要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教學。在制定課外教學指導計劃時,要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對應的輔導計劃。對后進生而言,除了幫助他們找到學習困難的癥結外,還要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分析,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對優(yōu)等生來說,注重指導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能力。而對于中等生而言,教師在教學時既要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所在,同時又要為學生指出未來的學習和努力方向,讓中等生能夠有意識地去學習,不斷取得學習進步。例如小學數(shù)學中的相遇問題:甲車每小時行駛90km,乙車每小時行駛60km,乙車提前兩小時出發(fā),問甲車幾小時追上?教師在指導低層次學生時,要重點幫助學生解出題目;對于中等層次的學生,可以在指導時適當改變題目中的變量,如提前三小時出發(fā);而對于層次較高的同學,可以適當加大題目難度,如增加丙車的相遇問題。
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豐富教學內容,逐步改變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單一的狀況。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適當增加教學素材,從而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氛圍。對于數(shù)學層次較差的同學,教師可以采用相對簡單的教學材料對其進行引導,幫助他們重新樹立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對于數(shù)學學習層次較高的同學,可以選擇難度更高的教學素材,適當增加教學難度,進一步提高其數(shù)學水平和數(shù)學能力。在小學課堂教學練習中,教師可以設置不同層次的練習題型,如基本題、變式訓練題、深化訓練題以及選做題、拔高題等。其中,基本題以及變式訓練題等簡單題型可以針對層次較低的學生,幫助其打下良好的數(shù)學基礎。深化訓練題的難度稍有提升,可以在教學時針對處于中間層次水平的學生。而選做題、拔高題等難度較大,可以針對層次較高以及其他層次中有余力的學生。例如:在教學小學四則運算知識時,可以為低層次的學生設置基礎運算題,為中等層次的學生設置難度稍高的多項訓練題,對于層次較高的同學可以開展訓練題競賽,通過競爭方式對學生進行鞏固練習。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做好對學生的教學評價工作。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建立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層次較高的同學的評價標準也應較高,層次較低的同學的評價標準也應適當放低,盡量避免對學生的橫向評價。在教學評價時,不能過分表揚層次較高的同學,避免其逐漸生出驕傲、自滿的心理,也不能過分批評層次較差的同學,應對其進行積極的鼓勵和引導,幫助他們樹立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和勇氣,解決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同時,教師的教學評價要體現(xiàn)出一定的教學層次性,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評價策略。例如: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的教學評價策略。對于層次較低的同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其優(yōu)點進行評價和分析,使這一部分學生能夠感受到師生的認可和表揚,幫助其樹立起數(shù)學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對于處于中等層次的學生,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其優(yōu)點進行積極評價的同時,還要對其存在的不足進行鼓勵評價。對于層次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激勵評價,充分利用教學評價的激勵作用,使其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更加謙虛、謹慎,努力去超越自己。
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教學中的實施,科學劃分學生的學習層次是前提和基礎,合理的教學過程分層是關鍵,科學的教學練習分層是學生提高的保障,而多元的分層教學評價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舉措。所以在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分層教學策略的應用,保障課堂教學的效果,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從而更好地促進小學數(shù)學教學工作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