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岔河鎮(zhèn)古壩小學 於陸燕
詞匯與句型是構成語言的基礎單位,要學好一門語言,既要擁有豐富的詞匯儲備,又要掌握各式各樣的句型,并能夠在詞與句之間自由切換,實現語言的靈活輸出。正因如此,在啟蒙階段的小學教學中,詞句教學一直備受矚目,如何開展實際、高效、有感染力的詞匯與句型教學是我們廣大教師不斷討論與探索的重要課題。我認為,與其刻板地要求學生“學”,倒不如開展強而有力的教學活動,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素材,以學生們喜歡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忘我地、快樂地沉浸在詞句教學中。畢竟,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嘛。為此,在實踐過程中,我嘗試以插入教學游戲、開展微課教學、制造互動話題的形式,把機械化的詞句教學,變成有趣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們一起樂享詞句教學的喜悅與成功。
哪有孩子不喜歡游戲?小學中低年級的學生尚未定性,他們活潑好動,喜歡玩耍,在詞句教學中,適當地加入一些與教學相關的游戲元素,想必有著事半功倍的奇效。在實際課堂中,我們就非常重視教學游戲的設計,并充分利用多媒體、交互式電子白板等信息技術,提高游戲的互動性,促進游戲的立體化,讓學生們在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游戲過程中,學習詞匯、學習句型。
如在教學譯林版四年級上冊Unit 6 《At the snack bar》時,在詞匯教學時,我就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為學生們準備了一個趣味的食物分類游戲。在這個游戲中,食物如同下雨一般,飄落下來,學生們需用不同的籃子,將它們接回家。如Milk is healthy,but hamburger is a kind of junk food.在這個游戲中,學生們不僅要反應迅速,還要進行正確的拼讀,才能打開籃子,讓食物回家。在游戲的最后,我對學生的活動進行總結,并給出“Eat well,eat healthy.合理飲食,健康飲食”的飲食建議。
這個游戲輕松有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們玩得開心,記得深刻,既和我們的生活掛鉤,又能促進學生們對詞的理解。
微課是教育界里的時尚名詞。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酵與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微課逐漸走進日常,走進課堂,成為常態(tài)化了的教學方式。在詞句教學中,我們也大可借助微課這個新平臺,把念念叨叨的課堂講授變成更加簡潔、更具互動性的微課視頻,利用5~8分鐘的小視頻,開啟自主學習的新通道,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體價值,提高詞句教學的有效性。
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英語下冊《Unit7 On the farm》這單元story time時,在教學“This is……”“These are……”“Those are……”“They are……”這四個句型時,我充分利用“On the farm”這個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Welcome to my farm”的教學微課。通過截取手機游戲“開心農場”的畫面,設計教學背景,并插入相應的詞句練習,如:
A pig
This is a pig.
Pigs
These are pigs.
Those are pigs,too.
They’re all pigs.
通過這樣的形式,反復介紹游戲界面中農場里的動物和水果,滲透詞句操練,并鼓勵學生們跟著微課說句子,做練習,把隱藏在農場里的小動物都找出來。在這個微課中,我鼓勵學生們以自主學習的方式,跟著視頻做活動,學生們一邊觀看,一邊討論,一邊交流,既獲得了更多活動的機會,又收獲了新詞匯、新句子,確實提高了詞句教學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英語課堂中,詞句教學的重點往往放在教師的講授以及機械化的操練上,學生們就詞匯的記憶以及句型的典型應用進行反反復復的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消耗大量的教學時間,且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們的理解與應用。其實,在詞句教學中,我們應該在“用”的基礎上,開展有意義的教學訓練,如在教學譯林版四年級上冊
Unit 7 《How much?》這單元story time時,正值感恩節(jié)前后,為此,在教學拓展訓練時,我就適時地利用“Thanksgiving day”的節(jié)日氛圍,開展了“感恩節(jié)總動員”的班級義賣活動,并發(fā)出倡議:“同學們,感恩節(jié)就要來了。如果你們能用手中的兌換券成功購買到商品,那你們就能獲得感恩賀卡哦。送給你的爸爸媽媽,他們一定會很開心!”在這個活動中,鼓勵學生們運用本課學習的買賣的句子,開展實踐活動。
A(賣):Hello. 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like?
B(買):I’d like…
The…is/are nice/cool.
How much is it/are they?
C(賣):It’s/They’re(only)…yuan.
B:OK. Here you are.
總之,詞匯猶如根,句型猶如枝干,唯有根莖扎實,枝繁葉茂,才能造就語言這棵參天大樹。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重視詞句教學,講究精講細練,更要注重方法,并盡可能地將操練放在學生們感興趣的、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活動里,讓學生們對詞匯產生深刻的印象,對句子有自己獨特的體會,這樣一來,他們在應用時才能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