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馮子杰
10月18日 晴
外婆從小就視我為掌上明珠,呵護有加。可她對外人的態(tài)度與做法卻遠在我的意料之外。
要說外人,與外婆相距百里之遙又非親非故的陳老板,可算是八百桿子也打不著的一個絕對的外人,那他怎么跟我外婆扯上關系了呢?原來是黨的富民政策穿針引線,才使他們倆從生人逐漸變成了熟人、友人、親人。
這個故事還要從土地流轉說起。去年冬天,村委會動員公路沿線的農戶將承包地流轉出去,給東臺市三倉鎮(zhèn)的西瓜種植人陳老板種西瓜,外婆家東面有2畝承包地,正好在這個范圍內,而且外婆家門前又有一條自費修筑的水泥路直通204國道。外婆積極響應村委會的號召,陳老板也看中了這塊交通便利的良田。
今年春天,陳老板帶人來這里整理土地,施肥播種,搭建大棚,忙得熱火朝天,大汗淋漓。外婆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頭:人家大老遠地來為我們種地,我們手不動腳不動地坐在家里拿土地流轉費,怎么過意得去?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幫人家做點事,心里也許會好過一點。想到這里,外婆馬上行動起來,又是打冷水,又是燒開水,再到田里招呼陳老板他們來家里洗臉、喝茶。陳老板很感動,說:“你這個人心眼真好,全不把我們當外人?!薄笆裁赐馊瞬煌馊说?,大家都是中國人,都是地球人,都是一家人?!蓖馄胚@風趣而又很有見地的話把大家都給逗樂了??斓街酗垥r間了,陳老板本打算帶人到鎮(zhèn)上的小吃部湊合一下,外婆覺得那樣費時又不劃算,要給他們做飯。陳老板拗不過外婆的好意,但要給工錢。外婆堅持說,收了土地流轉費,不能再收工錢。正在兩人相持不下之際,有人給出了個好主意——到時請外婆吃西瓜,事情才算下了山。
真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朋友。此后,只要陳老板他們一到,外婆就像來了親戚一般,喜笑顏開,端茶送水,煮飯燒菜,忙得不亦樂乎。轉眼間西瓜苗長高了,卻惹上了小蟲子,需要趕緊噴農藥。陳老板急得抓耳撓腮,只得來找外婆幫忙。外婆叫他先去買農藥,自己找出家里的一臺手動噴霧器,又要外公去借兩臺電動的,然后一起去治蟲。外公不大情愿,他認為把自家的一臺噴霧器借給他就不錯了,不必再去為他借兩臺,更不必親自去噴農藥。外婆說:“不是人家來承包地,你每天有空出去溜達嗎?再說這噴農藥也是一種運動,既能鍛煉身體,又做了好事,何樂而不為呢?”外婆的話入情入理,外公欣然應允。
兩個月后,第一批西瓜終于成熟了,一個個圓乎乎、光溜溜,比足球還要大的綠皮西瓜星羅棋布。陳老板喜上眉梢,趕緊帶人來采摘,并親手挑了一個捧去給外婆品嘗。外婆拿起菜刀,剛接觸到西瓜皮,還沒使上勁,就聽到“咔”一聲脆響,西瓜立刻一分為二,露出了紅囊黑籽,散發(fā)出誘人的清香?!昂霉?!好瓜!”外婆連聲稱贊,“可我哪吃得了這么多?”邊說邊將其分解成若干小塊,隨手拿了個盆裝進去,送到西瓜地里,與陳老板他們一起分享。大家吃著香甜的西瓜,說說笑笑,儼然是其樂融融的一家人。
七八個人忙活了一上午,摘了滿滿一大卡車西瓜??僧斶@卡車經過外婆家門前的水泥路時,意外發(fā)生了。陳老板聽到車聲不對勁兒,馬上下來察看,發(fā)現(xiàn)路面有好幾個地方被壓得四分五裂,非常過意不去,跟外婆打招呼,說明天就派人來修補。外婆哪里肯依,說:“這條路舊了,不怪你們?!边@時恰好村委會主任路過這里,得知情況后明確表示,這路由村委會負責重新修筑。
今年一放暑假,外婆就打電話叫我去玩。陳老板隔三差五的都會送幾個西瓜來。吃著那可口的西瓜,我卻產生了疑問,就悄悄問外婆:“這個外人為什么會對你這么好呢?”外婆就講她與陳老板之間的故事,最后總結道:“你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啊!”哦,怪不得外婆人緣那樣好,原來是她首先對別人好啊。我終于明白了這條為人處世之道。這趟暑期之旅真是太有價值了。
點評
文章以黨的富民政策為切入點,以土地流轉為背景,以如何與外人相處為線索,通過幾個人物之間關系的描寫,從不同側面烘托出主人公——外婆樂于并善于為他人著想的可貴品質,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現(xiàn)實意義。文章標題設懸念,行文有章法,情節(jié)完整,照應嚴密,語言流暢,亦莊亦諧。最后,“你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的主題,自然而然地顯現(xiàn)出來,有水到渠成之妙,引人深思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