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科技城彭山實驗小學校 王詩琦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歐美各國興起了一股“反思”思潮,提倡以“反思”促進教師發(fā)展,隨后,各國對教師反思問題的研究越來越多,許多相關研究都表明反思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對教師職業(y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單憑原有的教學經(jīng)驗顯然不能適應新課程的要求,要實現(xiàn)教育觀念、教學行為、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要有效地落實新課程的理念,教師就要重視教學反思,成為一名反思,性實踐者。在這一時代發(fā)展和改革需要的背景下研究中小學教師教學反思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和指導作用。
對于入學不久的兒童來說,在兩個月以內(nèi)要會24個韻母、23個聲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及其他兩拼、三拼音節(jié),每天反復讀、記,無疑是枯燥又單調(diào)的?!墩n標(2011年版)》實施建議部分關于漢語拼音只有簡單的一句話:“漢語拼音教學要盡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動和游戲的形式,應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jié)合,注意漢語拼音在現(xiàn)實語言生活中的運用?!薄叭の缎浴笔堑湍昙壵n堂必不可少的一劑靈丹妙藥,“活動和游戲的形式”則是保證“趣味性”的具體方法的細化,即使是簡單的卡通圖片,也能讓兒童的注意力有所集中。自古以來,“寓教于樂”都是學習的最佳境界,而要達到此境界,教學反思至關重要。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一年級學生是難以長時間保持有意注意的,一節(jié)課40分鐘,每8~10分鐘就應當設計一個活動或游戲的環(huán)節(jié)。拼音教學一節(jié)課的開始,是對上節(jié)課所學的回顧,這時學生的注意力較為集中,簡單的PPT音節(jié)呈現(xiàn)或是拼音卡片均可。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中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注意力漸漸分散,即使老師用言語激勵、物質(zhì)獎勵等策略,仍收效甚微。這時可以設計讓孩子做做手指操、念音節(jié)時伸出手比劃、多種形式讀、拍手讀兒歌等等,讓學生的心思都用在跟著全班做活動上。反思學生的聽課反應,他們對哪種形式的活動最有興趣,其他哪些可以做點改動,使課堂更具樂趣。
在游戲環(huán)節(jié),設計可以更加細致?!罢印薄安煞涿邸薄靶『镞^河”等游戲,都可以充分利用PPT的各種功能,閃爍、溶解,對于拼音的呈現(xiàn)有時間的把控,這樣學生便會擔心自己錯過,會消失的拼音充分吸引了他們的無意注意,每個學生瞪大眼睛,積極動腦,踴躍舉手,為自己捕捉到一個拼音寶寶而歡喜,從而達到很好的復習鞏固的效果。學習有了趣味性,有效性便也水到渠成地得以落實。
好學生都是夸出來的。在拼音教學中,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讀上面,在評價語方面翻來覆去便是“你太棒了”“你的聲音真響亮”“你真聰明”之類的話,哪怕是簡單地讀對一個聲母或者韻母。有些學生拼讀錯誤,也不能疾言厲色,恐怕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也要從其他角度夸贊他,長此以往,名義上是進行賞識教育、鼓勵教育,實際上學生都聽膩了,他們會認為教師是虛偽的,拼讀一個音節(jié)、回答一個問題與讀一個字母得到的反饋一樣,便漸漸失去了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甚至看不起教師。
因此在評價語言上,應該對錯分明,是非清晰,比如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音節(jié)時,學生回答錯誤就意味著他上節(jié)課聽講不認真,回家鞏固不到位,應當有恰當?shù)呐u,再加以指導,如果只是為了維護學生的自尊,鼓勵學生而一味夸贊,結(jié)果可想而知。
評價語言的形式可以更加豐富,比如復習時以蘋果中藏字母的形式讓學生回答,學生正確朗讀后,可以隨即表揚:“這個紅紅的蘋果送給你!”同樣,小猴搭拼音石頭過河的小游戲也可以用小猴子的感謝作為評價語,簡單的語言遠比一句“你真棒”更受學生青睞。有看到過這樣一個教學片段:教學“z、c、s”時,老師為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在黑板上畫了四只小刺猬,每組“領養(yǎng)”一只,整節(jié)課中老師便借刺猬來表達自己對學生的評價,“小刺猬對我說這組小朋友表現(xiàn)真棒”,“小刺猬對我說這組小朋友送給它的蘋果真甜”……依舊是簡單的評價語,但借小刺猬的口說出來便有了不一般的趣味性,更為課堂添了一份歡聲笑語。
在備課時學情分析、上課時課堂反饋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對拼音的掌握差距是較大的。如今的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不愿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許多孩子有上過幼小銜接的學前班,對于拼音有過系統(tǒng)學習,這些學生分為兩塊,一塊是音準、拼讀都掌握較好的,另一塊則有渾水摸魚的嫌疑,自以為自己學會了拼音,但是個別拼音的發(fā)音、整體拼音的識讀依舊存在問題。還有小部分學生完全沒有接觸過拼音教學,連為什么學習拼音、怎么拼讀都一知半解。
針對這個現(xiàn)象,教師首先要反思,對這幾類學生心中有數(shù),因材施教。在課堂上,可以請讀得好的學生擔任小老師教其他學生讀。多采用個別朗讀,正音,以防止濫竽充數(shù)的現(xiàn)象發(fā)生。就沒有基礎的學生,課堂上的時間對于他們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老師也分身乏術(shù),縱然回家后家長帶領再次復習鞏固很重要,但是在課后,成立拼音識讀“一幫一”小組也是個好辦法。對“小老師”的審核要嚴格把關,否則就是誤人子弟了,既可以調(diào)動學會的孩子的積極性,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責任心。對于不熟練的孩子來說,面對“小老師”,他們的心理壓力會減小,向榜樣看齊的動力會增加,再適當?shù)丶右孕—剟?,“一幫一”學習小組會蓬勃發(fā)展,也是學生“合作、交流、探究”學習的創(chuàng)新方法的一種體現(xiàn)。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學反思是一種良好的教學習慣。不僅僅是拼音教學、語文教學注重教學反思,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科內(nèi)容的反思亦非常重要。能否堅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是一個教師進取心、責任心、勇氣和意志力的表現(xiàn),是教師能否在教學實踐中運用好教學新理念的決定因素。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的教學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學反思更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經(jīng)常地進行交流,如互相聽課、集體備課等,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尤其要研究優(yōu)秀教師、特級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藝術(shù)和教學風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及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