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亞玲
摘要:新課程改革對于初中音樂也是有很大的影響。在初中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有很多聞名中外的著名音樂作品,但是由于初中生的知識范圍還較為狹窄,所以他們對于大多數(shù)的音樂作品是欣賞不來的。欣賞不來就等同于沒有興趣,沒有興趣就會讓學生在上音樂賞析課程時感到煩躁,所以,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對于音樂作品感興趣,是現(xiàn)如今初中音樂教師的當務之急,教師要讓學生們都積極的參與到音樂欣賞課程中來。老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自身的特點,設計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音樂;欣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8-0194-02
歌德說過:“韻律有一種魔力,它甚至會使我們相信我們懷有最崇高的感情?!币魳房梢蕴找鼻椴伲梢詢艋撵`,是一種善于表現(xiàn)和激發(fā)感情的藝術。音樂欣賞教學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審美能力、開拓學生思維等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要用心去聆聽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活動都要倚靠于聽覺,“聽”就要用心去聆聽,而不是只是聽那些表面上的東西,要用心去感受聆聽。所以聽是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關鍵所在,要讓學生了解作品。此外,教師要讓學生多聽,反復的聽作品,可以多聽完整的樂曲,使學生獲得一個完整的音樂形象,讓音樂把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去,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作者的情緒,作品的意境。
2.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欣賞的興趣
“興趣就是動力的源泉”初中音樂教師只有讓學生對于音樂欣賞真正的感性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長學生的學習效率。那么初中音樂教師如何來讓學生對于音樂欣賞感興趣呢?首先,初中音樂教師可以巧妙的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音樂的教學中,導入新課起著誘導、鋪墊和銜接的作用。
教師導入新課的方式,方法恰當與否,設計的內容科學與否,直接可以關系到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學生的學習進度。所以音樂教師在進行導入新課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等,基礎知識等方面。要選擇能夠使學生產生興趣的適當?shù)姆绞?、方法。要使導入的新課具有生動性,藝術性,就必須要做到內容新穎,方法別致得當。
導入新課只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才是關鍵所在。在教學過程中,初中音樂教師要放棄傳統(tǒng)教學的一些弊端,避免“填鴨式”教學方法,不要老師教一句,學生唱一句的教學方法。注重正確處理好知識的系統(tǒng)性與可接受性之間的關系,要多使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還可以借助于樂器的幫助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充分利用各種樂器和電化教學手段,通過對音樂形象的一步步刻畫,不斷渲染教學氣氛,使整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在輕松愉快的音樂環(huán)境中順利完成。
3.學校的設施不夠齊全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校對于音樂,美術,體育等小學科目還是不夠重視。很多學校的小學科教學設施也是不夠完善,一般的中學,音樂設施只有電子琴和風琴等簡單的教學設施。初中音樂教師就算是想大展拳腳的進行音樂教學,在設施方面就是一個很大的限制。可是如果音樂教學沒有樂器的輔助,那就是不完整的音樂教學,只是靠老師的一張嘴來說,來唱,那是遠遠不夠的,這就忽視了學生參與體驗的過程,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感到茫然,久而久之就對欣賞課失去興趣,甚至討厭欣賞課。所以學校在音樂設施配備上也要加大力度。
4.課內,課外齊頭并進
想要學生學好音樂欣賞,要從課內,課外兩個方面來啟迪學生,要讓學生不僅僅實在課內學習音樂,感受音樂,在課外也要引導學生探究音樂作品的內涵。
在課外,初中音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聽一些國內外的一些流行歌曲,古典歌曲等,也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與課本欣賞課題相關的各種資料(音像、圖片、與音樂相關的實物等)。同時學生自己也可以記錄下自己聽到的一些美妙的旋律,不一定是完整的歌曲,同樣可以是旋律的片段,只要學生自己喜歡就好。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來體驗音樂,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在課內,初中音樂教師要利用音樂課的課上時間把每節(jié)課的主題音樂滲透給學生,也要利用主題音樂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把學生本身帶入到課程中來,讓學生產生一種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讓學生自己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在學生進行反復聽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把音樂作品的作者及音樂作品的背景簡單的滲透給學生,從而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讓學生明白每個作品背后的涵義,讓學生知道每一個音樂作品的產生都是有緣由的,背后都會有他自己的故事。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并有了積極探索音樂內涵的動力。
5.要因材施教
音樂教師針對于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市里,市里的學生的音樂基礎相對于縣里學生的音樂基礎肯定要好一些;縣里學生的音樂基礎肯定比基層學校學生的音樂基礎好一些,再者市里不同學校學生的音樂素質肯定也是有區(qū)別的,音樂班和普通班的音樂素養(yǎng)肯定也是存在差別的。要根據(jù)學生具有的音樂素質分層次進行教學。
初中音樂教師要根據(jù)每一個初中生不同層次的音樂素質來進行音樂賞析的教學。對于音樂素質較高的初中生來說要讓學生在感知到音樂美感的基礎上,再讓學生來了解音樂的作曲風格,作者要表達的感情,樂曲的風格特點,作者作曲的背景等,以及音樂藝術與其它藝術之間的聯(lián)系。這些音樂教學對于提高學生整體的音樂素質有極大的影響。對于音樂素質普遍不高的初中生來說,初中音樂教師就把一些基礎的,一般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就可以了,初中生只要能掌握到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就已經足夠了。根據(jù)學生不同的音樂素質來進行分層教學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初中音樂教師要牢牢把握好這種教學方法。對于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是非常重要的。
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課堂上,如果教師用對了教學方法,對于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幫助。故我們要善用、活用欣賞手段,讓學生在美的音樂欣賞和熏陶中提高音樂能力。
參考文獻:
[1] 高科名.新課標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探討[J].《電影評介》,2010年2期.
[2] 崔學榮.五種初中音樂教材中“外國民族音樂”因素的分析[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34期.
[3] 戴純,淺談初中音樂興趣小組活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年5期.
[4] 黃瑩.中國近代女子受教育權的產生[D].遼寧師范大學,2014.
[5] 付婧.20世紀下半葉以來契丹(遼)音樂史學研究及其思考[D].沈陽音樂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