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宏達
【摘要】綜合年鑒大事記收錄范圍是大事記編纂的難點,本文通過論述大事記的重要性,提出大事記收錄范圍、記述方法和遵守原則。
【關鍵詞】重要性 范圍 記述方法 原則
綜合年鑒是以全面、系統(tǒng)、準確地記述上年度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發(fā)展狀況的資料性工具書。系統(tǒng)匯輯一年內的重要時事、文獻和統(tǒng)計資料,具有資料權威、連續(xù)出版、全面系統(tǒng)地特點。許家康先生認為地方綜合年鑒的整體內容應由四部分組成:一是綜合情況,如“概況”“綜述”“特載”。二是動態(tài)信息,相當于百科年鑒的“百科”部分,一般以條目為表現形式。這是年鑒內容的主體。三是輔助資料,包括大事記、統(tǒng)計資料、法規(guī)文件選編、書目文件以及附錄等。四是檢索系統(tǒng),一般由分類法編排的目錄和按主題分析編排的索引構成。地方綜合年鑒編撰提綱中都設大事記為一級欄目,是年鑒重要組成部分。
一、年鑒大事記的重要性
地方綜合年鑒大事記是對區(qū)域內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所做的簡要記述。大事記通常列為一級欄目,設置在“特載”“專文”后,“概況”和其他欄目前,位于全書前列,在全書中占有顯著的位置。
綜合年鑒大事記將一個地區(qū)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自然等方面發(fā)生的重要活動和重大、突發(fā)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所作的簡要記述,并把全書竄聯(lián)成一個整體,以時間為序,引導全書,是上年度區(qū)域內全貌的概括,是整部年鑒的提要,總綱。方便讀者了解區(qū)域內發(fā)生的大事、要事,并對區(qū)域內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發(fā)展輪廓大致了解。
二、大事記收錄范圍
在綜合年鑒大事記收錄過程中,重大事件收錄范圍和標準一直困擾年鑒編寫人員。在查閱的10多部省級年鑒中,大事記記載范圍和條目數各不相同,最多的有600多條,最少的有200多條;條目字數也存在差異,相同類型的條目,字數相差一倍以上。根據大事記“記錄大事、要事、特事”和“簡要記述”的要求,過分龐大的篇幅和條目數量設置反應在大事記收錄、編纂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根據本人多年撰寫大事記的經驗和體會,認為大事記就是對區(qū)域內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自然等方面具有全面影響、影響比較久遠,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起推動和阻礙作用的重大事件?,F將大事記收錄范圍分為如下20項:
1.建置、政區(qū)的變動:省、市(州)黨政機關組織結構的變動;省、市(州)、縣行政區(qū)域的變動。
2.機構的建立或撤銷:省、市(州)政府機構組成部門、直屬機構、管理機構變動情況;省、市(州)黨委機關組織變動情況。
3.重大會議:中共黨代會、黨委全體會議;省級黨委、政府出臺導向型政策、戰(zhàn)略部署會議,能反應全省上一年度工作重點會議;在區(qū)域內國家領導人參加全國、全省會議。
4.政治活動:省級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xié)商會議內容、結果。
5.制度、方針、政策、法令的頒布或實施: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情況;有關法令和政策的實施和頒布。
6.重要人事的變動:區(qū)域內主要領導、常委的任免。
7.新生事物:區(qū)域內各行業(yè)出現的代表歷史前進方向,并且有遠大前途的事物。
8.著名科技人物學術研究、科技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區(qū)域內設立工作站,取得的科技成果。
9.模范人物及突出事跡:區(qū)域內個人或集體榮獲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和突出事跡。
10.技術革新、創(chuàng)造發(fā)明:在行業(yè)內促進產品升級換代,降低成本、節(jié)約能耗,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提高競爭力;運用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術,首創(chuàng)解決了各行業(yè)內的難點,極大的提升生產力。
