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寶塔小學 王 燕
語文課外閱讀是拓展課程的重要途徑,也是語文教學的第二課堂。課外閱讀讀物中有著豐富多彩的知識內容,包含很多的人生哲理及做人的道理,是學生吸取養(yǎng)分的天然場所,同時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質與道德情操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外閱讀的開展,既有利于學生智力的發(fā)展,還能夠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讀寫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興趣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認真去探索自己喜歡的事物,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天性使然的純真、好奇是進行良好閱讀的先天條件。因此,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點,向學生推薦一些比較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喜好的書籍。低年級的小學生的認知和理解還不夠成熟,因此,一些圖文并茂的童話、故事等很容易被他們接受。對于這些小學生而言,不宜強制規(guī)定讀書量,要循序漸進地引導,通過多種閱讀方式引發(fā)小學生的興趣。和學生一起閱讀,適宜引導,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教師可從兩個方面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的認字能力有限,因此,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初期閱讀的關鍵。教師可以在課余或者是早間自習時為學生講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小故事,但是要注意不要脫離書本,要一邊看書一邊閱讀,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氛圍,學生會在無形中受到感染,認為書中蘊含著十分神奇的事物,書中會有意想不到的樂趣,會產生一種非常好奇的心理,想要去探索,由此就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對書籍的喜愛和興趣。這樣更加容易促進他們接受課外閱讀,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來豐富自己。
小學低年級學生剛剛學會拼音就要進行詞匯的學習了,所以在生字教學中,教師要適當?shù)貫閷W生進行擴詞學習,同時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例如在生字“春”的擴詞學習中,有的學生說出了“春色滿園、春光明媚”這兩個成語,這時教師要及時進行表揚:“非常好!很棒,會說成語了!”有的學生會說:“老師我會詩,春眠不覺曉……”老師評價道:“非常了不起,與其他同學的想法不同!”教師在表揚后及時提出問題:“大家這些詞匯、句子都是在哪看到的呢?”學生們會說在課外讀物上看到的,“看來大家看了很多課外書,書中的好多詞語、句子都對我們的學習幫助很大,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呢!”這樣學生就會下意識地互相討論各自看過哪些課外書,并互相借鑒。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詞匯積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環(huán)境能夠感染人的情緒、性格以及習慣,良好的讀書氛圍能夠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讀書的樂趣,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欲望。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講,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更易于使他們主動閱讀。教師可以在班級設置一個小的圖書室,舉辦一次“自給自足”的補充圖書活動,讓學生們將自己的課外書拿到班級圖書室中實現(xiàn)資源共享,完善圖書室的建設。同時,在教室的墻壁張貼一些名人名言等,如“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些詩句都蘊含著濃濃的文化氣息,營造了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學校方面也可以定期舉辦閱讀活動,將課外閱讀納入課程表,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做好鋪墊。
好的閱讀方法需要從小培養(yǎng),所以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講,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對學生今后閱讀方法的運用非常關鍵。首先,在對低年級的小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時,不可只注重于方法的指導。實踐中顯示,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學習能力有沒有提升,都與學生自身的心理、個性、情緒等方面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并適時調試,讓孩子在閱讀中保持耐心、精心、靜心的狀態(tài)。其次,注意閱讀方法的簡易性。教師在小學生課外閱讀初期就要對學生指導一些簡單常見的閱讀方法,如:瀏覽、略讀、跳讀等,不要過于規(guī)范,重在培養(yǎng)學生好的習慣。
總而言之,課外閱讀猶如海洋一樣,蘊含著豐富的物產,深埋著很多神奇的事物,當學生進入這片“海洋”中就很難自拔。教師作為一個教育的引導者,需要幫助學生在“海洋”中學會自由遨游,獲取更多的精神食糧,從中得到更多的樂趣。課外閱讀是學生積累經驗、健康成長的知識源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