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蕩
【摘要】農民工是中國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出現(xiàn)的一個特殊社會群體,隨著城市化和工業(yè)化進程的推進,大量農村人口流向城市工作。農民工在我國城市經濟改革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農民工面臨的工傷事故和職業(yè)病危害日益嚴重,然而農民工工傷保險覆蓋面較低,獲得工傷賠償較難。本文就農民工工傷保險現(xiàn)狀及對策兩個方面展開討論。
【關鍵詞】農民工 工傷保險 現(xiàn)狀 對策
農民工作為城鎮(zhèn)外來人口,無法享受和城鎮(zhèn)正規(guī)單位公民一樣的工傷保險待遇。農民工從事的多為高風險職業(yè)。農民工作為特殊的群體,簡單套用現(xiàn)行的工傷保險條例是不可行的。農民工的職業(yè)安全與工傷保險是中國城市化建設乃至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下面講農民工工傷保險的現(xiàn)狀及對策。
一、農民工工傷保險現(xiàn)狀
(一)當前農民工的工傷保險參保率較低
農民工普遍文化程度較低,他們不了解工傷保險,沒有參保的意識,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雖然工傷保險被規(guī)定為強制保險,但是農民工并不清楚。一些無良漏繳保險現(xiàn)象嚴重,置農民工的職業(yè)安全于不顧,逃避責任。農民工找工作時,只要能按時發(fā)工資,他們并不重視是否簽勞動合同,是否參與工傷保險,他們甚至不清楚這些東西的作用,對法律了解甚少。
(二)農民工獲得工傷賠償過程復雜且漫長
農民工面臨著工傷認定難、獲得工傷賠償難等問題。要獲得工傷賠償,整個過程要經歷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和工傷保險待遇索賠三個階段。認定工傷的前提是雙方存在勞動關系,農民工相關法律知識較為欠缺,而往往農民工并沒有能夠證明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據(jù),就需要啟動確認勞動關系的勞動仲裁程序;相關部門做出工傷認定后,如果相關單位或農民工對結論不服,可能會進入行政復議程序;若相關單位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賠償,又可能會進入工傷賠償勞動仲裁和訴訟程序等。農民工獲得工傷賠償?shù)倪^程是漫長復雜的,一般要幾年的時間,而往往農民工承擔不起工傷的治療費用。農民工難以維權。
(三)政府職能不到位
一般來說,農民工在沒有參保的前提下發(fā)生工傷事故后,基本上沒有一家用人單位主動承擔工傷賠償,往往都是農民工提起民事訴訟,才可以獲得賠償。政府對用人單位的要求不夠嚴格、監(jiān)督檢查力度不大,導致一些用人單位侵害農民工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國家雖規(guī)定了農民工工傷保險為強制保險,但是政府并沒有采取強硬的措施落實下去。在農民工權益受到侵害時,政府并沒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反而逃避責任。
(四)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不完善
農民工作為特殊人群,政府并沒有制定一套適合于農民工的工傷保險制度,這就使農民工的權益并沒有得到充分的保障。我國的工傷保險制度最初主要是為城市居民制定的,針對農民工的工傷保險制度幾乎空白。工傷制度保險作為我國社會制度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只有在政府的推動下才得以形成和發(fā)展。隨著農民工工傷保險問題受到重視,各地相繼出臺了一些針對農民工的工傷保險政策,但是知道的政策不完善,效力低,難以保障農民工的權益。
二、農民工工傷保險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工傷保險宣傳,提高農民工參保率
很多農民工并不了解工傷保險的優(yōu)勢,從而沒有參保的意識。因此,要加強工傷保險宣傳,加深農民工對工傷保險的了解,從根源上提高參保率。為農民工說明參保的必要性,以及工傷保險的賠償程序等相關知識,可有效地防止用人單位侵害農民工權益的現(xiàn)象。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用人單位的監(jiān)督,徹底清算其雇傭農民工人數(shù),進行工傷保險統(tǒng)計,防止用人單位漏繳工傷險,從而提高農民工的參保率。
(二)簡化工傷賠償程序
我國現(xiàn)行的工傷程序太過復雜,所需時間太過漫長。這對本就受到身體傷害的農民工無疑會造成二次傷害。難以保障權益。因此,應當簡化工傷認定程序,各部門各司其職,限制用人單位隨意復議或訴訟,保護弱勢農民工,不限制農民工的權利。
(三)強化政府的行政職能建設
政府應加強對農民工工傷保險工作層面上的行政職能建設。規(guī)范用人單位,加強對用人單位的有效監(jiān)督。對侵害農民工權益的用人單位做出及時有效的糾正和懲罰措施,防止其漏繳工傷保險。幫助農民工建立地方維權組織,凝聚農民工集體力量來維護自身權益。
(四)完善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
為農民工制定一套合適可行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全方位的在法律層面上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在法律法規(guī)中明確規(guī)定有關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的問題、工傷保險待遇問題、法律援助問題、工傷事故責任處罰問題等,是農民工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有法可依。
三、總結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農民工正逐步成為產業(yè)工人的主體,他們?yōu)槲覈慕洕l(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涌入城市投入到城市建設中,可是對于這些城市的新主人和建設者,我們卻很少給予關注。我們應給予農民工充分的尊重和保護,這需要政府、企業(y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應永勝.中國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演進及運行效果評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12.
[2]李玥.論我國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蘭州學刊,2014,(1):85-88.
[3]楊軍劍,張璐.健全完善農民工工傷保險的對策與建議[J].決策探索,2017,(1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