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貞龍 方蔚航 洪曉富
摘要 株兩優(yōu)831是浙江省金華市農業(yè)科學院育成的二系雜交早秈稻新組合,在浙江衢州多地試種表現(xiàn)出豐產性好、生育期短、長勢繁茂、株型適中、劍葉挺拔、抗倒性強、抗稻瘟病、后期青稈黃熟等特點??偨Y了該組合在衢州市的種植表現(xiàn),介紹了其高產栽培技術,包括播前準備、播種育苗、插秧、合理施肥、水漿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雜交早秈稻;株兩優(yōu)831;種植表現(xiàn);栽培技術;浙江衢州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0-0018-02
株兩優(yōu)831是浙江省金華市農業(yè)科學院用株1S與金08-31配組育成的二系雜交早秈稻新組合,2016年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浙審稻2016001號),該組合2013—2014年參加浙江省早秈稻區(qū)試,2年平均產量7 912.5 kg/hm2,較對照中早39增產8.0%,達極顯著水平。2015年參加浙江省生產試驗平均產量7 944.0 kg/hm2,較對照中早39增產8.9%。2016年,衢州市引進株兩優(yōu)831進行展示示范,株兩優(yōu)831表現(xiàn)出長勢繁茂、豐產性好、生育期短、株型緊湊適中、劍葉挺拔、抗倒性強、抗稻瘟病、后期青稈黃熟等特點。現(xiàn)將其種植表現(xiàn)及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種植表現(xiàn)
1.1 產量表現(xiàn)
2016年在衢州市龍游縣詹家鎮(zhèn)平山橋畈建立6.8 hm2示范方,經衢州市農業(yè)局組織專家驗收組實割3塊田測產,平均產量10 123.5 kg/hm2;2017年在原田塊繼續(xù)示范,平均產量8 884.5 kg/hm2(表1)。
2017年在衢州市衢江區(qū)高家鎮(zhèn)大田畈進行株兩優(yōu)831與衢州市主推品種中嘉早17大區(qū)對比試驗,采用直播栽培,株兩優(yōu)831產量7 920 kg/hm2,較中嘉早17增產9.77%(表2)。
1.2 生育期
2017年株兩優(yōu)831與中嘉早17大區(qū)對比試驗,采用直播栽培,株兩優(yōu)831全生育期105 d,較中嘉早17短2 d,但始穗期要較中嘉早17早5 d(表3)。
2016—2017年龍游縣示范方育秧棚育秧,人工移栽栽培,全生育期分別為124 d和126 d(表4)。
1.3 農藝性狀
株兩優(yōu)831葉齡13.1葉。株型適中,劍葉挺拔,生長繁茂,分蘗力強,葉色綠,上穗位,穗大粒多,稃尖紫紅,后期青稈黃熟。在衢州地區(qū)移栽栽培,有效穗數347.55萬穗/hm2,穗總粒數143.7粒,結實率81.55%,千粒重25.55 g;直播栽培株高88.3 cm,穗長16.2 cm,有效穗數423.75萬穗/hm2,成穗率59.8%,穗總粒數90.9粒,結實率97.0%,千粒重25.5 g。
1.4 抗性
株兩優(yōu)831抗倒性好,適應性較廣。經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2013—2014年抗性鑒定,稻瘟病綜合指數1級,穗瘟損失率0.5級;白葉枯病6.5級。
1.5 米質
經2013—201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47.4%,長寬比2.3,堊白粒率81.5%,堊白度18.0%,透明度4級,膠稠度81.5 mm,直鏈淀粉含量26.1%。
2 配套栽培技術
2.1 播前準備
一是種子消毒。篩去秕谷、雜質后的種子用咪鮮胺藥劑浸種48 h以上。二是催芽。保溫保濕催芽,確保芽根短而整齊。三是機插秧備好加壯秧劑和肥料的營養(yǎng)土1 500 kg/hm2,不加壯秧劑和肥料的蓋種土750 kg/hm2,寄秧田面積一般為1 050 m2/hm2。四是直插田在插前1~2 d精做秧板,板寬3 m,溝寬30 cm,溝深15 cm,四周開好排水溝[1]。
2.2 適期播種育苗
機插秧適宜播種期為3月下旬,秧齡控制在20 d以內(葉齡3.5葉);直播栽培適宜播種期為4月10—15日。
精量播種是培育帶蘗壯秧的關鍵[1]。機插秧25 cm×60 cm規(guī)格的育秧盤450盤/hm2,每盤播種量60 g;直播田播種量22.5 kg/hm2,播種80粒/m2,爭取苗數達54株/m2。
機插田用播種機經調試后定量播種,覆土后放入育秧棚內育秧;直插田按畦面積定量均勻播種,先播70%,再播30%。
在秧田期管理上,一是噴多效唑。一葉一心期,秧田用15%多效唑3.0 kg/hm2加水1 500 kg/hm2噴霧,促進秧苗矮狀(機插秧營養(yǎng)土中已加壯秧劑的不噴多效唑);二是水分管理。采用間歇灌溉的方式,做到以濕為主,達到以水調氣、以水調肥、以水調溫的目的。直播田2葉前禁止灌水上秧板。三是施肥。機插秧移栽前5~6 d施好起身肥,結合灌水澆施尿素,要掌握好濃度,防止出現(xiàn)肥害,直插田二葉一心期施尿素75 kg/hm2。四是做好病、蟲、草、鼠害防治工作[2]。
2.3 插秧
8行插秧機調至規(guī)格25 cm×13 cm,插植30萬叢/hm2,平均每叢栽插2~3株種苗,基本苗為60萬~90萬株/hm2,插秧深度1~2 cm[3]。
2.4 合理施肥
采用測苗定量施肥技術,根據水稻目標產量和植株不同時期所需養(yǎng)分含量及土壤養(yǎng)分的供應量,計算所施肥料的數量,同時結合不同生長期植株的生長狀況和氣候條件進行施肥調節(jié)[2]。既要注意氮、磷、鉀肥的平衡施用,也要注意氮肥在前、中、后期的平衡施用。表5中介紹了株兩優(yōu)831的施肥時間和大致的施肥量范圍,但具體應用時要根據土壤養(yǎng)分的供應量和田間水稻生長情況進行調節(jié),尤其是要做到看苗施肥。
2.5 水漿管理
采用間歇好氣灌溉方式:干干濕濕灌溉,即灌水后自然落干,再灌水,再落干,直至成熟,但在水稻水分敏感期和用藥施肥時保持淺水層。當苗數達到預定苗數時開始多次輕擱田,營養(yǎng)生長過旺的稻田適當重擱[4]。
2.6 病蟲草害防治
5葉前重點防止稻薊馬危害,大田期要重點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和紋枯病,根據病蟲發(fā)生情況,嚴格掌握防治指標和防治適期,選擇對口農藥開展科學防治。機插田在施分蘗肥時,結合施肥用50%二氯哇啉酸可濕性粉劑375 g/hm2拌肥撒施,直播田于三葉一心期用稻喜除草劑1 500 mL/hm2加水225 kg/hm2均勻噴霧除草。
3 參考文獻
[1] 林賢青,黃群,朱德峰,等.超級稻壯秧的增產效應與育秧技術[J].中國稻米,2003(4):27-28.
[2] 陳德新,鄒應斌.水稻實地施肥技術介紹[J].作物研究,2004,18(13):177-180.
[3] 肖捷,林建強,付愛民,等.超級稻金農絲苗拋秧高產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8(7):19.
[4] 彭志清,彭桂福,李金軍.雜交稻嘉優(yōu)中科3號在長興的種植表現(xiàn)及栽培技術[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8(4):568-569.