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興礦 胡惠利
【摘 要】 合同公證是國家公證機構依法證明當事人之間簽訂合同行為的真實性、合法性的一種非訴訟活動,是國家對合同的簽訂和履行實行監(jiān)督的法律制度。本文以一起生育糾紛案為例,借助對《婚姻法》《合同法》的效力與適用范圍的實證剖析,強調了合同公證的威嚴性。并提議在此前提下,充分結合社會實際與民情所需,探索一條促進社會主義法制良性發(fā)展的新路子。
【關鍵詞】 合同公證;正當性;合法性
1964年出生的嚴某(女),在某地一家醫(yī)院上班。和大其四歲的丈夫高某,當年響應黨的計劃生育政策,在1984年生下了他們的孩子小明(化名)。之后,經(jīng)過夫婦雙方充分協(xié)商,本著自愿、合法、公正、公平的原則,在公證處的幫助下,簽訂了以“不生育二胎”為主要內容的《節(jié)育合同公證書》。2016年歲末,因不堪他們唯一的孩子小明在外地工作長期不歸、無人照顧而給其帶來的精神孤寂壓力,已52歲的嚴某,在瞞著丈夫的情況下,借助現(xiàn)代醫(yī)學手段懷孕。胎兒在母體里孕育到5個月時,她才把這一喜訊告訴其丈夫。按照中國傳統(tǒng)習俗,老來得“子”乃是人生一大幸事。然而丈夫高某在得知這一消息后,認為嚴某此舉甚是荒唐,在自己事先不知情的情況下剝奪了他的生育權。更何況,高齡產(chǎn)婦生育會帶來極大的危險性和對女性身體極大的危害性。高某認為,嚴某的舉動不僅違背了夫婦雙方之前簽訂的《節(jié)育合同公證書》,挑戰(zhàn)了法律的威嚴,而且也給自己以后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精神上的壓力。在勸說無效、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高某又聽到了嚴某將公證處告上法院的消息。理由是,之前她與高某簽訂的《節(jié)育合同公證書》無效,請求法院依法撤銷,還她生育二胎的權利。
此案涉及兩個法律關系,即高某和嚴某的節(jié)育合同的法律關系和高某和嚴某的節(jié)育合同的公證性法律關系。
一、我們先分析一下“高某和嚴某之間節(jié)育合同的法律關系”
高某和嚴某,作為法律上獨立的個體,在不違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不違背《婚姻法》《合同法》和公序良俗等原則的大前提下,不存在有第三方脅迫、威逼、利誘的境況,雙方經(jīng)過充分醞釀、商討,自愿達成協(xié)議,簽訂了《節(jié)育合同書》,充分確定了“夫婦雙方都有生育權,任何一方不能擅作主張逼迫對方去生育,或利用欺騙、脅迫或技術手段導致女方懷孕、流產(chǎn)或墮胎”等合同成立的必要條款(要件),該合同在當時不違法、正當而有效。
所謂合同無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當然不發(fā)生效力。
那么,作為合同的有效和無效,法律上又是如何規(guī)定的呢?
關于合同的無效情形,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做了專門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且損害國家利益訂立的合同。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訂立的合同。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訂立的合同。
4、以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的合同。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訂立的合同。
另外,已經(jīng)履行的無效合同,法律上又是怎么規(guī)定的?
