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娟
【摘要】作文是一個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因素。初中階段正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寫作能力的重要階段。本文在對學生作文寫作調查的基礎上,對學生作文內容窄化的群像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淺析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內容窄化;群像原因;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初中生寫作現狀分析
通過對“樂清市2017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適應性測試”的抽樣調查發(fā)現,大多數學生寫痛痛快快地玩,痛痛快快地吃,痛痛快快地笑,痛痛快快地哭,痛痛快快地享受,痛痛快快地打籃球……學生作文中存在問題:(1)作文思想貧血;(2)作文內容籠統(tǒng)、空泛;(3)脫離生命的視角;(4)少有“思維的品質”和“思想的溫度”;(5)沒有適度的思辨……
337篇作文中能讓我們的精神稍微明亮起來?孩子的思考稍微深刻一點的?能讓我們改卷的老師情懷愉悅起來?學生的作文離我們的中考作文目標太遠!因為溫州中考作文一直強調:有強烈的人文情懷,關注當下的群體生活狀況,具有反思精神和憂患意識。將個體的生命放在時代的背景下去思考,是溫州中考作文追尋的深層維度。細讀作文,發(fā)現感情上沒有纏綿;身心不舒展;沒有體驗過真正的痛痛快快的快樂和自由;沒有那種最初的純真;沒有看到心靈成長和精神發(fā)展的愉悅;都說活在父母的“規(guī)劃”和“設計”中;孩子們的童趣和天性已被悄然地磨滅和扼殺掉了。這樣,孩子們的想象力、好奇心、對生活的愉悅感、精神上的體驗在慢慢地消失,導致作文立意膚淺,寫作內容窄化。
孩子的童心宛如一?;ǚ?,是否在無意的“應試化成長”中,已經被世俗大環(huán)境這匹蟑螂悄悄拖走……然后,花粉消失,孩子變成了蟑螂。生命終于變成了“成品”,甚至“罐頭”。孩子們的作文仿佛就是工廠里成批生產的產品,那樣的相似,又那樣的無 生趣。
二、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鼓勵學生多讀書,豐富學生文學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遍喿x和寫作的關系密切,通過閱讀不僅能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和寫作經驗,避免寫的作文太空洞,也能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增加作文的文采。因此,初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書,引導學生進行生活現象的觀察。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學生一起制訂閱讀計劃,使學生一個學期的閱讀量在40萬字左右,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對于閱讀的素材可以選擇一些文學名著、報刊、美文集萃等,諸如《麥田里的守望者》《草房子》《城南舊事》《麥琪的禮物》等。對于不同體裁的內容,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略讀和精讀的技巧,在閱讀后要及時地寫一些感想和看法,摘抄一些優(yōu)美的字句、篇章,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中品味文章中的修辭手法,體會作者的情感。同時,教師也應該多帶領學生參加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社會經驗,讓學生了解生活、體驗生活,感悟人生。對于一些電視、互聯網節(jié)目,諸如《百家講壇》《詩詞大會》等,教師也要讓學生進行觀看,幫助學生盡可能多地積累寫作素材。
(二)訓練學生多寫多練,提升學生寫作技巧
寫作除了和學生的素材積累、生活經驗、文學素養(yǎng)有關外,和寫作技巧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學生具備一定語文綜合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學生寫作技巧的訓練,可以提升文章的結構、修辭、寫作手法以及文采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比如,在學習了散文《春》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課文進行仿寫,指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布局,將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融入寫作內容中,從而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教師讓學生結合課文中的排比句來進行有關夏天、秋天、冬天的描寫,同時要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把握好仿寫的適度性,讓學生參考課文的形、神而進行創(chuàng)作,避免生搬硬套、千篇一律的模式,因為這樣會扼殺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同時讓學生抵觸作文寫作。
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同一個主題進行不同體裁的寫作,從不同的角度訓練學生的寫作技巧,發(fā)散學生的寫作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雨”為題進行不同體裁的寫作。寫散文的時候要體現出對雨的情感,贊美雨的清新、純凈、滋潤等特點,描寫出雨的狀態(tài),諸如“春天的雨,絲絲可見,閃爍著晶瑩剔透的小光點,落到地上,散發(fā)出沁人心扉的芬芳……”“夏天的雨、電閃雷鳴,猛烈而迅速的傾瀉而下,瞬間又雨過天晴,風雨洗滌后的大樹在微風中微笑著、搖擺著……”“秋日的雨,淅淅瀝瀝,滋潤著金黃色的希望……”學生可以從春雨貴如油、潤物細無聲入手,也可以從凈化空氣、雨中景象入手,將學生對雨的情感充分地發(fā)揮出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寫說明文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雨的形態(tài)、顏色,讓學生思考雨的形成原因、有何功能、分為幾個類別等,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經驗對雨進行全面的描述,給大家展示出完整而“不一樣”的“雨”。
三、結語
總之,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改變學生作文內容窄化的群像原因,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長期閱讀,積累豐富寫作素材,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注重學生情感的抒發(fā),同時訓練學生的寫作技巧,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謝雪梅.從細微角度尋找寫作的源頭活水——片斷作文寫作實踐[J].語文天地,2018(8).
[2]潘曉蓮.中學作文寫作難點的解決技巧[J].廣西教育,2018(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