11.重大工程項目:列入國家重大投資項目(由中央政府全部投資和參與投資的項目);由地方政府投資,總投資額達5億元(人民幣)以上項目。
12.農林牧副漁業(yè)的成果:上一年度農林牧副漁業(yè)總產值中增長較大的行業(yè)。
13.省、部級以上領導人視察、檢查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同時具有實質性工作活動內容,政治局常委來地方的一律收入。中央部委領導來參與對區(qū)域內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的工作活動也可收錄。
14.重要外事活動:外國元首來訪,區(qū)域內主要領導人及重要團體出訪。
15.人口、民族的變遷:區(qū)域內因某種原因,造成人口、民族遷移過程、結果。
16.自然或人為災害發(fā)生及抗災情況:區(qū)域內影響重大或有重要科研價值的奇異自然現象或重大災害,及抗災情況。
17.重大案件:造成區(qū)域內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影響惡劣的刑事治安案件偵破、審判情況。
18.遺址、古玩的發(fā)現、保護等情況: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人類工程或人類和自然的聯(lián)合工程。
19.體育競賽奪標:國際、國內體育比賽前三名。
20.重要著作:在某一學科領域內撰寫的有重大意義或重大發(fā)現,對社會帶來較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著作。
以上20項收錄范圍為大事記采集指明選錄范圍、層次,在收錄工作中,還要從實際出發(fā),綜合平衡,靈活掌握,取舍素材。
三、綜合年鑒大事記記述方法
綜合年鑒大事記也稱年鑒大事年表,屬綜合性大事記,以時間為順序,記載一個地區(qū)、一定階段發(fā)生的重大事件,一般采用編年體為主,記事本末體為輔的記事格式。事件記述要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機構)、原因、經過、結果六要素。文字要求簡樸、準確,摘要記載、不要詳敘其情,不用修飾語、評價語,能夠清楚看清事件的來龍去脈。要嚴格控制字數,一般小的事條20字左右,大的事條100字左右。同時要堅持一事一條的寫法,不能多事混雜在一條中記述。
四、綜合年鑒大事記編寫時應注意的原則
(一)實事求是原則
地方綜合年鑒是資料性工具書,客觀、準確記錄史實,并為現實服務。大事記也充分體現地方綜合年鑒的這一性質和功能特點,任何一條大事記都是某一主題客觀信息的集合體,是真實反映事物的本質,不包含作者的主觀因素,不作褒貶評價。大事記編寫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全面認識事物,分析事物,客觀地記述。
(二)全面概括原則
地方綜合年鑒大事記采用編年體為主,記事本末體為輔的記事格式,在記述時要高度概括事物的全面情況,語言文字精煉、準確,事件基本要素齊全,在盡可能小的篇幅里容納盡可能多的信息。
(三)統(tǒng)一性原則
在編輯過程中,正文相關條目和有關內容的記載同大事記的編寫不是同一作者所為,正文內容是各局和各相關單位撰寫,在撰稿時,都從自己單位的利益出發(fā),帶有一定的主觀思想,在統(tǒng)稿時一定要注意有關方面的核查,確保內容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四)負面信息收錄原則
主要包括在區(qū)域內一定時期發(fā)生的重大災情、事故、刑事、經濟案件以及造成社會重大影響的突發(fā)案件。負面信息具有啟迪或警示的作用,記述客觀、完整的負面信息,是大事記編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綜合年鑒大事記編寫的難點是大事、特事、要事的標準和范圍難以把握,選取中,常常參雜個人主觀意識,把握難度較大,這就要求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理論修養(yǎng),同時注意細微之處的把握和探究,結合時代特色,編寫出一份觀點正確,選材得當,大事突出、內容全面、語言簡練、脈絡清晰的大事記。
參考文獻
[1]許家康.《年鑒框架的作用及設計原則》.線裝書局,2011.
[2]王征.《省級綜合年鑒大事記的統(tǒng)計與比較研究》.中國年鑒網,2011
[3]張雪梅.《淺談大事記編寫的注意事項加重要性》.中國知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