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倩
班主任工作紛繁雜亂,錯綜復雜,讓多少班主任焦頭爛額,談“班”色變,也讓一些其他有志成為優(yōu)秀班主任的老師望而卻步,不敢嘗試。如何應(yīng)對問題學生,有條不紊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做一個快樂的班主任呢?我結(jié)合自己的20年的班主任經(jīng)歷和實踐,愿為大家提供幾則“錦囊”。
錦囊一:以弱制強——巧妙應(yīng)對學生的不良習慣
學生的家庭成長環(huán)境決定了孩子的行為習慣,“壞習慣一籮筐”是許多老師對現(xiàn)在學生的一種評價。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動用各方面的力量,如何充分發(fā)揮同伴的力量來監(jiān)督、促使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就是一門學問。
案例:“廣播”停播了
錢是一個插班生,初次的印象是這個孩子個子不高,衣服總是臟兮兮的,臉總是好像幾天沒洗的樣子。剛剛來的那幾天,如果我對他提什么要求,或干什么事情,他總愛說一句話:“這不是我做的,是某某他……”他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愛講話,愛抵賴。上課、午休、課間,總是找不同的人講話,哪里有他,哪里就“熱鬧非凡”。老師來了,他偷偷地講,老師走了,他開心地講,同學們都說他是不休息的“廣播”。在我們班對這樣的學生有一個 “扶弱制強”的方式,來鍛煉和轉(zhuǎn)化后進學生。如:誰遵守紀律不好,誰就來管理班級下一周的紀律;誰的衛(wèi)生習慣不好,誰就來負責下一周教室衛(wèi)生角的整理……于是,錢就成了管理班級紀律的不二人選了。剛剛開始的時候,他熬不住,他需要“表達”,需要“交流”。但是,當他開口時,同學們就有意見了:“你是管紀律的,怎么自己還在講話呢?”他想想也對,于是就努力地控制、控制。結(jié)果,他就成了“停播”的“廣播”了。
管理者,其實就是被監(jiān)督者,當受到公眾的監(jiān)督時,“弱點”往往會被有效地遏制,巧妙利用集體的輿論應(yīng)對學生的不良習慣,往往達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錦囊二:以物喻理——巧妙應(yīng)對自卑的學生
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如果你告訴學生該怎樣,要跟愛迪生、張海迪一樣,這些都似乎很遙遠,學生的感知不會強烈,不能感同身受,但如為自卑的學生找到身邊的榜樣,就能激勵他堅強地走向前方。
案例:“你是珍貴的!”
小棠是奶奶帶大的(8個月大時媽媽就撇下他走了),從來沒有見過父母,他的奶奶不愿意談他的父母,我也不便多問。孩子挺懂事的,可六年級了,個頭比同齡孩子矮很多,他似乎因此感到自卑,奶奶為這事也平添了許多煩惱。一次檢測,他考得不怎么好,看上去有一些失落。記得那是一個下午,他來到我辦公室?!耙蠋煟覇柲粋€問題,我都12歲了,怎么老是長不高?還有您看,我的成績,無論如何努力,總是考不好?!笨粗@個懂事的孩子,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回答。于是我?guī)バ@散步,我們來到了一顆鐵樹前,我問:“你對鐵樹了解多少?”“知道一些,書上說,很難看到鐵樹的花?!薄皩Γ¤F樹開花,啞巴說話,這幾顆鐵樹在新校園建起了就栽下了,離現(xiàn)在有10年了,都還沒有開過花。”“怎么這么慢?”“這樣開出來的花才珍貴嘛!”“老師,我明白了,珍貴的東西長得慢,是嗎?”我贊許地點了點頭:“是呀,說明你是珍貴的,對吧!那現(xiàn)在去吃飯吧!”看著那輕松的背影,我開心地笑了。
幫助學生找到參照物,從自然事物中讓學生自我感知,自我覺悟,樹立自信,自我成長。
錦囊三:情景再現(xiàn)——巧妙應(yīng)對學生突發(fā)事件
學生的吵架或打架事件是學生問題中最嚴重的,也是難應(yīng)對的事件之一,輕、重、緩、急如何把握,如何處理才能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再重犯,又能教育其他學生呢?
案例:情景再現(xiàn)
杰和兵兩個“冤家”又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吵起來了,兩人各執(zhí)一詞,反正都認為是對方的錯,自己是被逼無奈才吵的架。來到教室后,我請了兩個當時在場的學生,模仿他們吵架的整個過程。這兩個模仿的學生把吵架雙方當時的表情、動作、語言模仿得惟妙惟肖,齜牙咧嘴、目露兇光、怪模怪樣的表演,引起了同學們的陣陣哄笑。再看杰和兵的表情,從怒氣沖沖到自慚形穢,從小聲狡辯到默不作聲,再從趾高氣揚到埋頭沉思。事后,杰表示:“看到自己吵架的樣子這么丑,感到非常難過,以后肯定會注意。”兵說:“老師,當時我還以為很威風呢,原來竟是這副怪模樣,看到同學的模仿,真想在地上挖個洞鉆進去?!?/p>
是呀,誰想把自己最壞的一面展現(xiàn)在同學面前呢?“情景再現(xiàn)”好像一面鏡子,照亮了同學心中的陰影,幫助學生學會了自我控制,自我反省和頓悟,起到較好的教育效果。
錦囊四:特殊日記——巧妙應(yīng)對學生的小是小非
總有一些學生,雖然沒有什么大的錯誤,可是小錯不斷:不講衛(wèi)生、不懂禮貌、不遵守紀律。學校的“一日常規(guī)”評比都是因為他們被扣分,班干部無奈,班主任頭痛……
案例:慶國的特殊日記
愛搗亂的慶國又犯錯了,我隨手拿起一本日記本,要求他把犯錯經(jīng)過寫上去。就這樣,慶國開始了他的特殊日記。堅持一段時間過去了,我發(fā)現(xiàn)了慶國的日記本,有了不一樣的內(nèi)容,日記上記錄了許多好的事情。我問他:你的日記為什么前后的內(nèi)容有這么大的變化?慶國告訴我,每次看到這些不好的記錄,感覺不舒服,想寫些好一點的東西,好的東西看了心情好些。
讓犯錯的孩子寫日記,偶然為之的一件事,卻改變了一個孩子。
運用育人“錦囊”,巧妙地應(yīng)對學生的問題,在教育過程中滿足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關(guān)愛學生,把每一個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體現(xiàn)了教育機智,達到了教育學生的效果。當然,班主任不能糾纏于學生的問題處理中,而是要把工作重點放在管理機制的建設(shè)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上,培養(yǎng)讓學生終身受益的習慣,創(chuàng)建和諧、民主的班級氛圍,做一個睿智、快樂、孩子喜歡的班主任。
【作者單位:揚中市八橋中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