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田縣實驗小學東山分校 林曉華
導致學生寫作難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無話可說,然而作文并非憑空想象,不管是口頭還是書面的作文訓練,都必須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踐,結合學生對生活的認知以及知識的積累,這樣才能夠更真實、更充分地展現(xiàn)生活,才能夠作出優(yōu)秀作文。所以,作文教學的開展必須鏈接學生的生活實踐,這樣才能夠嚴格遵循“生活作文”這一原則,才能夠有效解決無話可說的難題,這不僅是寫作教學的客觀要求,也是必由之路。以下,我談幾點引導學生有效搜集作文素材的教學策略。
實際上,寫作的源泉應當是學生的生活,小學生的作文所展現(xiàn)的必然是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作文可以真實地反映學生生活,所以,必須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這樣才能夠在生活中搜集更豐富的作文材料。為了使學生的作文中能夠選擇有意義的內容,能夠更充分地表達個人的真情實感,首先需要引導學生掌握觀察和積累素材的有效方法,同時還要全面激活學生的作文興趣,這樣才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選材能力。
首先是對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基于以下層面著手:其一,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社會活動,一方面擴大視野,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認知能力;其二,結合學生的家務勞動或者校園活動,使學生可以準確把握活動過程中的細節(jié)以及個性化感受;其三,關注生活的時時處處等。
其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記日記的習慣。在步入小學高段之后會要求學生寫日記,但是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不知道在日記中應當寫下什么內容。為此,教師為學生總結了以下幾點寫作重點:其一,活動日記,在此類日記中主要結合具體的社會活動、家庭活動以及校園活動等,既要寫清楚活動的內容,也要寫下參與者的感受。其二,書信日記,可以來自和親友、老師之間的談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交流情感的方式。其三,筆記日記,這類日記可以以讀后感為主,比如讀過的優(yōu)秀課文、文章或者記錄閱讀之后的感受等。其四,觀察日記,主要以日常中的動植物為對象,記錄其生長或者變化的過程。其五,夢境日記,記錄下自己的夢境,盡量做出有條理的清楚表達。其六,記事日記,主要是記錄學習、生活中發(fā)生的事件,完整地描述并準確把握重點。其七,續(xù)寫日記,此類日記可以是對曾經讀過的文章或者動畫片的續(xù)寫,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寫出的故事情節(jié)非常神奇。其八,創(chuàng)作日記,可以以之前閱讀過的文本為范例,可以編寫寓言、童話或者故事等等。其九,志向日記,可以闡述自己對未來的憧憬,也可以是藏在內心深處的愿望。其十,評論日記,所評論的對象既可以是文本中的人物角色,也可以是社會熱點,或者是生活中的人和事。除此之外,還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使學生可以依托于日記素材,并結合梳理以及合理剪裁加工成文,既有助于降低學生寫作的難度,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從日記中感受到寫作的樂趣,提升堅持記日記的信心。
在作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同樣會對其產生積極的作用。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由于受制于生活環(huán)境以及年齡限制,認知能力普遍不高,僅僅依靠對生活的觀察并不能夠獲得更充足的寫作素材,所以應引導他們拓展書籍的閱讀,這也是獲取作文材料的一項關鍵途徑。
首先需要保障教材文本,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閱讀與其當前學段相匹配的課外讀物,比如《故事大王》等等,或者也可以成立閱讀興趣小組,定期組織學生召開閱讀交流會,基于不同的視角獲得不同的感悟,既能夠以不同的方式認知生活,同時也能夠獲得更豐富的寫作素材。
其次,應當在教學文本的過程中滲透相應的閱讀方法,比如對于內容豐富的讀物來說,可以先大致了解基本內容,之后再精讀個別文章;而對于故事性較強的讀物來說,可以選擇速讀或者跳讀的方法,先了解故事梗概,之后精讀其中的經典片段。以《百家作文指導》為例,應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選材構段方法,同時組織學生精讀其中的經典詞句,或者還可以結合摘抄等方式,這樣便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以及積累素材的習慣。
記錄的目的就是為了積累,是為了更好地儲存和提取,只要堅持就能夠積少成多,在寫作的過程中就不會由于素材匱乏而無從下筆。但是對于積累來說,必須要堅持,特別是在課外,教師可以依托于作文實踐,使學生更真實地感受到積累的價值,由此就能夠自覺持之以恒。
生活是提取素材的重要源泉,必須要認真觀察生活,關注生活的點點滴滴,這樣才能做到有事可述,同時還要結合豐富的聯(lián)想,準確把握事物的典型特征,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表達主題。如在教學《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可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想象的重要作用:不管怎樣對石頭進行描繪,它們仍然是一塊塊沒有生命的石頭,如果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就能夠賦予它們生命。文中所描繪的老人以及大象等,這些石頭既形象又靈動,仿佛作者為我們構建了童話一般的仙境,這樣的文章讀起來是不是更有趣味?這就是想象力的作用,它能夠帶給文章鮮活的生命以及悠遠的意境。
在寫作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基于眼前的事物展開豐富的想象,要把握彼此的共同點或者相似之處,這樣才能夠保障更有效的思維訓練,才能夠使學生的習作更靈動、更具有創(chuàng)新性,能夠使人獲得不同的感受。
教師也可以以想象為主題進行習作練習,例如可以寫《假如我是老師》或者《十年后的我》等等,也可以組織學生對文本進行續(xù)寫,既有助于拓展習作素材以及寫作視野,同時也可以有效激活學生的習作興趣,全面提升創(chuàng)新意識。
總之,寫作素材實際上就在學生手邊,只要帶領他們認真觀察生活,并展開豐富的想象,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多讀勤寫的習慣,這樣素材之源一定取之不竭。如果學生可以將生活思想以及個人感悟實現(xiàn)充分融合,作文必然不再會是困擾他們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