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 王永燕
語文作為小學必修的一門課程,綜合性極強,它對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都有較高要求,學生在語文考試中難拿高分。就目前學生現狀來分析,學生語文成績難拿高分,易導致學生對自己的語文學習喪失信心,從而降低其對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這種情況下學生自然成績下降,結果學生信心再次喪失,惡性循環(huán)。想要遏制住這種現象的出現,教師必須采取措施,引導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的主動性。
主動性指個體因好奇心、內在興趣和內在動機驅動而積極接近和探索物理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的行為特征,而主動性也會隨著人們逐漸長大逐漸增強。小學階段的學生會被迫投入大量精力到學習當中,徹底改變其生活方式。在這種境況下,自制力差及自主性較差的學生會因為無法控制對生活中誘惑而將大部分時間花在玩樂上。小學生的內心敏感,并且表達能力尚且不足,教師應更多關注其內心,鼓勵學生,培養(yǎng)自信,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愛,形成寫作學習自主性。首先良好的課堂氛圍極其重要。教師可以倡導讓學生們暢所欲言,創(chuàng)造出和諧寬松的氛圍,這樣可以任由學生的思想縱橫奔馳。如在《畫楊桃》一課中,我?guī)蠗钐?,鼓勵學生進行繪畫,隨后結合學生的成果和課文內容講課,同時鼓勵學生緊密聯(lián)系實際,舉出生活中生動具體的例子進行交流討論,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自然學生就能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形成自主性學習。其次,教師可以建立激勵評價機制來激發(fā)學生興趣。激勵性的評價,能給學生以幫助,給學生以鼓勵,給學生以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因類施教,在對待優(yōu)秀學生時,在獎勵的同時也要指出學生的瑕疵,對優(yōu)秀學生需要更高要求,而對學習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不吝于夸獎,這部分學生只需要與他們自身橫向發(fā)展做對比,進步便可以鼓勵,退步也需要較委婉地批評,保持住其自信心與自主性。
在寫作訓練中,教師可以先從易到難,這樣學生們更能夠接受。在作文類型中,敘事類作文是最簡單的,教師不妨先從敘事類做起,利用口頭訓練,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學習習慣,培養(yǎng)自信,同時訓練邏輯與語感。例如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們講述自己與父母或朋友在公園游玩的經歷。不需要用筆寫下,只需要他們講出來。例如首先詢問學生是怎樣去的,步行還是借助交通工具,那天的天氣怎么樣等。引導出簡單的框架后,再深入詢問學生如天上的云怎么樣,當天的人流如何等進一步描述性問題,最后再教導學生們學會取舍,即將敘述的故事進行詳略的劃分,劃分完畢再將故事寫出來。這樣的訓練不僅將寫作的難度降低,讓學生更易接受,并且方式新穎,教課的過程中學生容易燃起興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比傳授科學知識更為重要。在語文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命題作文與自主命題交替訓練,鍛煉學生思維。
寫作能力提升非一日之功,也并非閉門造車就能夠成為一代大家的。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能夠看見寫作方面的成績很容易兩極分化,究其原因,會發(fā)現班級中一部分學生課外閱讀的數量驚人,博聞強識,這就造成這部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各種素材信手拈來,不費吹灰之力,而另一部分學生課外閱讀較少,甚至有學生只能夠利用課本作為素材庫。素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進行讀書交流等對寫作能力提升都是極為有用的。在寫作過程中,學生也在不斷積累著知識、技能與修養(yǎng),這些對于學生的三觀形成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可以鼓勵學生增加閱讀量,還可以利用已有的課本,在課堂上進行拓展衍生,開闊學生眼界。除了量的積累,質的積累也十分重要,作為語文中另一重要部分的閱讀能力也需要對學生進行訓練,可利用復述故事或自編故事等進行鍛煉。
父母對兒童的學業(yè)成績起到了重要作用。父母親對孩子學業(yè)的參與不僅是愛的體現,同時也是優(yōu)秀教育方法。隨著時代與改革的發(fā)展,目前的教育主要遵循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一方面,這是全社會對教育行業(yè)的要求,另一方面,這也是在科學的教育指導下進行的。改革后的教育在學業(yè)方面更需要學生對學業(yè)自主性的增強及自我控制力的掌握。研究表明,學生群體中主動學習的占比要遠遠小于被動學習的占比,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剛剛從幼兒階段跨入,原有的放松的生活被大量學業(yè)占據,這很容易出現主動性不強,自控力較弱的情況,而這都需要學生家長的教導與輔助,單獨靠學校及教師的教導是不夠的。
語文隨著教育的改革越來越受人們重視,但部分學生面對語文有著討厭甚至恐懼的心態(tài)。本文針對此種現象,簡要地提了幾點建議。但是教育要從長遠來看,教師要聯(lián)系實際與理論,積極引導學生們產生對語文的熱愛與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小學語文寫作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