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斌
【摘要】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國內(nèi)成本升高,使得招用外籍員工成為必然選擇。但在具體的招用中,選用哪個國家的員工,員工怎么管理等,又成為擺在管理者面前的新的課題。本人通過對印度員工離職原因總結(jié)和對策分析,希望對今后的外籍員工招用和管理有所借鑒和幫助。
【關(guān)鍵詞】印籍員工;離職;對策分析
2017年初以來,陸續(xù)招用了40多名印度員工。通過幾個月的接觸和管理,并與之前招用的尼泊爾人對比來看,印度人的表現(xiàn)普遍不夠如尼泊爾人,離職率也較高。我有幸管理和帶領(lǐng)了這兩國的新招員工,并與他們一起分別參加了SADARA停車場項目和沙農(nóng)管道項目的施工,而且,隊伍中還有臨時雇傭的外部勞務(wù)公司的外籍員工,因此,通過對這些人員的對比,針對印籍員工的離職和管理方法有一些個人的看法,在此,與大家進行探討和交流。
一、印度人離職原因
(一)中介公司介紹的情況與實際情況差別太大,比如干的工作輕重舒適程度、SINOPEC在印度人心目中的形象等;
(二)兩國在工種設(shè)置上有所不同,印度工程師的分工與中國有所不同,也可能是理解上的不同。舉例說,儀表工程師坦承,他不會指導(dǎo)工程隊施工,他只能在施工完畢后進行檢查,需要為他配備助理工程師(指導(dǎo)施工)和助手;此外,MECHANICALHELPER和LABOR也不同;
(三)沙特天氣比印度更為炎熱,部分印度人難以忍受。比如新招的大車司機,在沒有辦證的情況下,先辦了小車駕照,開小車,但他還是要求回國。
(四)現(xiàn)場營地較差,從心目中影響了對SINOPEC的印象。與印度人心目中的標準差別太大,從第1批來的人開始,就提了很多營地的問題,并拍成照片發(fā)給了中介公司,且在來的當天晚上,就不愿意下車。
(五)為了降低成本,對部分想回國的印度人竭力挽留,反而讓印度人更加看不起中國人,并以此為要脅。
(六)從法律層面和簽訂的合同看,我們沒有對印度人可以形成制約的地方。
(七)部分印度力工要求轉(zhuǎn)變?yōu)榧夹g(shù)工種,并認為招聘時已承諾,但我方?jīng)]有遵守承諾(經(jīng)落實招聘人員,沒有明確承諾)o
(八)辦理操作手資格證時間過長,使得操作手只能從事力工的工作,致使印度員工認為我方不守信。
(九)招聘的工程師,如電氣、工藝專業(yè)的,不能提供合適的工作崗位。
(十)印度是資本主義選舉制國家,對休息日、人權(quán)、隱私、衛(wèi)生、生活等的要求不同于中國人,逐步讓他們適應(yīng)中國國情,需要磨合,忍受不了的,只能選擇離開。例如周五加班、衛(wèi)生間沒有門、洗澡間沒有隔板等。
(十一)印度人等級制度特別明顯,工程師和力工、技工等之間都有很大不同,安排工作時,要有區(qū)別;有些工作,即使輕松,也印度人也可能因為等級的原因并不認同。如安排工程師干庫管工作。
(十二)普遍情況下,印度人較懶,不如孟加拉人、尼泊爾人踏實肯干,這也是客觀存在的普遍事實。
(十三)自卑而又自大,是部分印籍員工骨子里的習(xí)性,特別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這就使得他們只有不斷的要求和索取,才雙胞胎克服內(nèi)心的自卑感,因此,在部分中國人看來,他們沒有感恩的心,不講人情,只有索取。
(十四)從眾效應(yīng)和在沙特廣泛的人脈聯(lián)系。有些人離職,很大程度上是受別人的影響;另一方面,印度人在沙特有很多,而且沒有語言障礙,因此,他們從事的職業(yè)上看,地位較中國人可能更高,對各種規(guī)定、信息的了解更深,也導(dǎo)致他們會對各公司情況進行對比。
(十五)我們的工資相對較低,對部分人,并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比如新招的工程師,據(jù)他們講,他們的同班同學(xué)在卡塔爾的工資是他的兩倍。盡管他們經(jīng)驗、技能尚有欠缺,但對工資方面的要求并不因此而有所保留,他們來這兒可能只是暫時的權(quán)宜之計,或者只為取得在SINOPEC的工作經(jīng)歷。
二、應(yīng)采取的對策
對印度人,都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屬于邊干邊管。凡事沒有絕對,以上只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在以后的工作中,或許可以有從以下幾點進行改善。
(一)優(yōu)化合同,在合同中增加保障單位利益的條款,必要時,有依據(jù)可依。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員工離職或工作中發(fā)生問題時的保障條款;二是培訓(xùn)或不能達到合格員工時的薪酬標準。
(二)借鑒人力資源公司的做法,增加印度員工的報酬,同時轉(zhuǎn)移費用,傳遞生活壓力。比如機票、IQAMA費用、住宿費等都要從他們的工資中扣,不干活當天只沒有錢賺,而且還有支出,使員工有緊迫感;同時還能增加名義工資。
(三)獎優(yōu)罰劣,并建立工資評定晉升制度,吸引員工長時間高素質(zhì)服務(wù)。工資提升、職位進級,要與能力、技能、工作年限等掛起鉤來,要進行定期評定,在員工進行公示,形成良好的風(fēng)氣。
(四)公平公正的做好工衣工鞋發(fā)放工作,特別是在人員調(diào)動頻繁的情況下,不能僅僅為了省成本,放任各項目不給勞保,我們是正規(guī)化的公司,就要有正規(guī)的管理,培養(yǎng)員工對司的敬畏感。
(五)要有開除人的氣魄。員工違規(guī),我們不能因怕他們離開,不怕因此增加罰款、減少低成本員工,該停工或開除,采取必要措施,樹立單位的威嚴,言出必行。
總之,人的思想是千差萬別的,因此離職的原因也有很多,以上僅是個人的一些感受和看法,希望對今后對外籍員工的招用和管理等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