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維
(陜西省興平市秦嶺小學,陜西 咸陽 713101)
語文是承擔學校德育的一門重要學科,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是每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對于低年級來說,將德育滲透于識字教學中,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識字教學時,老師除了指導學生讀準字音,還要讓學生通過觀察生字的結構,記住字形,教師則可以在此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
在教學生認識“乳“字時,告訴學生甲骨文中該字是母親手抱嬰兒哺乳的形象,延伸到父母養(yǎng)育孩子的艱辛,教育孩子感恩父母。如 “青”字加上“豎心旁”變成“情” ,讓學生體會到每個人都有感情,真摯的感情要發(fā)自內(nèi)心,真心待人。 “青”字加上“言字旁”變成“請” ,當需要別人幫助時要禮貌待人, 言談舉止大方, 有禮貌。類似的生字有很多, 如:“您”、“忘”、“思”、“送”、“呼”等。
寫字的指導也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指導學生寫字時也可以進行德育滲透。如: “人”字,筆順很簡單,一撇一捺,書寫時要注意撇和捺要舒展,生字保持直立,指導學生懂得做人要頂天立地。再如:在寫字“林”時,左邊的“木”字,最后一捺書寫時要變成點,這樣右邊的“木”字才有位置書寫,也更加美觀,就好比做人要學會謙讓,才能更好的與人相處。類似的生字有很多,如: “雙”、“好”、“和”、“對”等。
低年級學生是人生受教育的啟蒙階段,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就需要老師進行合理的引導,教育。如在教學“打”字。學生了解了字形和字義后,便積極地舉手發(fā)言組詞,有“打架、打人、打罵”等詞語。我聽了之后,先是肯定了詞語的正確性,然后追問:“同學們,我們能打人、打架、打罵別人嗎?”學生一齊回答:“不能。”我趁機說:“對了,我們在生活中不能隨便打人、打架、打罵別人。那你們還能組其它有表示打這這個動作的詞語嗎?”學生很快組成了“打球”“打水”“打魚”等詞語。這樣的引導,不僅讓學生理解了字義,會組詞,會用字,而且對學生良好行為的養(yǎng)成也起到了有效的教育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正確處理德育和教學的關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識教學之中,使二者融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階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長期堅持,必定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