我國《合同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也就是說,無效合同是自始無效的。
所謂自始無效,就是合同從訂立時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以后也不會轉化為有效合同。
由于無效合同從本質上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因此,國家不承認此類合同的效力。對于已經(jīng)履行的,應當通過返還財產(chǎn)、賠償損失等方式使當事人的財產(chǎn)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tài)。
需要說明的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的合同,當事人在主觀上是故意所為,還是過失所致,均則非所問。只要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就可以確認該合同無效。
由以上論證可得之,高某和嚴某雙方簽訂的《節(jié)育合同書》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是正當?shù)?,也是合法有效的?/p>
二、我們再探討一下高某和嚴某的節(jié)育合同的公證性法律關系
為了確保簽訂合同的雙方履行合同條款,避免產(chǎn)生糾紛和訴訟,對合同內容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及簽訂合同的雙方代表是否具備合法資格等進行公證,是十分必要的。公證機關對合同條款是否違反我國法律等問題,要進行認真審核。
因此,公民、法人或其他社會組織簽訂的《合同公證書》格式條款(內容)中,都有“經(jīng)查,上述雙方當事人的簽約行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實質要件】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合同上雙方公證的事項符合法律規(guī)定”等字樣。
歸結到本文案例,34年前高某和嚴某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自覺主動、合理合法地簽訂了《節(jié)育合同公證書》,此舉在當時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對當?shù)赝菩袊栏竦摹耙缓ⅰ闭咂鸬搅酥匾囊I作用。是當時媒體廣泛宣傳黨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好典型、好榜樣,理應為他們夫婦點贊。自然而然筆者的結論是,當?shù)毓C機關對高某和嚴某的節(jié)育合同公證性的公證是正當?shù)?、也是合法的。所以,嚴某請求當?shù)胤ㄔ赫J定她與高某簽訂的《節(jié)育合同公證書》無效,依法予以撤銷,既不合法也不合情理。
三、我們再來談談“嚴某請求法院依法歸還她生育二胎的權利”問題
通過上面論證,很顯然,關于“嚴某生育二胎的權利”問題與之前她和高某簽訂的《節(jié)育合同》《節(jié)育合同公證書》沒有一點關系,更與當?shù)氐墓C機關、法院無任何關聯(lián)。至于她生不生二胎、何時何地生育二胎與現(xiàn)行的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與法律法規(guī)有很大的關系。更與她的丈夫高某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眾所周知,我國沒有《計劃生育管理條例》這部法律法規(guī)。然而,有關計劃生育政策國家早在1980年的時候就寫進入了當時的《婚姻法》,與本文案例相關的就有“第二條第三款 實行計劃生育。第十二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1982年的時候又寫進了當時的《憲法》:“第二十五條 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相適應。第四十九條第二款 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我國現(xiàn)行有關計劃生育的法律是《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這是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于2001年12月29日通過,中國人民共和國第六十三號主席令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共七章四十七條)。該法的頒布與實施是黨和政府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制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舉措,也是使人口增長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相協(xié)調的重要舉措,有著現(xiàn)實和長遠的意義。
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萬人,占總人口16.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4386萬人,占總人口10.5%。正是在充分考慮到國內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綜合發(fā)展進步和未來的人口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因素下,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作相應修改,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之一是“將第十八條第一款分為兩款,作為第一款、第二款,修改為: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guī)定)。”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案嚴某在懷孕二胎時違背其丈夫高某真實“想生二胎”的意愿,利用自己對醫(yī)學方面關于高齡產(chǎn)婦生育的優(yōu)勢信息和技術手段,采用欺騙、隱瞞等不正當?shù)姆绞?,“偷”取丈夫高某的活體精子致使自己成功懷孕,并在孕育五個月后才告訴丈夫高某其懷孕二胎的實情,其主觀動機是故意的,手段是欺騙、隱瞞,方式是藥物刺激非法“偷取”精子,行為是違背丈夫真實意愿,結果是“善意獲得、沒有造成很大的社會危害性”。鑒于此,如果作為丈夫的高某,有權以嚴某利用非法手段侵害其生育權并造成身體損害為由進行起訴。不過,鑒于本案涉案人員之間關系的特殊性,建議以司法調解的方式進行處理。
四、結語
在目前二胎政策全面逐步放開的前提下,新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在全國各省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分類指導中起到了政策引領、人文關懷、有法可依、優(yōu)生優(yōu)育和進一步提高人口素質的前瞻作用。針對諸如本文所舉案例,結合實際情況,要謹慎、妥善處理,在維護法律嚴肅性的前提下,充分考慮民情所需,積極探索新路子,促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 中國60歲以上人口數(shù)量達2.22億 2035年老齡化超美國[n].深圳商報, 2016.07.12.
[2]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宋興礦(1966—),任職于延安大學西安創(chuàng)新學院,主任記者、新聞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