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益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實驗小學,江蘇南通 226600)
英語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學生要想學好英語,就要像學漢語一樣從四個方面著手:聽、說、讀、寫。其他的方法都是輔助學習英語的技巧,自主學習是從自身內在的角度探索學習態(tài)度。小學生就像是一個空放著的容器,教師往這個容器里裝,學生什么內容都能接收,因為他們擁有最純潔的心靈[1]。
很多小學生學習的時候不能集中注意力,或者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短。如果教師能拉長這段時間的話,學生就會提高學習效率。這不僅需要教師監(jiān)控學生,還需要學生監(jiān)控學生與學生自我監(jiān)控相結合。教師在課堂上梳理知識的過程中提問學生,并在課后安排作業(yè),就可以很好地檢測學生聽課效率。
以三年級上冊Unit 3My friends為例,本單元是以“My friends”為主題,讓學生學會向別人介紹自己朋友的姓名。在這里可以介紹一個小故事,一天下課后,學生起立和教師互相道別,“Goodbye, Miss Li.”“Goodbye, class.”此時,家長們在門外已經等待多時,學生牽著家長的手彼此和朋友道別,“Goodbye, Yang Ling.”“Goodbye, Mike.”然后他們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的朋友,“She's Yang Ling. She's my friend.”“He's Mike, He's my friend.”這一單元中,學生主要有三個目標:I can talk about my friends; I can use “he” and “she”; I can say and write the letters H, I, J and K.
學生在與自己朋友交流的時候,既鍛煉了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又對知識點進行了梳理;還可以互相監(jiān)督,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境界。那是金庸武俠小說里領略武學真諦的最高境界。學英語也是一樣,如果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語境中,帶著情感讀課文,對他們學習英語非常有益。當他們體會到文章中每個主人公所流露出的或喜悅、或悲傷、或痛苦的感情時,他們就會愛上閱讀,發(fā)現(xiàn)了錯誤自己也會積極地改正。學生融入語境,可以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
以六年級下冊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為例,本單元共分為六個模塊。第一個是故事模塊,依次是語法、快樂時光、聽力、卡通游戲,最后一個是檢驗模塊,主要講述了關于獅子和老鼠的故事:有一天,一只老鼠從剛睡醒的獅子身邊走過,正好獅子餓了,抓住老鼠想把它吃了,老鼠快速地說:“Please don't eat me. I can help you some day.”獅子大笑道:“You're so small and weak! How can you help me?”不曾想,第二天獅子就困在了兩個獵人的網子里,咬不開也逃不出去。過了一會兒老鼠看見了,用自己尖利的牙齒咬出一個大洞,獅子才逃走,從此它們變成了好朋友。
這個故事中有兩個角色,獅子和老鼠。遇到危險它們都會有強烈的內心波動:恐懼、不安和沮喪。獲救后,會有劫后重生的感覺。融入情境中,仔細體會它們的心情波動,就會很容易掌握語感,讀起課文來自然朗朗上口;融入情境中,就會理解筆者的用意,不會輕易犯錯誤,對于錯的題目,之后反思時也會輕松許多。
學生想要學好英語,就得擴展自己的課后閱讀,多讀英文書籍,增加自己的見識。許多英文書籍里有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報紙、英文原版名著,還有電視劇、電影、英文歌曲等都是學生學習英文的好方式[2]。甚至學生從課外學到的知識比課堂上學到的更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及時調整思路,不被課堂上的內容所局限,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
以筆者的學生為例,筆者經常給他們推薦好聽的英文歌曲,還有好看的英文電影,如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和What are words、電影《阿凡達》、美劇《生活大爆炸》等,都是學習英文的代表作。聽歌曲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在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中,卡朋特樂隊作詞簡單,且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句子,適合低年級的學生,便于他們理解和感受英文歌曲的美妙;而在歌曲What are words中,歌手Chris Medina把自己對妻子的愛全部融入進去,一句歌詞“What are words”出現(xiàn)多次,每次的翻譯都不一樣,“你都說了些什么啊”“你的話到底算什么”,一句英文用漢語表達的意思相當豐富。電影《阿凡達》里的“I miss you”同樣非常經典,因為單詞“miss”有“錯過,思念”等多種意思,用在句子中還可以結合語境進行翻譯,這就造成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翻譯版本。
當學生真正對英語感興趣、身心投入進去時,他們會感受到英語擁有的無窮魅力。就比如聽英文歌和看英文電影的時候,當他們發(fā)現(xiàn)短短兩三個詞會被譯成一句唯美的話語時,就會深深融入其中、無法自拔。這要比課堂上教師翻譯的句子有趣多了。在社會發(fā)達的今天,生活中到處都有英語,學生只要多加留意,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學好英語并不是難事。
在實踐中不斷地熟悉單詞,找到讀英語的感覺,學生會進步得更快。漢語是國際上公認的最難學的語言,這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卻并不是什么難事,那就因為我們從一出生就開始學習我們的母語,身邊人的言傳身教,使我們擁有學習漢語最好的資源。英語也是如此,它需要講出來,在交流中學生才會提升信心,才會發(fā)現(xiàn)并改正自己的發(fā)音問題,他們在聽別人說英語時,才會有更大的發(fā)言權。
以四年級下冊Unit 2After school為例,本單元主要講學生課后的活動安排。教師可以以此為活動主題,開展交流活動。就像Story time模塊李明和其他同學的對話一樣,“Hi, Mike.Let's go and play table tennis.” “Sorry, I have a football match today.”學生互相談談自己的活動安排,打籃球、乒乓球或者是游泳,看電視等,用常用的禮貌用語加以修飾,進行幾個簡短的小對話,勤加練習;并留出十幾分鐘時間,教師組織幾名學生上講臺做示范,對話完后,讓他們彼此評價,指出對方有什么不足之處,然后進行“大眾點評”,講臺下面的學生進行二次評價,最后由教師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可以多安排幾次這樣的課堂活動,因為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評價能力。
學習英語應該像學習漢語一樣,是自由的,學生可以在課下自主學習。學生背單詞增加詞匯量是必需的,但并不需要死記硬背;還要多看英文雜志、多聽英文發(fā)音、多寫英語文章和多讀英語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