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棟棟
【摘 要】本文以肖斯塔科維奇音樂作品中的“猶太語言”為主旨,淺析作者使用其意義、代表性作品。通過對肖斯塔科維奇猶太因素作品與當時特定的歷史語境,解析作者使用猶太語言的隱意
【關鍵詞】肖斯塔科維奇;猶太語言;歷史語境;見證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23-0068-01
一、肖斯塔科維奇和蘇聯(lián)猶太音樂文化
肖斯塔科維奇雖然是波蘭后裔的蘇聯(lián)人,但在其音樂創(chuàng)作生涯中展現(xiàn)出了對于猶太人音樂濃厚的興趣,在其工作和生活中都是以間接的方式接觸到猶太音樂,并沒有系統(tǒng)、細致地學習過猶太音樂。他的作曲老師斯坦伯格就是猶太人,在創(chuàng)作中影響最深的猶太人是魏因貝格爾和弗雷斯曼等人,都為肖斯塔克維奇的猶太音樂的創(chuàng)作提供豐富的資源。在《見證》中作者也正面回答了運用猶太音樂元素的原因:“猶太人成為歐洲受迫害最殘酷和最無依靠的民族。這是向中世紀的倒退。對我來說,猶太人成了一種象征,人類的無自衛(wèi)能力的特點全都集中的在他們身上?!?/p>
20世紀50年代的蘇聯(lián)作曲家順應黨對音樂的決議,掀起了向民間音樂學習的熱潮,眾多的作曲家轉向他們的民族音樂文化中,但是,在50年代末的最后幾個月,斯大林關閉了所有的猶太機構和組織,猶太民族、音樂、文學、電影和視覺藝術成了“禁忌”。肖斯塔科維奇正是迎著反猶太之風,汲取猶太人的音樂風格,創(chuàng)造了一種個性化的“猶太”語言,借鑒“猶太人”風格,肖斯塔科維奇遵循了俄羅斯的傳統(tǒng),創(chuàng)造一個“猶太人”的聲音,即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音樂。肖斯塔科維奇并沒有吸取原始的猶太主題,而是創(chuàng)造了自己獨特的猶太人聲音。在本民族先輩里姆斯基-科薩科夫(Rimsky-Korsakov)那里借鑒到,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使用猶太人音樂因素方法,使得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與“猶太人”語言的結合。這種“借來”的猶太音樂語言已經成為了一種非猶太的俄國作曲家的作曲傳統(tǒng)。
二、猶太語言作品與歷史事件
肖斯塔科維奇在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以及20世紀60年代創(chuàng)作了大量“猶太人”因素的作品,同時這一時期也是其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期。猶太因素的作品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采用猶太人相關的標題或內容,如第十三交響曲;二是直接的引用猶太民歌旋律,如《猶太民間詩歌選》;三是采用猶太宗教中的音調,如《24首前奏曲與賦格》。肖斯塔科維奇第一次用到猶太語言,是在《羅特希爾德的小提琴》時候,真在大篇幅的使用是在末樂章的《鋼琴三重奏》中。之后在交響曲與四重奏的創(chuàng)作中大量涉足,在創(chuàng)作后期,肖斯塔科維奇還擔任了《新猶太人》歌曲的主編。
1947年的反猶太運動,蘇聯(lián)作曲家聯(lián)盟出版了關于音樂的決議,要求回歸到俄國古典音樂和聲與形式,歌唱性的旋律線以及民間音樂的運用,肖斯塔科維奇正是順應這個決議轉向“猶太人”這個音樂創(chuàng)作上來。他開始創(chuàng)作歌曲《猶太民間詩歌》作品79。之后創(chuàng)作了曲集的前八首歌,并在其生日音樂會中展示。但是在這個私人音樂會之后,他又加了三首歌,最后一共是11首。1949年5月,肖斯塔科維奇又重新開始了這種風格,他開始創(chuàng)作弦樂四重奏作品83之4。
在1948年9月,蘇聯(lián)改變了對以色列的立場,并停止了對以色列的支持為獨立的國家。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政府系統(tǒng)地關閉了猶太人組織、報紙和機構。作為反對“猶太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運動,當時作品并沒有得到演出的機會,他必須把其存留在抽屜里直到政治氣候放松。因為肖斯塔科維奇不是猶太人,在這個反猶太主義的時期,他使用猶太人的語言使許多學者質疑他使用的動機。有人認為,他只是選擇了一個“民間”語言來滿足音樂決議的要求,其他人則將這些作品看作是與被壓迫的少數(shù)群體進行反抗的一種方法。
三、流淚的歡笑
猶太音樂語言為肖斯塔科維奇提供了一種表達多種復合情緒的語言手段,這種語言的模糊性和多方面的性質,以及他在“悲傷的語調”上的“歡快的旋律”的雙重性,都為其創(chuàng)作增加了新穎性與神秘性。這種對二元性對肖斯塔科維奇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通過他的音樂找到一種在特定反猶太的歷史語境中表達個人情感的方式。
“猶太人”這種音樂語言讓肖斯塔科維奇有多種實現(xiàn)目標的機會,他通過歡快的音樂和悲傷的音樂元素組合而成的模棱兩可的性格。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揭示了猶太音樂語言的復雜性矛盾元素的組合,蘇聯(lián)的學者們稱之為“流淚的歡笑”。
在歡快的旋律和猶太民族之間的關系中發(fā)現(xiàn)的二元性語言是建立音樂意義和情感張力的重要方面。肖斯塔科維奇在證詞中說:“我認為,如果我們說到音樂印象,那就是猶太民族音樂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我從未厭倦于它;它是多方面的,它似乎是快樂的,而它似乎是悲劇的。這幾乎是通過眼淚來發(fā)出笑聲,這種猶太民族音樂的品質與我對音樂的理解接近是。猶太人為此飽受折磨長久以來,他們學會了隱藏他們的絕望,他們在跳舞時表現(xiàn)出絕望,我可以說,猶太民族音樂是獨一無二的,這不是純粹的音樂問題,這也是一個道德問題?!?/p>
參考文獻:
[1]《編譯參考》編輯部編譯.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維奇回憶錄—一個目擊者的見證[M].1981.
[2]劉悅.論肖斯塔科維奇音樂中的猶太因數(shù)[D].中央音樂學院,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