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輝
(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 430070)
在齒輪選材方面,國外大都采用鉻鎳合金鋼,國內主要采用20CrMoH和25MnCr5等合金鋼。變速器齒輪中滲碳層的數值一般較為固定,當滲碳層深度范圍為1.1~1.7 mm時,法面模數的應用參考值為mn≥5 mm;當滲碳層深度范圍為0.8~1.3 mm時,法面模數的應用參考值盡量為mn≥5 mm;當滲碳層深度范圍為0.7~1.2 mm時,則法面模數的應用參考值為mn≤3.5 mm。
(1)齒數:齒數的選擇一般應滿足以下4個條件:滿足傳動比及行星齒輪互不干涉等要求;獲得盡可能高的動力性與經濟性要求;不產生根切現象;可相互嚙合的齒輪,其齒數不能存在公因數。
(2)壓力角:一般選擇25o壓力角以獲得最大強度,直齒輪一般保持在28o。此外,節(jié)圓處漸開線曲率半徑與齒根圓齒厚會隨著壓力角的增大而增大,使不根切的最少齒數減少,接觸強度提高。
(3)模數:齒輪模數取決于輪齒的彎曲疲勞強度等因素,考慮到維修難度與加工工藝性,變速器中不宜采用過多的齒輪種類。常規(guī)設計是一、倒擋齒輪使用1種模數,高速擋齒輪使用1種模數,中間擋齒輪模數取二者之間。此外應注意增大模數、減小齒寬會使變速器減重;而減小模數、增大齒寬會使變速器降噪。轎車對變速器的噪聲要求較高,而貨運汽車應注重質量要求。
(4)螺旋角:為了保證齒輪間的嚙合度,一般采用較大的螺旋角,然后檢測其運轉是否平穩(wěn),運轉噪音是否過大等,無異?,F象則可以投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螺旋角不宜太大,以避免齒輪出現彎曲等現象。低擋齒輪,螺旋角選擇15o~25o為宜,以保證其抗彎強度。
(5)齒寬:齒寬的選取一般圍繞齒輪模數進行。齒寬選取不當,會影響齒輪的運轉穩(wěn)定性。齒寬越大其承載能力越高,但易導致軸的撓度變形等問題,使齒輪受力不均,因此齒寬不宜過大。
(6)齒頂高系數:為了保證輪齒彎曲強度與重合度,齒頂高系數不宜過小,實際運用中大都采用標準為1.00的齒頂高系數。少數變速器采用的長齒齒輪,使用的齒頂高系數會>1.00,因為它相較于普通齒輪,在動載荷、振動及噪音控制等方面具有更加優(yōu)異的性能,而且可增大重合度。
(7)端向變位系數:若變位系數選擇合理,可使齒輪產生根切的概率降低,從而使其中心距達到配湊。變位系數選擇原則為:保證嚙合時不干涉、保證必要的重合度與齒頂厚、保證加工時不頂切、保證加工時不根切。
(8)中心距:中心距一般根據經驗公式初選得到的。中心距對汽車變速器的總質量與外形尺寸影響很大,因此它的選擇至關重要。確定中心距時應該考慮到齒輪的幾何參數、結構要求與性能要求,不能一味地減小中心距以縮小變速器體積,這會引起滾動軸承放置困難等問題。
(9)量球直徑:量球直徑作為齒輪參數設計值之一,對加工后的齒輪齒厚起著一定的控制作用,其選擇時應滿足以下3點要求:量球不能觸碰到齒槽底面、量球應與齒槽面兩側的漸開線齒面接觸、量球應該有足夠大的直徑,以使其外表面高于齒頂,從而達到方便測量的目的。
確定1擋齒輪齒數時,一般采用確定的中心距與模數來計算齒輪總和,其中直齒和斜齒都被包括在內,以此確定齒數的最終數值。然后通過選定的傳動比來控制齒輪數的大小得出實際使用值。對于中間軸式的變速器,當軸上安裝的齒輪過小時,其使用的齒數也相對應的會受到限制。
由于汽車變速器各擋位齒輪的不同,會使得傳動比存在差別。此時,中心距的調整需結合取整的齒數數值與具體的變位系數大小,同時可以通過其調整值、螺旋角和模數值計算出擋位齒輪的傳動比大小。選擇不同的齒數,也會使中心距存在差別。所以在齒輪取整之后,應注意中心距的調整。
計算輪齒實際強度值時,可查閱相關經驗公式、經驗值與具體參數,得到輪齒接觸作用力與彎曲作用力。然后不斷調整參數值以使輪齒具有足夠的強度,防止因強度不足而出現表皮脫落、輪齒斷裂、輪齒嚴重磨損等問題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