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陵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李志國
我們面對當前的教育改革時,都說教學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如何才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傳統(tǒng)教學是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因受教師自身關鍵地位、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習慣、傳統(tǒng)教學對學生意識的影響,尤其是社會對教學的評價及功利驅使,導致常常或大部時間都是通過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開展的,甚至會有大家戲稱的“滿堂灌模式”,也有所謂啟發(fā)式教育的“滿堂問模式”,教師的講解占用了課堂的絕大部分時間,或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鞏固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這些都不是現代教育所需要的,無論是知識經驗的獲得,還是智力和能力的發(fā)展,教師既無法代替學生讀書,也無法代替學生分析思考,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即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主動地投入“活動”中去,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已解決問題。所以教師首要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積極的學習“活動”和建立學習環(huán)境,輔助學生順利高效地完成學習流程。教師的關鍵任務是教育,只有觀察和關注每一位學生,才能因材施教引導每位學生。
既然教學是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那么課堂就應該是學生進行“活動”的課堂,是一個“活動”接一個“活動”,每個“活動”,學生都有知識的積累和素養(yǎng)的提高,讓學生自我學習后收獲喜悅,讓教師在“活動”中教育學生。那么教師首先就是要創(chuàng)設一個個高效的“活動”,教師要把課程目標從蘋果樹轉化成樹上的一個個蘋果,每個蘋果都需要一個“活動”來收獲,每一個“活動”是學生動手動腦、跳一跳就能收獲蘋果的過程,也是教師不放任自流、幫助學生具備基礎技術能力,總結實踐再總結實踐夠著蘋果,從而收獲整棵蘋果樹上所有蘋果,完成學習任務。那么課堂上如何開展“活動”呢?
教師必須緊緊抓住5個環(huán)節(jié),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起到教師主導作用。第一是課程學習準備,顧名思義就是課堂開展準備,包含結合學生實際制定課程的學習目標、選擇正確合理的教具設備、營造積極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形成學生主動參與和多感官并用的學習模式等,這對教師要求很高,所以備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學生也應該有課前準備,一是了解課程將干什么,二是必須進行初步課前學習,以達到課堂上開展“活動”的基礎條件。第二是教師課堂信息傳遞,教師對課堂簡單介紹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提供或確認學生所需的基礎技術水平,為學生的學習設定學習階段,以便他們能夠開展“活動”。第三是開展學生學習“活動”,先是教師布置“活動”任務,必要時要有任務書,并作出清晰全面的說明。接著才是學生開展“活動”,學生按照任務書進行活動。第四是學生“活動”回顧,是“活動”結束后學生回顧“活動”過程和開展“活動”成果的展示,主要包含以下4個方面:學生展示“活動”成果、師生評價“活動”表現、形成統(tǒng)一答案、一起提問探討猜想。第五是課程總結反饋,是學習“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偨Y主要是強化結論和強調統(tǒng)一,以便今后應用到實際工作行動中;反饋是本次課堂的目標實現情況及師生表現評價。
針對學習“活動”中最為重要的活動環(huán)節(jié),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就必須在學習“活動”開展環(huán)節(jié)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實施的“活動”必須要有意義、可操作、可視化,否則本末倒置;教師要控制時間和進度,有序高效地完成任務;允許學生有提出問題、討論思考和大膽猜想的自由。在回顧環(huán)節(jié)要注意:一定要全員參與,學生是回顧的主角;教師要確定回顧方法和媒體,布置任務時說清楚且保持一致;展示一定是學生陳述展示,因為展示的是他們學習“活動”的過程和成果。
既然課堂開展離不開學生學習“活動”,讓學生提出并解決問題。那么在學習過程中就需要大量有益的教學工具進行輔助,我們如何根據需要發(fā)現、選擇教具呢?如何制作、改良、開發(fā)教具呢?筆者結合實際情況,首先簡單地解析一下教具。教具是用來講解說明某事物的實物、圖表等,包括教學設備、教學儀器、實訓設備、實驗設備、教學模型等。課堂教學服務的教具越來越多,簡單分傳統(tǒng)課堂教具、專業(yè)教具 2種。
傳統(tǒng)課堂教具,就是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課本教材、實物教具等,得益于社會的進步,現在已經演變成白板筆,甚至都使用電子屏;國家對教材開發(fā)要求越來越高,提高課本學習實用性和趣味性,甚至出現許多校本教材,提升了貼合實際的程度;另外制作教學掛圖、幻燈片等,對學生在活動中探討分享有著重要的幫助。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信息化、多媒體成為主流教學方法,高質量動畫視頻等教學資源、網絡微課顯得尤為精貴,也涌現出多種多樣的教學資源,如汽車仿真教學軟件、網絡學習軟件等,如針對網絡遠程學習出現的中國大學慕課、在線課堂等,這都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平臺?;陔娨暯虒W及AR(增強現實)與VR(虛擬現實)技術的出現,以及移動設備上的微信群、公眾號、移動端APP等,也都在體驗式課堂中錦上添花。
針對中職汽修專業(yè)的課堂教學,汽修基礎實訓設備、實物教具是無法缺失的,這是學校專業(yè)辦學硬性要求,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學校的專業(yè)優(yōu)勢,因為這些教具便于學生理論聯系實踐、學校聯系社會。這些設備包括實車和發(fā)動機、變速器等總成部件及四輪定位儀、舉升機等設備,甚至使用嶄新的寶馬、奔馳等高端品牌的實車。當然在具體的專業(yè)知識課堂教學時,還要有相應系統(tǒng)的教學臺架(如起動系統(tǒng)、制動ABS系統(tǒng)臺架),特別是解剖的實物教具(如制動主缸),或特別制作的模型(如液力變矩器)。這些豐富多彩的教具,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教具的幫助自主學習,相互探索分享,教師利用教具進行多媒體、多手段課堂展示教學,專業(yè)的汽修教具在課堂教學中大放異彩。
面對汽車維修的專業(yè)課堂教學,教師一定選擇好、利用好教學教具,開展以“活動”驅動的教學課堂,教師控制好“活動”開展和回顧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會與人分享和合作,收獲進步的喜悅和挫折,真正把課堂還給孩子,成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課堂,打破多少年來課堂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現象,杜絕課堂中教師的“滿堂灌”或“滿堂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