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要改變陳舊的教育思想及滯后的管理理念,取消固定的條條框框和數(shù)量要求,不求形式和規(guī)范,注重實效和創(chuàng)新,不單純地以教案論英雄,重在課堂效果。
電子教案設計教案,多媒體課件。(它包括影像、圖片、文字、聲音、動畫等),教學資源(音頻、顏色、文字、圖片)參考資料等三部分。不是將低質(zhì)備課保存,而是要實現(xiàn)資源共享,打造高效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
城鎮(zhèn)學校同年級、同學科教師較多,采用集體備課方式充分發(fā)揮教師的集體智慧,發(fā)揚教師的合作精神。農(nóng)村學校分散的可采用個人精品備課,重點內(nèi)容典型課詳備。
與其寫應付上級檢查的教案,倒不如放飛思想,思考學生的實際情況,思考如何做到讓學生走近目標。所以教師要弄清楚備課而不是背課。是為了上課。上課的過程也絕不可能是死板地背下來,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最基本的要求要做到三備:一備教材,二備學生,三備教法。備教材就是要抓住根本,比如理解一篇課文先要認真仔細地把課文讀一遍,讀完一遍合上書回憶,在回憶中抓住教材的根本,即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最突出的,也就是作者濃墨重彩的一筆,它就是文章的根本所在。抓住了它就抓住了文章的主干。
例如,備《曼谷的小象》一課時,教師就應這樣做:一事備教材。讀完一遍合上書想一想,腦子里出現(xiàn)了曼谷郊外的一片綠油油的禾苗,點綴著野花的草地,還有不斷變幻色彩的濃霧,一個漂亮的泰國婦女,一頭乖巧聽話的小象,一陣悅耳的鈴聲,想起美麗動人的事情……所有這些在備課教師腦海中形成一種自由的唯美畫面。真美??!就應該把這種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也意識到這種美的東西。把它集中到一個并不復雜的故事中,就能表現(xiàn)出一種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和諧的美,一個“美”字應是教師對教材最主要的認識,這樣的備課才能對學生產(chǎn)生最好的啟迪。教學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其實,教材和生活一樣并不缺少美,關鍵是教師備課時應備好的教材抓住“美”字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表現(xiàn)美,欣賞美、體會美、享受美。從而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二是備學生。教師的備課應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日常生活中積累感悟,把課備到心靈的深處,教師備課備學生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學習。備課中的這一環(huán)節(jié)要關注學生的知識基礎、個性特征、行為習慣、家庭背景及發(fā)展變化等方面做簡要分析。學生是教師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應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深鉆細研,在反復思考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備課方式,體現(xiàn)自己的教學風格。三是備教法。關鍵是備的得法,教才有法。教師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奠基的思想。教師備課中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fā)展,因材施教,注重差異,從而體現(xiàn)教師的科學精神和智慧。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的功夫,一定要放在平時的備課上,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恰當?shù)慕虒W方法。目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課上同學們與老師與同學展開合作交流。還要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都明白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基礎的道理。為了利用好課上的每一分鐘,爭取最大的教學效益,教師就應在備課上下足功夫。應該承認,備課的過程是艱辛復雜的腦力勞動過程,教師的備課既有重要性,又有客觀性,教師每天處理完冗雜的事務,已經(jīng)是筋疲力盡了,教師的備課就成了家庭作業(yè),要細致地書寫在本上的確有很大難度,教師長此以往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備課管理亟待改革。
我建議這樣備課比較合理:假期中教師按年級分組,分單元、分課時,嚴格按照單元要求備好電子教案,每人只承擔部分課時,開學后集體教案匯總?cè)M教案,并裝訂成冊,成為通用教案,供全體教師使用,備課教師同時備好需要的課件。
我認為,這是目前教學管理中教師備課管理的一個好辦法,也可結(jié)合自己學校實際情況采用。
(1)改進辦法。備課改革首先要疏通和優(yōu)化“設計教學、寫好教案”這條教師成長的主干道。通過改革教案形成和評價重心,減少教師費時低效的摘抄行為,使備課方式進一步革新。把教師的精力轉(zhuǎn)移到對教材的把握和對學情的調(diào)研、教法的改進、教學的反思上來,切實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的發(fā)展。
(2)教師合作。編輯同學科教案,組織同學科教師在假期分任備課,開學通過教研組研討后修改并裝訂成冊,供教師使用。
在教案組成上,每單元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備好的通用教案由學科備課組統(tǒng)一印制,約占頁面的2/3;二是空白,備做教學設計的修改之余地,約占頁面的1/3,通用教案在內(nèi)容和結(jié)構上切不能像劇本一樣,把教師要說的每一句話甚至學生應該怎樣回答等設計得面面俱到,給任課教師留下再改進、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
修改使用教案,形成個性化教案。教師在使用教案時,必須做到兩點:一是課前教師對通用教案做修訂,以通用教案為牽引,明確教學目標,把握教學的重、難點,理順教學思路;二是備學情做裝訂,依據(jù)班情、學情對通用教案進行個性修改。
繼續(xù)實行定期檢查與評價,但是檢查評價重心應放在實效上。檢查的重點是反思和教師對通用教案的再改進,要求教師在組織并實施教學活動后,應及時對課堂的教學設計和實施情況進行回憶與反思,提煉經(jīng)驗,可以查找教學失誤,反思病因,并以此整理寫好教學后記,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教案。
要真正實現(xiàn)減負增效的根本目的,要加強配套的管理措施,針對教師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指導,按照備課組一個單元一次集體備課的要求,以便在教研中查缺補漏,不斷改進,這一點很重要。減輕了教師的負擔,進一步要求教師提高教學實效。督促教師利用更多的時間讀書思考。
總體來看,這一方法一定會有實效的。集體備課提供了最優(yōu)化的教學設計,為實現(xiàn)教學最優(yōu)化提供前提保證,留有自主改進的余地,對于任課教師而言,是一個真實的“設計——實施——反思——完善”的過程,教師把更多的時間用在鉆研教材和把握學情上,這樣,教師在改進教案中一定會博采眾長,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挖掘教材,研究個性,獨樹一幟,自成一家,體現(xiàn)課堂形式的多樣化,體現(xiàn)學生的差異性,體現(xiàn)教案使用的靈活性。
當然,這種備課管理方式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不能解決小學布局分散規(guī)模較小,沒有平行班,教師集體備課困難的問題。這一局限性如果能采取校間聯(lián)合的方式,也許會有所改觀。例如:兩所學??刹捎眠@種方式,把平行班少教師集體備課有困難的學科放在一起備課、交流、匯總,達到揚長避短的功效,或者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備課方式也會越來越先進,也將會解決這一難題。
總之,備課管理改革的宗旨在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備課應以學生為本,與時俱進,讓備課管理成為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過程,減輕教師工作負擔,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