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桂洋中心幼兒園 林 平
對幼兒開展音樂素養(yǎng)教學的主要策略是讓幼兒聆聽音樂,但是要想讓年齡還在3~6歲的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欣賞中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音樂主要從幼兒的聽覺進入幼兒的認知,但是幼兒如果還在音樂鑒賞的學習階段,則很難被吸引注意力,而且幼兒在這一年齡階段還沒有足夠的自律意識,讓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某項學習當中。因此,教師應當通過采取適當?shù)慕虒W策略來幫助幼兒建立起對音樂的基本興趣,從而讓音樂欣賞教學順利而有效地開展下去,比如在游戲中加入音樂、開展節(jié)奏擊打活動以及開展歌唱活動來讓幼兒真正參與到音樂活動當中,從而提升幼兒欣賞音樂的有效性。
游戲活動是幼兒教育中教師調(diào)動幼兒參與課堂積極性的重要策略,音樂欣賞教育同樣也是如此,教師應當借助游戲活動來充分調(diào)動起幼兒參與音樂課堂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結(jié)合當節(jié)課所需要欣賞的音樂的特點來設計相關(guān)的游戲,這樣才能夠讓幼兒在體驗游戲的樂趣的同時并不忽視對于音樂的欣賞,從而有效提升幼兒欣賞音樂的效率,而不會因為玩游戲而荒廢了欣賞音樂這一主要目的。其次,教師應當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心理特征來設計符合幼兒趣味的游戲,只有如此,幼兒才能夠真正被游戲和音樂所吸引,進而產(chǎn)生更深刻的音樂欣賞見解。
例如教師在帶領幼兒欣賞《丟手絹》時,可以帶領幼兒完成丟手絹這一游戲活動,讓幼兒伴隨著這個背景音樂一邊聽節(jié)奏一邊聽歌詞,并跟隨著輕快的樂調(diào)邁動步伐躲開追擊,在趣味的游戲當中完成認真聽音樂的任務,在奔跑的過程中,感受歌詞中的“輕輕把手絹丟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訴他”這種帶有惡作劇般的小喜悅,從而讓幼兒享受聽音樂的過程,在游戲活動的加成之下對于音樂課堂產(chǎn)生更愉悅的課堂體驗,達到提升幼兒欣賞音樂的有效性的目的。
教師讓幼兒跟著音樂打節(jié)拍這種活動是可以直接督促幼兒認真聽音樂的一種方式,幼兒只有仔細地一邊聽音樂一邊分析節(jié)拍,才能夠跟上整體的節(jié)奏,同時,這種打節(jié)拍的方式能夠讓幼兒的基本樂感得到提升,因為熟悉音樂的節(jié)拍是幼兒對整體曲調(diào)的感情進行分析的樂理知識基礎,所以在這種活動的訓練之下,幼兒能夠在欣賞音樂時被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所打動,從而與音樂產(chǎn)生共鳴。與此同時,幼兒專心致志地跟著音樂打節(jié)拍能夠讓幼兒的身體和靈魂都跟隨音樂產(chǎn)生律動,這是讓幼兒直接參與到欣賞音樂的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方式,是調(diào)動幼兒課堂參與積極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教師在帶領幼兒欣賞《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這首歌時,因為這首歌的節(jié)奏比較簡單,而且中間起伏不是很大,所以幼兒分別打起節(jié)拍來也比較容易,同時也不容易出錯,因此可以讓所有的幼兒全部參與到打節(jié)拍的活動當中來。尤其是這首歌的中間部分,會有歌者與聽者的互動,即拍手和跺腳的部分,因此教師可以讓幼兒在沒有互動的部分通過敲擊桌面來跟上節(jié)奏,到了互動的部分,就開始采取拍手和跺腳的行為來展示自己對節(jié)拍的理解,而且在歌詞“感到幸?!焙汀案械娇鞓贰钡囊龑е拢變簳杏X到趣味無窮。
音樂欣賞雖然是讓幼兒先傾聽音樂,再發(fā)表感受為主要內(nèi)容,但實際上,在音樂中展示創(chuàng)作者情感的除了音樂的曲調(diào),還有音樂的配詞,在音樂基本節(jié)奏和樂器演奏方式所烘托出來的基本情感基調(diào)的基礎上,加上具有直抒胸臆的作用的歌詞,會讓整首歌曲的感情得到最充分的抒發(fā),對于幼兒來說,歌詞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個部分,因此應當允許幼兒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將歌詞哼唱出來,從而讓幼兒在與樂曲的互動當中對于音樂情感產(chǎn)生最直接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教學《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這首歌時,可以讓幼兒嘗試記住歌詞,從而方便幼兒跟唱,鑒于幼兒這一年齡階段的識字能力較弱,所以教師在選擇歌曲時應當考慮到歌詞難度的問題,因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這首歌的歌詞比較簡單,而且難度較大的洋娃娃和小熊這些字所描述的物體也是幼兒玩具中比較常見的,所以幼兒識記起來不會有太大的難度,同時,幼兒對于歌詞的理解也不會太過于困難,因此這首歌是十分適合通過跟唱來集中幼兒欣賞音樂注意力的曲目。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的音樂欣賞活動中可能會發(fā)生很多的問題,教師需要在正式教學之前做好多方面預設,比如幼兒不能集中精力這一方面,教師就應該通過游戲環(huán)節(jié)、打節(jié)拍活動以及跟唱活動來讓幼兒提升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當然,在教學過程中還有可能出現(xiàn)其他方面的問題,比如紀律問題和安全問題等,所以教師應當在著力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同時加強細節(jié)設計,進而保證教學活動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