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管墅小學(xué)四(2)班 壽宇可
指導(dǎo)老師 葛江利
例文二
生命是什么呢?我一次又一次尋找答案。
記得有一次,我匆匆跑出家門,突然腳下一滑。低頭一看,一條蚯蚓已經(jīng)被我碾成兩段,可它的身軀依然在不停地扭動著,向著前方移動。它是要拖著殘缺的身軀爬向目的地嗎?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小小的蚯蚓身上那涌動著的生命力量——堅韌而不屈,臨危而不懼。
八歲的女孩,水靈靈的眼睛,薄薄的雙唇如玫瑰花瓣嬌艷欲滴,淺淺一笑,甜甜的酒窩若隱若現(xiàn),可愛如精靈。然而一個陰雨綿綿的傍晚,她坐著外公的電瓶車回家,卻不知危險已降臨。一輛自卸車呼嘯著向他們飛馳而來,剎那間車翻人倒。受了傷的外公急急爬起來,可不管怎么呼喚,小女孩都沒能再睜開眼睛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去了小女孩美好而鮮活的生命。聽到消息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蘊(yùn)藏著的本義——因為易碎,所以寶貴;因為脆弱,更應(yīng)珍惜!
朵朵,一個高大而又開朗的女孩。她的字端正秀氣,她的畫栩栩如生。她還是一個體育健將,在校運動會中獲跳高比賽第一名。平時她和小伙伴們說說笑笑,似乎在她身上看不到什么憂愁和煩惱。但你知道嗎?她的右手與眾不同,五個手指并在一起,手掌外翻,無法像正常人一樣靈活使用右手??伤龔牟蛔员埃偸悄菢訕酚^地生活著,微笑著面對生活。在她身上,我感受到生命的另一面——即使幸運之神不眷顧,我也可以自帶光圈。
生命,是一面多棱鏡,各有各的風(fēng)采。在我眼里,它渺小而又偉大,脆弱而又堅韌。我們不能輕視它,更不能白白浪費。就像杏林子所言:“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燦爛的花季;一條丑陋的毛毛蟲,可能蛻變?yōu)橐恢晃迳邤痰牟实?。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跡?!闭湎覀兙褪莿?chuàng)造奇跡的主人!
【羅老師的話】
朱熹曾說:“模擬者,古人用功之法。讀得韓文熟,便做韓文的文法;讀得蘇文熟,便做蘇文的文法。”簡而言之,模仿是最好的老師,是我們寫作的好方法。本文小作者就采用“拿來主義”,模仿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一課的行文結(jié)構(gòu),用三個小故事來講述自己對生命的理解,這樣的學(xué)習(xí)借鑒值得點贊。
三個小故事,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小作者對生命的感悟:“生命的堅韌”“生命的寶貴”“生命的自我演繹”,且在故事的最后作了總結(jié)和提煉,讓讀者一目了然。但是,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三個故事的層次還可以再理一理,把第一個和第二個前后互換,先講“生命的寶貴”,再來談“生命的堅韌”,這樣的話,會更有條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