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太
(福建省福清市實驗小學,福建福清 350300)
互聯網信息技術時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教育”這一計劃的提出更是對我國的教育教學工作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意味著整個教育行業(yè)將會展示一個全新的面貌。數字化校園建設是以優(yōu)質校園網為基礎,改變學校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和管理體制,順應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加快學校的改革和發(fā)展。
數字化校園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把學校建設成一個虛擬的數字化教育環(huán)境,學校的教學資源也是以數字化的形式展現出來的[1]。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會擴大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可以不僅僅只在課堂中學習,提升了校園管理和學校的運行效率,從而實現教育教學的全面信息化,讓學校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學校的辦公效率都有所提升。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主要是把他們自己所學到的文化知識教給學生們。但在數字化校園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這個位置所表現的形式會產生很大的改變。教師不再占據主體地位,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主要任務不是給學生灌輸知識,讓學生被動學習,而是通過引導讓其進行自主學習。如果說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把教師的傳授作為主要教學內容,那么在數字化的教學模式下,就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主要內容。
在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下,主要是通過教師口授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教師講什么,學生就只能聽什么,把學生放在了被動學習的位置,忽視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數字化的校園環(huán)境下,將不再以這種方式進行教學。數字信息化不僅使教學環(huán)境和手段有所變化,更是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把單一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成多種方法多種模式的教學形式,通過課堂的這種學習方式只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途徑,學生更多的是通過小組討論、協作互助進行學習。隨著“微課”“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模式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之后可能會完全取代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教師可以把所要教學的內容發(fā)到學校教學網站或者平臺上,然后進行及時更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通過計算機網絡隨時隨地進行下載或者在線學習。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主要是通過小組討論,并對學生不明白的地方進行講解和知識拓展,不再是經過反復的講課進行教學,學生也會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將對學校的教學模式進行全新的改變。這種模式會削弱學校的中間管理層,信息再也不用分層傳遞,只要通過點對點的方式進行傳播就可以了,這樣也很方便教師了解信息[2]。
另外,數字化校園把學校的組織結構轉變成了虛擬化的邏輯對接,把學校各個學科的工作部門結合到一起,教師可以通過校園的網絡系統快速地接收發(fā)送信息,并對其進行檢驗和處理,徹底實現無紙化辦公。通過數字化校園可以很方便地讓各個部門進行聯系,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數字化校園的建設過程中,校園網絡系統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是數字化校園的整體支撐,如果沒有一個功能齊全的校園網絡系統,就不能順利高效地建成數字化校園。但校園的網絡系統跟數字化校園是不能相提并論的,學校的網絡系統是數字化校園的基礎??梢愿鶕W校的條件和規(guī)模,進行規(guī)劃和構建,創(chuàng)建一個功能完善的校園網絡。比如,運用由教育局統一管理的校園中心網絡、服務器和局域網,這樣可以保持通暢的數字化校園網絡,可以幫助學校大量減少對網絡管理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防止形成信息孤島,便于學校各個部門的管理,而且完全不用擔心校園的重復建設,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資金的大量投入[3]。
在數字化校園的硬件設施建設完善后,就應該建設校園的軟件系統了,軟件建設是數字化校園的平臺,學校的各項工作都要通過這個軟件平臺來完成??梢愿鶕W校的實際情況來制作平臺,其主要包括統一的身份認證系統、學校綜合管理的系統和教師進行互動的中心。如果學校沒有應用軟件的支撐,數字化校園只能說是校園里的設備比較先進,但不能有效發(fā)揮這套設備的作用,會造成資源設備的閑置和浪費。
數字化校園建設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校園硬件和軟件的投入比例。硬件建設是一個學校進行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前提條件,也是校園軟件應用的支撐,如果選擇的硬件配置太低,就沒有辦法應用和實施相應的軟件,不利于數字化校園的建設。但如果選擇的硬件設施比較強大,不僅需要一大筆校園資金,余下的硬件資源也會被浪費和閑置。所以,在建設的時候,要先經過認真考察和分析,制定出比較完善的硬件和軟件的投入比,力爭做到不缺乏也不浪費,讓投入的每一筆經費都發(fā)揮其作用,在不浪費硬件資源的情況下,實現軟件建設應用和實施的最大化。
資源整合方面:數字化校園是一個很強大的校園網絡系統,未來的信息化建設、購置和開發(fā)會積累很多信息資源,數字化校園建設要充分考慮到原始信息資源的保護,再進行有效運用。因此,數字化校園必須建設綜合的信息資源管理模式,可以對已有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并且可以開發(fā)新的資源。
數據共享方面:通常情況下,多個應用系統不能進行相互聯系和數據共享,容易形成不同的信息孤島,使其進行重復工作和建設,對平時的管理工作和信息化的建設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所以,數字化校園的建設要能夠保證不同的應用系統之間進行實時交換和數據共享。
互聯網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威脅,比如會遇到木馬和病毒的攻擊。為了能夠安全運行校園的網絡系統,就要通過詳細分析設計出一個完善的安全制度,而且進行定期及時更新,強力維護網絡系統和硬件防火墻。應注重技術人員的培訓,使其熟練掌握最新技術,避免在操作中帶來損失。
讓學校走向素質化教育、創(chuàng)造性和開放性的基礎就是數字化校園建設。建設數字化校園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要途徑,是現代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想要順利建設數字化的校園是比較難的,首先要得到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全體師生的共同重視,其次需要學校有充足的財力和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和保障。數字化校園建設中要加強安全管理,把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型人才作為教學重點,從而真正實現校園的數字化建設,促進學校的整體發(fā)展,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