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融入和滲透德育,以豐富、直觀的色彩和線條開啟對小學生的德育啟蒙,可以較好地造就小學生的健全人格,完善小學生的精神世界。為此,小學美術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己身上所擔負的使命和責任,要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內(nèi)容,在引領學生運用美術基礎知識進行繪畫的同時,啟迪學生,較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健康審美情趣和高尚的品德情操。
小學美術學科具有形象化、情感化、審美化的特殊屬性,在德育滲透和啟蒙教育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說“沒有美育,就沒有任何教育”,因此要充分認識到小學美術學科自身的特殊性,樹立美育可以促進德育的教育觀念,利用小學美術課特有優(yōu)勢,開展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領小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更好地凈化小學生的道德情感,強化道德信念。同時,小學美術教育知識涉及極其廣泛,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有極其豐富多樣的教學內(nèi)容,可以借此為契機和切入點,開展對小學生的德育滲透,培養(yǎng)完整、全面、具有健全人格的學生。
在小學美術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格和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在小學美術教育中融入德育,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性格和品行,有利于小學生的優(yōu)秀的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2)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德育啟蒙可以使學生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認知,在美術創(chuàng)造活動中發(fā)現(xiàn)美,釋放自己的情感,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觀念,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3)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小學美術教育中融入德育,可以增進學生對美的事物的認知和理解,在自己個性化認知和生活經(jīng)歷中獲得德育的啟迪和熏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小學美術繪畫課堂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興趣,在欣賞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感知顏色、線條等不同的視覺體驗,學會欣賞作者內(nèi)在的情感,在繪畫欣賞中汲取美的營養(yǎng),較好地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情感,使小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獲得思想上的啟迪。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故事進行引導,讓學生觀看有故事情節(jié)的圖畫,并因勢利導地加以語言描述,在富于情感、生動的語言中勾起學生的繪畫興趣,并進入到優(yōu)秀的繪畫故事作品之中,獲得思想和情感上的快樂體驗。教師還可以適當引入電腦課件,以其直觀生動的形、聲、光、色等特點,將小學生帶入到遐想的意境之中,積極參與到小學美術教育創(chuàng)作活動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另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帶入到室外環(huán)境之中,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讓學生細心觀察自然界中的奇妙現(xiàn)象;教師可以布置相關的美術作業(yè),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嘗試和表現(xiàn),培養(yǎng)小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美的啟迪。
例如,在小學美術教學內(nèi)容“大樹的故事”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直觀生動的多媒體教學課件,為學生呈現(xiàn)和播放大興安嶺的視頻和圖片,使學生真切體驗大自然的美,體會到人與自然和諧相生、互利互助、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內(nèi)心油然升起對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和愛護樹木的觀念,逐漸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避免對自然環(huán)境生態(tài)的破壞,更好地保護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形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小學美術教育要充分滲透德育內(nèi)容,實現(xiàn)對小學生的德育啟蒙,教師可以在美術手工課堂上,以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滲透導入,借助多媒體課件開展美術教學,在美術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和體驗,全身心地融入德育情境中,獲得思想道德品質的啟蒙。
例如,在小學美術剪紙教學中,教師可以預先將剪好的剪紙團花粘貼于教室的門窗之上,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傳統(tǒng)吉祥圖案和紋樣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并以多媒體教學課件展示和呈現(xiàn)獨特的民俗圖案和造型,讓學生真切地接觸和感受到民俗圖案的不同象征和寓意,感受到民俗圖案含蘊的祈福迎祥、趨吉避兇的審美意味,激發(fā)傳承民俗文化的強烈情感,極大地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從而積極參與到剪紙活動中,較好地獲得人生的感悟,獲得德育的啟蒙。
又如,在小學美術“和媽媽在一起”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在用彩泥制作不同小動物、蔬菜、日常用品的教學中,享受到彩泥美術制作的樂趣,掌握彩泥制作的相關技巧和方法。同時,為了實現(xiàn)對小學生的德育啟蒙,教師還可以將彩泥制作與母親節(jié)相聯(lián)系,讓學生運用彩泥制作與母親相關的物件,如媽媽用的餐具、媽媽常做的蔬菜等,從而在制作彩泥美工活動的過程中,強烈地感受和體會到母親給予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愛,真切地體悟母愛的偉大,從而在彩泥美術制作活動中以一顆感恩的心進行創(chuàng)作,不僅達成了美術教學效果,而且使學生獲得了思想的啟迪、情感的遷移,較好地實現(xiàn)了對學生的感恩教育。
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美術課外實踐活動的契機,充分利用重大節(jié)日、重要活動等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美術實踐活動之中,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學會在實踐活動中團結合作、互幫互助,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集體主義觀念和意識,形成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意志品格。同時,還可以利用節(jié)日活動契機,加強對小學生的德育滲透和啟蒙教育。以學校開展的“八一”建軍節(jié)主題活動為例,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主思索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將自己對于“八一”建軍節(jié)的理解和認知繪制于圖畫或小禮品制作之中,并將其獻給自己心目中可親可敬的解放軍叔叔,由此表達出小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意識和信念,將自己對解放軍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充分表露出來,更好地深化主題實踐活動,也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極其重要,它會對小學生的心靈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滲透性作用和影響,也是小學生德育啟蒙的重要示范者和榜樣,因而,教師要注重自己的師德形象,在自己的衣著穿戴、言談舉止、行為舉動等方面,嚴于律己、為人師表,成為小學生心目中喜愛和敬重的教師,自然而然地親近教師,并喜愛美術教師所滲透的德育教學內(nèi)容,在良好的情感基礎之上,提升德育啟蒙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小學美術教學要意識到自身學科的特殊性,利用自身的學科優(yōu)勢開展對學生的德育啟蒙和滲透,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劉鑫淼.小學美術德育教育路徑初探[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9).
[2]徐夢雅.談小學美術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J].求知導刊,2015(23).
[3]崔維龍.農(nóng)村小學美術教育發(fā)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
[4]趙敏.小學美術課堂互動教學的設計及實踐[J].科技資訊,2017(19).
[5]于麗媛.對小學美術創(chuàng)新教育的思考[J].學周刊,2016(25).
[6]李雪陽.關于優(yōu)秀美術公開課的實質的思考——以2012衢州小學美術公開課比賽為例[J].藝術科技,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